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真实三国之灭吴, 连载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1-28 16: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真实三国之灭吴

开过全年评先总结会,终于忙过去了,松散下来,一边看书,一边想再接着上一篇写一下灭吴的经过,因为这一段历史是很精彩的,也是和两晋相接的一段历史.但是这一段史事很杂乱,人物众多,已经有少数民族在西北的加入,因此是很难写的,所以只有慢慢地写,请各位朋友提出不同意见,互相交流.

   一:吴王之死

    上一篇写到264年,(魏元帝咸熙元年,吴末帝元兴元年)钟会与姜维谋据蜀。钟会派卫瓘逮捕邓艾。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卫瓘诬杀邓艾。这样蜀国被灭,阿斗来到洛阳接着享受,然后呢,司马昭就称了晋王,虽然第二年他就去见了上帝。

    这时的蜀地已经平定了下来,任命了一个刺史叫皇甫晏,一切正常,虽然后来这位刺史被手下作乱杀死。在北边是雍、凉二州,这时的凉州刺史应该是牵弘,五年后又分出一个秦州,刺史是胡烈。

    这时的吴国是什么情况昵?

    吴国国主叫孙休,是孙权的第六子,也是东吴的第三任领导人,第二任是他的弟弟,孙权的最小的儿子孙亮,这位孙亮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位非常聪明的小孩子,曾经鉴别过蜂蜜里老鼠屎的真伪,而且也有点象上篇所说的冲动皇帝曹毛同志,被权臣孙琳带兵围住皇宫,孙亮竟然想要率领少数侍卫冲出去和孙琳拼个你死我活,皇后全氏和近侍都劝说他这是以卵击石,有去无回,还好他比曹毛火气小,就坐等孙琳处置。孙琳编织了孙亮的几大罪状,废黜了孙亮,降封他为会稽王,押送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居住,时年仅16岁。后来被孙休这个没良心的家伙逼迫自杀而死,死时候不到20岁,孙家骨肉相残的本事也不小。

    孙休当了皇帝后,毕竟比他弟弟有心眼,就偷偷地干活,在老将丁奉和张布的帮助下,干掉了孙琳,开始了自主执政,不过他这个人很有意思,怎么说呢,就归纳为以下几点来说吧:

    1:孙休被封为琅琊王其间,丹阳太守李衡欺负他好几次,后来孙休当了皇帝,这位李衡惧孙休记前隙,主动请罪。孙休宽语释之,并委以重任。

    2:孙休很爱学习,自己认为古今帝王将相之事,全都知道,治国之道,记于心中,其实他任用的丞相和左将军都很差劲,史称邦内失望。应该说是个很没有自知之明的皇帝。

   3:派陆抗等人趁火打劫,攻打罗宪的永安城,还没打下来,很没有面子的说。

   4:他的弟弟孙亮被废后,住在绍兴时,有人诬告孙亮想重新当皇帝,孙休又把他弟弟降为候官侯,遣之国。在路上孙亮自杀。这是一笔糊涂帐,有人猜测是孙休派人以毒酒杀了孙亮,总之很有嫌疑地说。

    从这几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吴王是位莫名其妙的家伙,总之不是位有能力的好皇帝,但也不算是很坏的皇帝,他就在蜀被灭这一年即264年得了重病死去了,和他的弟弟孙亮在位的时间一样,都是七年,只不过他的运气比较好而已。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30 20:07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1-28 20: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二:孙家的事

