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0 21:10 发表
这个,没必要人家说一句才懂一句吧,怛罗斯战征发了很多少数民族,汉军可能只有2-3万,部落军很多,沿路召集部队,到战场7万人。
没啥不妥吧~~~你非要否定杜佑这个当时人的记载(其实是更当时的杜环),不妥 ...
也许就如你所言,也许不是这样,你需要为你的推论提供证据.
杜佑生于735年,打仗那会他才多大?既没有参战又不是朝廷中人,算不上"当时人",至于杜环,你先去找来<经行记笺注>再说吧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推论:
唐军本身2万,为其提供补给的民夫可能4/5万,杜佑把他们通通算作了军队.
理由如下:
1.当时战场远离唐军基地,类似的情况下历朝历代大多会为其配备补给部队
2.补给部队为大军提供补给的方式无非2种:A.事先准备大量的粮草随军同行,此种方法需要的人力较多,一般2倍左右;B.以开辟粮道的形式不断对大军进行少量补给.这种需要人力较少.
高仙芝的情况因为要深入敌国境内B方法危险过大,A方法比较合适.
3.从战后的俘虏和战利品来看,唐军确实携带有大量的工匠,以及瓷器,丝绸等非战争必需品.
工匠<经行记>是有记载的: 绫绢机杼,金银匠,书匠,汉匠起。作書者京兆人樊淑、刘泚⑩;织络 者河东人乐■(11)、吕礼。
瓷器和丝绸《泰伯里史》有记载,不过这个我就没看过了,你若是有疑问可以去找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