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弓弩的张力该如何换算?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8-1-2 19: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弓弩的张力该如何换算?

《射经》上说以九斤四两为一个力,十个力则合为一石

《宋史.选举志》:「元丰元年,立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第一等,步射一石,矢十发三中,马射七斗...;第二等,步射八斗,矢十发二中,马射六斗...;第三等,步射六斗,矢十发一中,马射五斗...。」

显然上述两种计算方法并不一样,前者一石94斤,后者120斤,到底应该按哪个算呢?还是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呢?

另外美国学者T·N·杜普伊称蒙古轻骑兵的要求至少开166磅,差不多就是就是宋朝的一石了,至少马上开一石是不是夸张了一点?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8-1-2 19:0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8-1-3 16: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伶州鸠 于 2008-1-3 16:46 发表
“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

这条说法自身就有问题,宋朝九十二斤半是61.3275KG,汉朝三百四十一斤是84.568KG,对不上号

“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
比较弩时用的都是石,但是比较弓,一个用石,一个用钧,为什么前后不一致呢?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8-1-3 17:0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8-1-4 11: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8-1-4 08:42 发表

前者用石是与魏之武卒相比的,魏国当以石衡量,所以换算成古石
后者与颜高相比,颜高应为鲁人,或许鲁以钧衡量,所以计算成古钧

刚才去看了看左传,确实是所谓“颜高之弓六钧”,说明当时六钧即被视为强弓,不过吕氏春秋里有记载齐宣王能开三石,而且从这段记载来看,似乎三石也不是多么了不起的数字,且不论那些九石的马屁,至少很多人都能拉开三石,前后200年,人的体力似乎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距。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8-1-4 11:1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3 22: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78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