孙休死时,把儿子托付给了丞相濮阳兴,不过他没想到这个亲信和左将军张布却一心为国事着想起来,竟然立了一个年长之人,即著名的孙皓暴君,我们只有说濮阳兴和张布是两个想干事而干不好事情的人物,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后来这两位也被亲手扶上台的孙皓族灭,真是活该。
话说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慢慢地说说孙权的家事,可以说东吴是典型的因家事乱而导致国事乱的范例,孙权当年英雄过人,使曹操都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概叹。但在晚年,在家事的处理上真是糊涂万分,简直可称为一塌糊涂。
首先让我们来从他的大小老婆说起,我们按顺序来说吧:
1:谢夫人,这是元配,没有生子,抚育了孙权妾生的儿子孙登,后来因孙权有了更美丽的二奶,就被冷落,抑郁而死,孙登也很早就病死了,这是东吴的不幸,因为这位曾经的太子品德才能都是很被吴国百姓喜爱的。
2:徐夫人,是位二婚,不过仍然使谢夫人失宠,但是这位夫人还不错,继续抚育孙登,使之当上太子,群臣看到这种情况,就建议立她为后,但徐夫人爱吃醋,孙权很生气,就找个理由废了她。
3:步夫人,这位夫人生下了鲁班和鲁育公主,步氏与丞相步骘同族。 因为美丽而得到孙权的宠幸。 大女鲁班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又嫁给全琮,全琮死后又与孙峻私通,还亲手害死了妹妹鲁育公主,是个集无耻、狠毒、淫荡、愚昧为一身的女人;小女儿鲁育许配了朱据,朱据死后改嫁了刘纂,性格和其姐大相径庭,曾委婉的劝鲁班公主不要干涉政治,被其姐害死。步夫人性情和婉而不妒忌,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得到了孙权的宠爱。孙权称帝后想让步夫人当皇后,而群臣不答应,认为徐夫人更合适皇后的位置,孙权意在步夫人而没有答应,后来病死。
4:袁夫人,这位夫人可以说是品德最好一位,不过也没有子嗣。步夫人得病去世,孙权打算立袁氏为皇后。袁氏以自己没有儿子的理由推辞了。令人惊奇的是袁氏是袁术的女儿,袁术这样的草包土匪竟然生出来如此优秀的女儿真是怪事了。
5:王夫人,是琅玡人,生下了儿子孙和和孙霸,受宠的程度仅次于步氏。步夫人去世后孙和立为太子,袁氏又拒绝了继位中宫,孙权便打算立王夫人为皇后。群臣也认为母以子贵,既然孙和做了太子,他的母亲王氏照例也应当做皇后。但这时鲁班公主就开始干坏事了,她一向憎恶王夫人,并不时谮毁她。当时孙权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她就诋毁王夫人说她面有喜色,因此孙权责怒非常,王夫人无从辩白,忧惧而死。孙和也是由于鲁班公主一班人的原因而失宠。
6:后来孙权又宠幸了一个罪犯的女儿潘氏。这个潘氏是最美的一个,生了小聪明孙亮,后来孙亮立为太子,第二年潘夫人也被册封为皇后。她的性格险妒容媚,曾谮害了袁夫人等后宫许多侍妾。恶有恶报,后来潘夫人死于侍候他的侍妾手中,是被勒死的,孙权杀了所有侍候潘夫人的侍妾,但心里也明白潘夫人性格太坏,三个月后孙权也死去了,真是一位晚节不保的英雄。
7:另一位南阳王夫人所生的儿子孙休为琅琊王,出居丹阳;还有仲姬所生的儿子孙奋为齐王,出居武昌。
  总的来说,孙权是位好色之徒,这是没有问题的,呵呵,当然,这种生活也挺让人向往哟.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1-29 17: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朋友说的对,是曹髦,不过我用五笔,打不出来,就省事用毛了.

