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长平之战的一个问题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5-20 22: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不能从"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得出“在长平赵军的参战总数为 45 万,从廉颇出兵到赵括被杀,一共才阵亡了五万人。”

因为秦军战胜后打扫战场砍人头时,不太严格区分敌军的士兵和平民。

2.当时秦国的河内地方,其实也不是太大。

3.白起所说: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我认为不可靠。
      从交战过程来看,秦军承受赵军猛攻的同时没有坚固工事可以防守的,只有那些进行穿插分割赵军的部分,这部分人数不多,他们伤亡惨重可以理解。而赵括后来猛攻的秦军主力是壁垒的,而且这部分赵军很早就断粮了,战斗力必然是不断下降,也就是说激烈交战时间不会延续很长,那么秦军伤亡没道理这么惨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5-21 20: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 于 2009-5-21 16:28 发表
曾在某刊物上看到不少历史学家质疑长平之战兵力的问题。

历史学家估计,当时赵国人口总数约两百万,那么45万兵力已是极限,长平之战后,赵国尚有数次击败秦军,假若其壮丁已经全部死亡,如何能做到。

我国 ...

赵国200万的数量大概是根据战国全部2000万的数据反推来的,不过现在学术界的观点是战国末期是4000万,至于赵国多少万,我曾想用汉代的人口分布数据来反推,不过还没能完成,暂时估计大概有5、600万。

关于兵民比例,在可靠的记载中(纯游牧的不算),我还没见过超过10:1,就是20:1都很少见。可以举几个例子,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绝不亚于战国时期,但是慕容俊想10人发1兵的建议,被大臣坚决否定了,符坚的10:1计划倒是得以实施了,不过这只是理论上在籍户口中的10:1,前秦的具体人口不得而知,不过它灭前燕时得了近千万户籍人口,可见当时前秦的在籍人口怎么也不止1000万人,再考虑的隐匿人口,最终实际比例大概也就是20:1左右。

所以我认为赵国出兵50万,不太可能,30多万已经是上限。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兵民比例有个变化的大体趋势:距今时间越近,比例越低。而现代战争能出的多少人,不取决于有多少人口,而取决于工业能力能支持多少。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9-5-21 20: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5-21 23: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妨假设河内临时征召的部队真的伤亡惨重。回过头再看史记里记载秦王发河内兵的那段记载,有一段正义一段索隐,内容完全一样:时已属秦,故发其兵。综合前面秦王对该地区的无节制征兵来看,秦王对这个地区、对这些人根本毫不在意。那么也就是说白起是在用秦王毫不在意的情况来劝阻秦王。或者白起在忽悠秦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5-22 19: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 于 2009-5-22 18:09 发表



战国末期有4000万?西汉最强盛时代人口不过5000多万,汉末三国混战,人口降到不足一千万。战国末期,诸侯混战日益激烈,能有4000万人口,怀疑中。而且,那个时候科技过于落后,国家没有能力把所有壮丁全部 ...

详细论证过程可以去看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他用了4种论证方法,我就说一种最简单的:汉初人口不到2000万,这个学术界现在没有争议,秦末混战人口下降一半,这点也没有争议,那么战国末年人口有多少不就是很明显的吗?

东汉末年的人口谷底绝对不止1000万,史书上记载的只是在籍人口而已,实际上史书中记载的人口数量和实际人口数量相差不大的朝代大概也只有汉朝,宋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6-19 07: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6-18 23:50 发表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青壮年45w,又国内还剩青壮年15w。这些人年龄为18-28岁,当时人民的平均寿命为50岁。人口结构平均化,即18-28岁这些人占了总人口的1/5。所以,赵国的总人口=60w×5×2=600w。

ps:如 ...

这个计算的基础是问题的,因为当时那里除了赵人还有韩人。

真要认真推算赵国有多少人,唯一靠谱的办法就是先确认赵国都有那些地方,再用汉代时这些地方的人口反推战国时赵国的人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6-19 10: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9-6-19 09:23 发表


用汉代人口不可能反推出战国时人口。

楚汉战争时人口损失极大,《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云“汉兴,……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也就是说汉初时,人口只有秦时的十分之二、三,这样的 ...

当然不是用汉初时的人口,细节问题可以参考葛剑雄的办法。至于梁启超的观点已经被葛批过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6-19 10: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6-19 10:24 发表

如果仅仅是赵人韩人那不是问题。

军队里必然只有赵人,那这个算法算的就是真正的赵国人,而不是在赵地的人。

为什么军队里必然只有赵人?而且好像秦军杀人不严格区分平民还是军人,所谓“...秦人每戰勝,老弱婦人皆死...”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13: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81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