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朝,唐朝,谁强?我来告诉你吧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18 21: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就LZ这篇文章来说,汉族对外战争中漏掉了汉羌战争,汉朝屡战屡胜,羌族屡败屡战,从东汉初年一直打到东汉末年

就比较强弱而言,我觉得要比强弱就要先定标准,但是各人都有各人的标准,这种主观的东西很难达成一直,而且这个话题极易引发无聊的争吵,并且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建议以后禁止发类似的帖子。

就古代GDP而言,世界经济千年史算是比较系统的书了,当然我并不认同作者的观点,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网上有中文版的也有E文版的,很容易找。

PS:该书的观点认为直到公元1500时,中国才超过印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18 22: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LZ应该去研究一下如何计算古代GDP,分不分裂,称不称臣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

PS:个人觉得汉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汉朝占地方而不是没占地方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7-12-18 22:1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19: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知道悼红狐统计下来唐朝对外作战胜多少,负多少?以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为准,这个没意见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20: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0 20:07 发表
呵呵,唐和高句丽(叫高句丽)之战还真没败过,太宗只能说不胜,以2000人的代价消灭4万不错吧?后来高宗时期基本薛仁贵2000人就把高句丽灭了.
对了西突厥分裂大体可以说是薛仁贵用的计谋.

从你的话里我感觉你对唐朝和高句丽的战争也好,对薛仁贵也好,都还不够了解,唐朝打高句丽有过失败,在这过程中薛仁贵的作用并不是鹤立鸡群的,至于西突厥分裂和他也没有多少关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21: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0 20:56 发表



我对薛仁贵不够了解?现在全天下除了他老家,河津修村的人有薛家族谱,对薛仁贵的历史应该是最了解的,剩下比我了解薛帅的?算了,我不说,跟你讲吧.

唐太宗19年征高句丽,困在安市城,退兵,没什么可说的,高句 ...

我说的是薛仁贵在唐朝和高句丽的战争中不是鹤立鸡群的,并没有说他没有作用,唐朝灭高句丽是2代人努力了很多年的结果,不好说是具体谁灭的高句丽,要说功劳比较大的,有唐太宗,唐高宗,苏定方,契苾何力,李勣,薛仁贵,刘仁轨等等

至于西突厥分裂嘛,他自己也说“泥熟仗素干,不伏贺鲁”,明明已经分裂了,西突厥早在贞观二年时就分裂了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7-12-20 21:3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22: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0 21:43 发表
努力了很多年只是属于休养状态,进行骚扰
而唐灭高句丽就是在666年到668年之间,而在这场战争中起决定性的人物就是薛仁贵,救了新城,灭了金山,降了扶余.而且前后他只带几千人

西突厥那个当然了,分裂了,怎么利用 ...

唐朝对付高句丽的既定方针就是通过不断的战争消耗高句丽的有生力量,而且高宗年间第一次大举进攻高句丽是在661年,当时苏定方已经围困平壤城了,没能拿下,不过是因为铁勒犯边,何力回军了,单靠苏定方兵力不足而已。

分裂是分裂,利用是利用,我否定的是分裂而不是利用

历史上没有李元霸

还有,薛仁贵三箭定天山NB了,结果要何力给他擦屁股。


唐朝对付高句丽战略方针是唐太宗定下的,怎么会和他没关系?且不说苏定方重创过高句丽,单就是说灭百济,还不是为了能集中力量对付高句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22: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0 22:25 发表
你居然能说历史没有李元霸?或者你非要叫李玄霸,哦,这在清朝是犯法的,李元霸是李渊的3儿子啊,16岁死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NB了,结果要何力给他擦屁股?

说了,让你看看他的百科,另外那事是郑仁泰干的,管他什 ...

你不是要我看资治通鉴和旧唐书吗?怎么反复都提百度啊?
“仁贵于所监临,贪淫自恣,虽矜所得,不补所丧。并请付法司推科”不关他的事?
一般人们提到李元霸都是指小说里的人物,现在又不是清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23: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0 23:02 发表


我让你看治通鉴和旧唐书是为了看高句丽战事
而对于薛仁屠杀的事情,我是让你 多了解,也不知道你看没看,这件事要辨证的看,唐朝有律法规定不允许杀投降,另外他是个副将,他朝中也没有什么任何关系.所以说他有胆 ...

唐朝拿条法律不允许杀降?唐太宗就带头干过,上行下效嘛

他不是副将,他是副行军大总管,在唐朝,副行军大总管和行军大总管不在一路作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朝中凭他和唐高宗的关系,还需要什么关系吗?

从来没听过唐朝杀降需要中央的首肯

政绩和杀不杀降没多大关系吧

杀降和个人的品德没有多大关系,儿子和老子品德不同的也太多了。

有唐高宗罩着他会怕郑仁泰这种小人物?

看百度是很省力,不过有太多的错误,太多的主观偏见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7-12-20 23: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23: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随便看了看,蛮搞笑
统率 武力 智力 魅力 政治
薛仁贵100  94  90  82  89
苏定方93 92 85 79 71  
裴行俭97 74 86 83 92
刘仁轨 91 76 87 72 92
李靖 98 67 96 91 85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23: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07-12-20 23:20 发表
怎么越扯越远了?

不过我很不赞同某些朋友说唐朝取得的军事胜利都是利用对手发生内乱的理论,因为同样古代少数民族势力骚扰中原进犯中原也是利用中原王朝发生动乱国力衰弱的机会,我很少听说那个少数民 ...

这贴不锁,不就是留着扯的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23: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0 23:32 发表


唐朝法律规定不允许杀降,你可以自己查查,这个我保证绝对有,只是我现在找不到.
难道副将就不能自己带兵,难道副总管就能?难道副总管就不受总管的节制(越说越太监)
这只能说是名字上的差异

百度上关 ...

有没有法律规定并没有关系,反之唐朝杀的大有人在,他薛仁贵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我强调副将和副总管的区别只是为了说明在唐朝,副总管经常独自领兵作战,就算受总管的节制,在杀降这种事情上总管也管不着。

百度上就是在为他辩护,也拿不出直接的证据,而且百度里描述薛仁贵都是使用对他有利的数据,就像最后打高句丽那次一般书里都是说3000人,然后补充说还有2000的说法,结果百度上直接就用了2000,可见是否客观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23: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0 23:45 发表


这个两本唐书上写的都是两千人,而资治通鉴上写的是三千人,权威2比1,所以拿二千人是对的

呵呵,史料记载不同,很难说哪个对哪个错,把所有的记载都列出来才是客观的做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12-20 23: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0 23:54 发表
呵呵

看来你不同意我的看法,那么我去HUHU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5 22: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9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