三:孙权家事 续
  我们可以总结孙权在对后宫事务处理上有一个很大的失误,那就是没有果断地立太后,他应该果断地立步和徐夫人中的一个为皇后,当然立袁术的女儿就更好,不应该左右不定,使后来的潘后和鲁班公主勾结起来做尽坏事,最后品德最不好的潘后却做了皇后,做了一年就死掉了,孙权也随之死亡,可以说孙权的一生只有一年有皇后.
  这一次我们来说说孙权子女的事,最大的儿子叫孙登,被顺理成章地立为太子,孙权对这个太子非常重视,派了四个人跟随在他左右,这四个人可了不得,他们是:诸葛恪,顾潭,张休,陈表,我们一一道来,诸葛恪不用多说,顾潭呢,是贤相顾雍之子,张休呢,是张昭之子,陈表呢,是陈武之子,这四个人在一起,真是文武齐备了。诸葛恪气魄大,顾潭对政事很有见解,反应明敏,张休满腹经纶,陈表武艺绝纶且很有军事水平,此外还聘请了当时吴国的四位名士来辅助教导,这四位名士的名字我找不到也记不住了。而最理想的是,孙登太子本人
也非常的杰出,他待人非常有礼貌,对几位老师更是尊敬有加,对一般老百姓很是和善,很得群众的好评,如果孙登能继承孙权的位置真是理想的事,可惜天妒英才,孙登在三十一岁就得病死去了,这是孙权家的不幸,更是吴国的不幸。
  孙权当然很悲痛,于是又立了第二个儿子孙虑为太子,这位太子也相当不错,礼贤下士,大家觉得有孙虑代替也行,不料天要亡吴,这第二个太子又得病很快死去了。
  于是就轮到孙和了,孙和被立为太子,这位孙和呢,比之前二位太子有些不如,但也是位正常的人,如果由他来做皇帝,可能是位守成之主,倒也比孙亮,孙休强,最起码也比孙皓理想得多。可是马上就出现了二宫之争的恶性事件,这是吴国的大损失,各位听我细细道来。
  原来孙权立孙和为太子后,却很喜欢孙和的弟弟孙霸,于是竟然立孙霸为鲁王,允许这位鲁王开府招人,你想想这不是成心制造不团结吗?孙权真是脑子进水了,于是孙霸这个鲁王就很想推倒孙和太子当上皇帝,这时那个狼心狗肺的鲁班公主就插了一腿,还有潘夫人,原来鲁班公主是和孙和生母王夫人不和,于是连带恨上了孙和太子,而潘夫人乐得混水摸鱼,想让自己的儿子孙亮有出头之日。
  于是呢,鲁班公主站在鲁王一边,大大地在孙权面前说孙和的坏话,还有孙和母亲王夫人的坏话,而陆逊等人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站在太子的一边,这样就形成了国家最不应该形成的局面,帮派。
   帮派纷争的事太烦人,为了不让朋友们眼晕,我就不写那么细了,就说说结果吧,大臣陆逊、顾谭、吾粲由于为太子辩护,顾谭及其弟承被流放于交州,吾粲被杀,孙权数次派宦官向陆逊责问,一代名将被活活气死,死后其子陆抗领其兵扛着棺材回朝,面见孙权,详细解释了孙权对陆逊下的二十条罪状,孙权有所悔悟。
  就两派来说,公正地评价,孙和是受害者,也比较好一些,这一点孙权后来也逐渐意识到了。但孙权没有采取正确的对策,而是采取了不分好坏、统统打击的蛮干作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赤乌十三年(250),孙权废太子和为庶人,流徙丹阳故鄣。反对孙权废太子的陈正、陈象遭到族诛,朱据、屈晃各在屁股上被各杖一百,据左迁为新都郡丞,晃被罢官回乡, 同时,孙权又赐鲁王死,鲁王的党羽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也被诛杀。在这次事件中,孙权制造了大批冤案,这次事件以后,孙权立年仅十岁的孙亮为太子,这对孙权死后的政局影响很大,使它更加不稳。
  这次内争的损失是惊人的,吴国很多次战争损失的大将加起来也没有这次孙权杀的将相数目多,很象斯大林大清洗一样,使吴国的中高级人才一片凋零,导致权臣孙峻孙琳兴风做浪,后来军事上只有陆逊之子陆抗,政治上只有陆逊的族弟陆凯支撑,真是人祸更胜天灾。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1-29 18: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四:孙权家事 再续

   其实这次内争的最大受益人是潘后和他的儿子孙亮,事情过后,孙亮被立为太子,潘后被立为皇后,不过恶

有恶报, 冬天的一个夜里,皇后潘氏不知怎么忽然暴亡,孙权见潘氏的项下有绳子勒痕,舌头搭拉在外边,知

道一定是被谋杀的,便令左右秘密调查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潘皇后对待下人过于暴虐,被宫人在她夜里熟睡的

