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讨论]谈下高丽, 历朝历代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征伐高历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19 16: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首先要明白高句丽和高丽不是一个国家,只不过宋人在写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把高句丽简称为高丽,高句丽在辽东和大同江以北的部分属于中国的传统领域,收回那些地方,就和现在要收回台湾一个性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19 16: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儒人 于 2007-7-19 13:59 发表
还有点不明白,征发高丽怎么都是败多胜少?比如唐时,征发突厥都没怎么费劲,为什么打个高丽就那么难?是什么原因呢,这个民族经常被打,硬是挺了上千年,没灭,而比他早的,晚的那些北方的少民都消失殆尽了......

除了隋朝败多胜少,还有哪个朝代征高句丽是败多胜少呢?唐朝灭东突厥,从马邑到定襄再到阴山才多少点路程啊,从营州到鸭绿江要2/3000里地呢,补给线差太多了.出动的人少了不够用,人多了补给就跟不上.只能慢慢来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7-7-19 16:2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19 23: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疯子不怕疯狗 于 2007-7-19 21:20 发表



    高丽是隋朝封高句丽国王为高丽国王才有这称呼,后来新罗叛将王建灭新罗冒称高丽所以就有后来的王氏高丽。

高丽这个名字早就有了,前面是我记错了,本来以为后汉书就有记载了,后来再去查了一下,最早是<宋书 少帝本纪>里就有"高丽国遣使朝贡"的记载,所以孙进己以此认为应该是423年为改称的高丽,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仅仅凭借这一条不足以说明问题,而认为应该以中原郡碑为准,其上有"高丽大王"字样,所以认为是在公元5世纪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20 14: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7-7-20 12:09 发表
我觉得宋书就是简称,如“马迁”“葛亮”之类。恐怕那块碑(好大王碑吗?)也是简称。
我们中国,叫全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49年以前是中华民国)。可是大家不都是叫中国吗?那个华字不是也简去了?

高句丽三碑:毋丘俭纪功碑,好太王碑、中原郡碑
中国可不是什么词的简称啊.这个词早就有了,只是意思发生了变化,感觉上好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一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22 12: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22 04:49 发表
高句丽很强,趁着中国南北大分裂之际,一度崛起,领土全盛时期涵盖几乎今东北全境,内蒙及西伯利亚部分,原本就是名副其实的东北亚大帝国,隋唐知道它厉害,所以要征伐。前仆后继,到了武后朝才最终搞定。

朝 ...

"领土全盛时期涵盖几乎今东北全境,内蒙及西伯利亚部分"
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是在哪里啊?

总章元年什么时候成了武后朝了:

"朝鲜民族以高句丽自豪,完全是情理之中。中国政府妄言高句丽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国际上实在是失道寡助的笑话。同为阿尔泰语系的朝鲜人,不算朝鲜的祖先,难道还是你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

你不觉得这句话的逻辑有问题吗?语系相同和算不算朝鲜人的祖先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语系不同就不能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了吗?
现在的朝鲜人是新罗人的后代,新罗和高句丽当年可是不共戴天的死敌

PS:朝鲜这个词早就有了,《史记·宋微子世家》里有"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的记载,史记还有专门的朝鲜列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22 13: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22 13:14 发表


出处为Patricia Ebrey主编的东亚文明史,北美大学普遍教材之一。朝鲜史比较敏感,即不能看韩民族主义者的,也不能相信汉沙文主义者的教科书,第三方比较中肯。

高宗与660年起患目疾,武后临朝,实际操控 ...

Patricia Ebrey写书这么说总要有根据吧?他的根据又是什么呢?我只信原始资料

武后临朝,最早也只能从上元元年开始算起,之前最多只能算参与朝政.

新罗和高句丽是一个民族吗?证据呢?后面的问题也是建立在这个问题之上的,为什么说新罗和高句丽是一个民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22 19: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22 15:16 发表
朝鲜族直至15世纪前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类似我国的官方历史记录传统,今人参考的古籍,其实不出我国25史有关记载和朝鲜中世以后才出现的三国杂记等资料。

历史学其实早已是一门跨国际的学问,国人习惯依赖 ...

说来说去还是拿不出证据

高宗什么时候成废物的那还两说.而且难道你认为"临朝"就是掌权那么简单?

高句丽和百济,新罗的语言是否相同还是有争议的

唐朝与新罗分界是大同江,新罗占的所谓高句丽故地实在有限的很,连平壤都没有占到,占了那么点高句丽的地方就说新罗王朝包括原高句丽故地,还真是会玩文字游戏

半岛内战?高句丽迁都平壤是公元427年的事,在这之前它的都城在今吉林省集安市,更早的纥升骨城还有争议,但是总是在桓仁县附近,也就是高句丽历史中的前60%时间都城都不在半岛,大部分领土也不在朝鲜半岛,凭什么说它是朝鲜半岛国家?新罗什么时候认高句丽作兄弟的啊?

