原帖由无间吕布于2005-01-10, 16:23:48发表
关于赵云的地位,雨纹以为的确是不高,但并非是赵云的能力问题,而是刘备的喜好问题。看看刘备重用的带兵之人:关羽“刚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张飞“暴而无恩”“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马超“阻戎负勇”,黄忠“常先登陷陈”,魏延“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受刘备提拔重用不但是因为能力,更因为他很像刘备最重用的关羽,这点雨纹在另一篇《从蜀魏六次战役看诸葛亮》中详细比较过),此五人皆个性张扬、豪迈不羁,都称得上“勇狠”的武将性格(或者从某种意义上都不是稳重型,是想做就做的类型)(刘备自己也是个“勇狠”之人,别看《三国演义》上刘备动不动就涕泪纵横,但史实的刘备够“勇”:其一虽然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其二“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其三敢以“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的杂牌阵容去救陶谦拒曹操;够“狠”:其一屡次丢妻弃子;其二“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其三“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以上雨纹以为刘备能成王业的确不是偶然,而失大业也非偶然)(刘备就是因为这“勇狠”不深思的个性才会前二十余年无立足之地,后虽稳下性子按诸葛亮的计划行事,但刚有小成就又老毛病发作,导致蜀国实力大损,自己也郁郁而终)。而诸葛亮、赵云这种稳重型的人并不是刘备欣赏的统兵类型,所以就很少得到统兵打仗的机会,还好诸葛亮政治才干同样杰出,仍能发挥才干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而身为纯粹武将的赵云只能流离于人们认为的不上不下的地位。(诸葛亮在刘备在世时只有一次带兵作战,就是入川;而刘备托孤时又把兵权全部给了李严:“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另外李严此人雨纹以为没什么统帅能力,虽然诸葛亮评价他“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但那只是说李严处理公务的能力强、速度快、不拖拉,而根据《李严传》中诸葛亮上表的内容以及诸葛亮集中李严劝诸葛亮称王的信这两事来看,李严为人“情在於荣利而已”,加上谎报军情等等,实乃缺点大于优点,为什么刘备会如此重用他呢?不解!)(再看看“五虎”将的谥号关羽壮缪侯,张飞桓侯[《尚书.牧誓》中“桓桓”一词的意思指威武的样子,因此雨纹估计桓侯与威侯的意思相似]、马超威侯、黄忠刚侯、赵云顺平侯,五人的性格可见一斑)
这段是节选吧?
原文在哪里?丫的看书不仔细,有机会去批批原作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