时候扼死。孙权也知道她是咎由自取,不过看到她死得悲惨,免不了心里悲愤交集,将行凶的宫人全部杀死。

又拖延了两三个月,七十一岁的孙权病死。
  我们再来说说两个公主的事,孙鲁班是大女儿,被称为大虎,或是鲁班公主,她先做了周瑜的儿媳妇,周瑜

地下有知肯定气死,后夫死,嫁给全琮,全琮死,她耐不住寂寞,和权臣孙峻私通,在这次纷争中她终于如愿

以偿地将小弟弟兼侄孙女婿的孙亮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她的奸夫孙峻也当上了辅政大臣。
  孙鲁班的同胞妹妹孙鲁育,被叫做小虎,鲁育公主,因为初嫁朱据,而被称为“朱主”,即嫁给朱家的公

主也。鲁育的为人很像她的母亲步夫人,没有姐姐那么狡诈阴毒,凡事都循规蹈矩。谁知这种美德到了她的姐

姐鲁班眼里,却是罪不可恕,后来更成了她的催命符。
  早在谋划废除太子孙和的时候,孙鲁班就曾经向妹妹谋求支持。不用说,孙鲁育是不会同意的,不但不同

意,还劝姐姐不要目光短浅,只为一些宫闱间的争风就去扰乱国家大事。这样一来,孙鲁班便将妹妹恨入骨髓

,时时不忘找机会报复。
   五凤二年春夏之季,吴国孙氏家族内部发生权力争斗,故太子孙登之子孙英、以及孙峻的叔父孙仪,不满

孙峻荒淫残暴,先后试图杀掉孙峻,都被孙峻逃脱。
  当孙峻诛杀孙英、孙仪时,孙鲁班认为报复妹妹的好机会来了。
  于是,孙鲁班向奸夫举报,说孙仪的同谋就是孙鲁育。
  孙峻听了情妇的话,当然“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立马就把小姑妈孙鲁育抓来杀了。
  最后这个鲁班公主的下场不知,应该不会是好下场。
    我们可以总结,孙权在对子女的教育和考虑上仍然是有大的失误,他应该立孙和后,不能立孙霸为鲁王,

溺爱孩子是会害了孩子的,而且虎毒不吃子,孙权竟然杀了亲生儿子孙霸,也算是厉害,可与石虎有一比,当

年汉武帝也有这么一手。
   而孙权死后,孙峻杀了诸葛恪,成为权臣,随后病死,他弟弟孙琳又接着当政,直到被孙休杀死,吴国内乱

才暂时告一段落,而孙休死后,孙皓继位,吴国反倒进一步堕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但是应该早亡的吴国反倒

在蜀被灭后又存在了十多年,我们只能说,天道难知,用黎老引用英美的话来说就是:“上帝自有他的想法。

”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1-29 22: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五:孙皓登场

