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男女对抗赛第六组:气流对人在江湖
性别:女-离线 水荷

白衣郡主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轩辕郡主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125
帖子 2258
编号 17931
注册 2004-9-18
家族 江湖


发表于 2004-10-26 22:4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立雪宝琴于2004-10-26, 19:57:46发表
江湖:几曾怅惘,明月踏歌桃叶渡
词性:合+2。0
通顺:怅惘和踏歌对应两种心理状态,不太合!+1。0
平仄:合,+2。0
机关:“歌”对“桃叶渡”不若“醉”对“杏花村”及“禅”对“红叶寺”,+0。5
意境:句内前后情感基调不统一,+2。0

本句:7。5分

3,朱门映柳,翠嶂围屏,碧水千秋溶日月
江湖:罗带惹香,菱歌汎夜,清风一枕醉星辰
词性:罗对朱太宽!翠对菱亦宽!+1。0
通顺:罗带乃红尘女子之物,尤其“惹香”这个“惹”字与后面属于清静佛家的“菱歌”相隔太甚!,+1。0
平仄:合,+2。0
机关:合,+1。0
意境:句内逻缉矛盾,+1。5

本句:6。5分

两联与姐姐商榷  

第一联即云"几曾",是疑问意,便不存在"怅惘"与"踏歌"的隔与不隔,"踏歌"借的是送别意,暗扣桃叶渡旧典,江湖JJ果然是刚刚从南京回来的啊  .
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48景之列。清人张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题泳》“桃叶临渡”一景中写道:“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诗文道出了桃叶、桃根姊妹俩,同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妾;因王献之当年曾在此迎接过爱妾桃叶,古渡口由此得名。王献之当年曾作《桃叶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这首载之《古今乐寻》中之诗,颇昵而佻,为乐府吴声流韵,至南朝陈时犹“盛歌”之。《桃叶歌》一直保存在明乐的乐曲之中,至今日本的明清乐中还有这首歌曲。“桃叶临渡”遂成千古佳胜和久传不衰的风流佳话。

第二联中的"菱歌汎夜",出自柳永<望海潮>,是指江南水乡之有名的"菱歌渔唱",菱歌几时成了佛家的东东啦,红楼梦里惜春诗谜曰"不听菱歌听佛经",若菱歌属佛门,就应该是"要听菱歌与佛经"啦.   联系柳永全词也可以看出,"羌管弄晴,菱歌汎夜"岂佛前语哉?唐代鲍溶亦有词名"水殿采菱歌",又有张籍《酬朱庆馀》的唱和诗: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此菱歌又岂佛音梵唱哉?
正因有"惹香"的罗带,与柔媚的菱歌,才会有后面的"醉",望姐姐详察.

昔日江湖曾因"女人花"一联为水荷言,今日水荷亦作桃李之报,嘻嘻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5 01: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19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