鲜卑人建立的前燕,北魏不是中国古代的政权之一吗?难道从汉武帝起到隋朝,高句丽不是一直向中原王朝称臣的?他们不但向北方政权称臣,而且还向南方政权称臣,还谈什么独立,还超级大国呢,你见过哪个超级大国向别国称臣的吗?最多时不过70万户人,30万兵力也配称超级大国?

高句丽本来起源就在现在的中国境内,他们的石碑立在中国境内有什么奇怪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22 20: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儒人 于 2007-7-22 15:24 发表
1.朝鲜好象最早的就是"箕子朝鲜",那么后来怎么会有高丽,高勾丽,新罗,百济之类的称呼,是不是和中国一样,统称中国,而历史上有各不同的朝代?
2.还是高勾丽等只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只不是他是朝鲜 ...

第一,这个怎么说呢,所谓"箕子朝鲜","卫氏朝鲜"这些现在都不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朝鲜半岛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应该从新罗,百济算起.高句丽政权原来是在吉林,辽宁一带,他们对于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实际上是入侵者.而且即使是高句丽或是新罗从来都没有能统一朝鲜半岛.半岛政权统一朝鲜半岛那要感谢朱元璋,在这之前,他们止步大同江.


第二,朝鲜族这个概念还真是模糊,不好回答.高句丽族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是独立的民族,当时也没有朝鲜族

第三,因为秦朝的辽东郡的一部分位于朝鲜半岛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7-7-22 20:1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22 20: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海客瀛洲 于 2007-7-22 20:13 发表


骚扰??貌似东北三省在唐宋时都不能有效的掌握在中原王朝手中 就算有骚扰 也和中原正朔无关

东北三省这个词用得可不太好,这是个近代概念.而且东三省包括了黑龙江,吉林,辽宁.清代之前的统一政权对黑龙江确实无法控制,对辽宁,吉林部分地区还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7-7-22 20:2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23 14: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23 02:58 发表
高宗什么时候成废物的那还两说.而且难道你认为"临朝"就是掌权那么简单?

这皇帝眼睛都瞧不见了,还不是废物啊?武后处理政务果敢有效,当时就有好评,大唐幸亏出了这么个女强人,否则高句丽还不知道 ...

首先史书上不过一句"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你就能肯定他眼睛都瞧不见了?
再说瞎子掌权的人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比如祖珽等

有的名词发音相似就是同一种语言了啊,汉语和日语中发音相似的名词海了去了,原来也是同一种语言,明明是有争议的非说没争议

占了一点能说明什么问题?那些有争议或是无法证实的东西能用来做证据吗?

高句丽曾在半岛上拥有最大的占领区域能说明什么问题?他们占了半岛一点土地就说高句丽属于朝鲜半岛了?

北魏势力从来没有达到过高句丽
原来"遣员外散骑侍郎李敖拜琏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 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是假的啊

"410年,高句丽疆域扩张至空前绝后:东起俄国西伯利亚沿海,北逾松花江,西达内蒙,南过汉江"
哪里记载的啊?

对比中国自东汉末到南北大分裂期间的人口锐减,高句丽的确是个超级大国。即使按照70万户(每户4.5口平均计)30万兵力,也绝对是超级了:不要搞错,西晋初年整个中华帝国也就1600万人口,三国第二大国东吴灭亡时户70万,带甲20万。中国并非一直人丁兴旺的。

原来比较人口还可以跨时代比较啊,用7世纪的高句丽人口去和3世纪的吴国比.说实话你应该去和西夏比的,人家也是300万人左右,这么比的话高句丽确实够超级了,就是不知道人口超过1亿2千万的宋又算什么呢?

你还没有能证明新罗和高句丽是一个民族呢,其他的就免谈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23 14: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枫月 于 2007-7-23 08:10 发表
这高丽民风强悍 隋朝去了一次还是两次 百万大军悉数全灭。。。。。。 唐朝去了也是翘了
好像就是清朝前期入关之前去打高丽打下了朝鲜半岛的一半

请去看点最起码的相关资料再发表意见好不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7-7-24 19: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24 00:59 发表
原帖由 XM8 于 2007-7-23 14:42 发表

首先史书上不过一句"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你就能肯定他眼睛都瞧不见了?
再说瞎子掌权的人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比如祖珽等

"显庆五年; 冬,十月,上初 ...

高宗是高血压也好,是白内障也好,不管是什么病,眼睛从视力下降到完全看不见总是要有很长一段过程的.史学早有的定论是说高宗显庆末年后武后开始掌权,从来没有那会儿高宗是废物或是武后临朝的定论


国际上没有争议就等于没有争议,你干脆直接说你只信外国人的学说不信中国人的学说的了,那就算了,你继续坚持国际观点好了,我也不打算关于高句丽再说什么了,不过有一些事还是要再说两句的
第一 毕竟我的日语水平只有2级,确实不好意思说自己懂日语

第二 关于人口嘛,建议你去阅读一下葛剑雄编的中国人口史,再来讨论中国的历代人口问题.不过似乎"西晋2000万""宋朝徽宗时最多也就4700万人"也是国际观点哦,国内好像从来没有过这种说法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0 23: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73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