   孙休病死的时间是七月份,他拉着亲信丞相濮阳兴的手交代后事,请这个濮阳兴一定照顾好他的儿子孙弯,而濮阳兴见魏国已经攻灭蜀汉,下一步必欲攻灭东吴,担心太子孙弯年幼,难以担当保卫国家的大任,于同月改立孙皓为帝,改年号为“元兴”。
   而为什么要立孙皓呢?原来左典军万彧素来和乌程侯孙皓交好,就去和执政的张布、濮阳兴套交情,说好话:“不如就立孙皓吧!”张布等答应了。后来这三位元老级别的家伙全部被孙皓杀了,万彧是忧愤而死的,毕竟孙皓还让他做了右丞相。
  这个濮阳兴挺有意思,我查了他的资料,发现这是个很奇怪的人物,他在孙权时期就很有士名,算是一个名人,然后做了一个小官,孙休在地方做王爷时候,正好在他的管辖地盘,他和孙休关系处得极好,于是孙休当上皇帝就让他当了丞相,史书对他当丞相后的评价是四个字:“邦内失望。”而他做的主要没出息的事是关于浦里塘的建设工程。
  浦里塘就是现代所说的围湖造田,也叫圩田,这个东西从春秋就有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到现在是越来越烈,对环境非常不利,因为堵塞了泄洪的通道,是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但是在东吴这个时代,专家们一致认为直到唐代,因太湖平原只在局部地区围垦,水域面积大,河流排洪能力强,围垦对太湖地区整体生态环境影响不大,水网建设反而改善了一些地区的自然环境。
  所以应该说濮阳兴不考虑大家的反对,以大量人力物力强行进行这个围湖工程还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好事,可惜所耗费的太大,可能超过了收益,在工程预算和项目审批上没有履行法定的手续,也未经专家论证,“诏百官会议,咸以为用功多而田不保成,”大家都认为用钱多,工程还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濮阳兴拍了桌子就决定了,于是民工和士兵一块上,也没取得效果,百姓非常怨恨他。象现代中国的官一样,拍脑袋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这样的“三拍干部”在东吴时期就有濮阳兴来作为典型出现了。不过让人觉得很解气的是,这位三拍干部没能走成人,却被孙皓同志杀了头,全家也被族灭了。于是我在想,现在的中国是不是很需要一些孙皓这样的领导干部作纪委主任什么的?
  闲话不多说,孙皓是孙和的儿子,孙和当年被鲁班公主一帮子人弄得太子被没做成,被废后到绍兴县闲住,要说从这个角度讲,孙皓作皇帝也算是为孙和平反,但是从孙皓当皇帝后糟糕的表现来看,如果孙和真当上了皇帝,那么他死后传给孙皓的话,东吴是同一个结果,所以我们只有说,天意难违,东吴没有办法不亡。
  这位孙大皇帝上任后,表现令人非常赞叹,史载他八月当上皇帝,发优抚诏书,体恤士民百姓,打开仓库,赈济贫困之人,按条例放出宫女做那些无妻者的配偶,养在御苑中的禽兽也都放归山林。当时人们交口赞誉称之为明主。这时候孙皓同志只有23岁,我想如果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定会流芳百世的,可惜的是这种情况竟然只有一个月,也太短了点了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1-30 09: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六:露的最快的尾巴

孙皓同志刚表现了一个月,就开始原形毕露了,我们来归纳他的尾巴情况:
1:七月孙休病死,大家商量让孙皓即位,孙休的夫人朱皇后很柔弱,就说只要是对吴国有利的事,我妇道人家任由大家做主.
2:经过准备,八月份孙皓同志当上皇帝,表现非常良好,可以评为三好皇帝.
3:九月份,开始露出原形,贬朱太后为景皇后,追谥父亲曰文皇帝,尊母何氏为太后,还算个孝子,可是他不该在第二年七月就把朱皇后逼死,又把和孙休的四个儿子流放,而且还派人追上去杀了两个最大的儿子,有点坏良心地说。
4:从九月开始,他开始放纵自己,大找女人,大喝其酒,大小失望,就连濮阳兴、张布两个家伙都偷偷地感到后悔。
5:十一月,有人告诉他濮阳兴、张布后悔立他为帝,于是孙皓很干脆地将这两个笨蛋兼糊涂虫流放到广州(现在我想被流放到那里,呵呵),又派人在路上杀之,夷三族。
6:以皇后的父亲滕牧为卫将军,录尚书事。这是很标准的任人唯亲了,严重违反了党的干部纪律。
非但如此,在以后十多年的漫长人生道路上,孙皓同志就一直沿着这条康庄大道走了下去,直到被俘虏到晋国当归命候为止,真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啊。
那么魏国在这半年里发生了什么事呢?
1:东吴的少数民族吕兴反叛,于是魏就封吕兴为安南将军,都督交州诸军事,以蜀国旧将
南中监军霍弋遥领交州刺史,得以便宜选用长吏。霍弋就上表推荐了一大批手下兄弟们,去帮助吕兴。还没走到地方,吕兴却被其功曹李统所杀。这个霍弋是很忠义的人物,是蜀国最后一个投降魏国的将领,倒数第二是罗宪,这两个人都得到魏国人的尊重,仍然做原来的官职。
2:派了原来是吴国投降过来的两个人去吴国进行友好外交活动,其实就是第一次劝降孙皓,这两个人是徐绍和孙彧,并且规定这两个人的家属可以随意处置带走,显示了魏国的自信。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人见过孙皓后,孙皓也派了两个人回使,徐绍和孙彧跟着回魏国,走到濡须这个地方时,有人对孙皓说徐绍看了东吴故国后很是夸奖魏国如何强大,如何好,就象中国留学生回国后说人家美国好一样,孙皓一听大怒,派人追上徐绍,带回来杀了头。呵呵。
3:司马昭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司马炎,小儿子司马攸,在个人修养以及外界名声上,攸胜过了炎,司马昭想立小儿子为世子,如果成功的话,应该说晋国八王之乱不会那么快地发生,即使发生也不会损失如此之大。但是司马炎本人也有一定的水平,加上贾充,裴秀等人劝司马昭不要立攸,而且正直如山涛者也劝司马昭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也。司马昭也就立了司马炎为世子了,此之为晋武帝。司马攸后来被哥哥气死,此是后话。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1-30 21: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源兄眼力很到位,这段历史不太熟悉,所以不能做到举重若轻,希望能越写越好,谢谢源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1-30 22: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感觉孙休和阿斗来比较的话,孙休肯定比阿斗强一些,但是强的有限,孙休是想作事而作不好,阿斗是根本不想做事,换个角度,有时候可能还不如人家后主呢.呵呵.

  七:晋朝开国
  孙皓称帝的第二年,他莫名其妙地改国号为甘露,这个家伙有一个特点,非常迷信.他把岳父提上来当大官,而这个岳父老儿却经常劝谏他,孙皓很不高兴,就找个时机把岳父也调到很远的地方去了,眼不见心不烦,结果这个岳父想不开,在路上就忧郁而死了。本来依着他的性格,肯定会废了滕后,但算命的说废后不吉利,吴主信巫术,所以滕后没有被废,但基本上孙皓不再见她。
  此外,孙皓还派遣宦官走遍了州郡,挑先将吏家中的女子;只要是二千石大臣家里的女儿,每年都要申报姓名年龄,到了十五六岁就要进行考察、检选,没有被选中的才可以出嫁。后宫女子已有上千人,吴主仍然不断地挑选新人入宫,到后来吴被灭时候,皇宫将近有宫女五千人,更可笑的是,晋武帝司马炎同志照单全收,又收到他后宫去了,结果司马同志后宫编制是孙皓的两倍。
  这一年即公元265年的八月,司马昭死去了,死的时候没有什么遗言,估计是冠心病一类的,很快就没了气。太子司马炎继承了位置,但是他性格急得很,没等到过年,在当年的年底就急急忙忙地让曹奂让位,还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曹奂把玉玺交到了司马炎的手上,在这一瞬间,曹操的一世辛劳,曹丕的春风得意,明帝的大兴土木,都变成了一场梦,而我们这些人也许会变成千百年以后人们感叹的对象吧。
   让位后的第二天,曹奂这位魏国的末代皇帝就搬出了皇宫,搬到金墉城居住。搬家公司在向卡车上运行李的时候,司马懿的弟弟,太傅司马孚与他辞别,拉着曹奂的手,流泪叹息不能自制,说:“我到死的那一天,仍然是大魏真正的臣子。”在曹毛死的时候,这位司马孚同志也是大流其泪,很多人讽刺他是假装的,其实我觉得这个司马孚老头是个挺让人感到亲切的人物,似乎很象我们身边那些还梦想毛主席时代会回来的老年人。
  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司马炎很宽厚地对待他,曹奂一直健康地活到五十八岁死去。
  曹奂搬走的第二天,司马炎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泰始。
  而这位开国之君刚开始就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他鉴于曹家的天下被轻易地夺走,于是把司马家的兄弟子侄全部封成王,更有甚者,这些王们都被赐予了自己选择封国中的官吏的权利,只有他的弟弟卫将军齐王司马攸不敢自选,全部官吏都请求哥哥晋武帝指派。结果是什么呢,这些王们手里有了人事权,财权,军权,自然是象汉景帝时候一样,最终酿成八王之乱,这八王基本上都是司马炎这时候亲手封的。
   而从司马攸的表现来看,我们只有说,司马昭立太子是错误的,司马攸无疑是胜过司马炎的,我敢肯定他这时就一定觉得哥哥这个措施大大地不对头,就以身做则,想挽救之,谁知却起了反作用,大家越是佩服他,他哥哥就越猜疑,最后活活地把他气死。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1-31 20: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1-30, 23:17:35发表
顺便问一下,

裴注恪别传曰:太子尝嘲恪:“诸葛元逊可食马矢。”恪曰:“原太子食鸡卵。”权曰:“人令卿食马矢,卿使人食鸡卵何也?”恪曰:“所出同耳。”权大笑。

我认为这个“太子”不应该是孙登,很可能是孙和。可见诸葛恪和孙和之间也有不少矛盾,孙权最后废除孙和与诸葛恪是否也有关系?

天公兄所言相反,孙和和孙霸发生内斗时,诸葛恪的态度竟与孙权相左,而与陆逊一致,颇令人费解。支持太子孙和一派的领袖是陆逊,其他骨干分子也多为吴地大族子弟,而诸葛恪深知孙权支持鲁王,但仍站在太子一边,如何理解呢?
   这是因为太子孙和的老婆为诸葛恪之外甥女,和之废黜与否,与恪之个人及家族的兴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他附和陆逊,支持太子和。不仅如此,恪后来主政,还想恢复废太子和的地位。
   《三国志·吴书·孙和传》:“太元二年正月,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四月,权薨,诸葛恪秉政。恪即和妃张之舅也。妃使黄门陈迁之建业上疏中宫,并致问于恪。临去,恪谓迁曰:‘为我达妃,期当使胜他人。’此言颇泄。又恪有徙都意,使治武昌宫,民间或言欲迎和。”诸葛恪是小聪明,想恢复孙和地位这种话怎么能轻易出口,真是自找死路.
   当然,作为一个颇有心计的政治人物,诸葛恪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一斗争中的变数,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又将自己的长子绰安排到鲁王霸党之中,《三国志》恪本传:“恪长子绰,骑都尉,以交关鲁王事,权遣付恪,令更教诲,恪鸩杀之。”恪父子在“二宫构争”中脚踩两只船,最终使其长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表明诸葛恪对此事的态度,主要出于现实的家族利益方面的考虑.
   当然,诸葛恪的个性本来就爱嘲弄别人,开玩笑,如果是孙和开他的玩笑,应该是正常的,因为他本人对此是很无所谓的.也正因为这一点,文化程度不深的孙权非常喜欢他.
   而孙登孙虑两位太子都非常守礼,规矩,不会和他开这个玩笑.
   关于孙和这个人历史上有两个事情描述他,一个是三国志上的,记入了中国围棋年表中.孙和认为,人们应该研究学问,培养自己的才干,学习驾驭车马,练习射箭的本事,这样才能对社会有好处。而下围棋浪费时间,没有实际用处,耗费精力而最终又没什么收获,不能提高修养和建功立业;下棋是个无益的事情,令人担心的是下棋的人有这个“欲念”,如果放弃下棋而做有益的事,为自己建功立业打基础,对于功名和品行是很好的事情!人生中确实需要娱乐,而这个娱乐应该是饮宴、弹琴、书法、射箭和骑马驾车,下围棋不在此列。
   孙和主张做人积极向上这没有错,但他对围棋的看法既片面又偏激。且不说他的论据不足,单就把围棋列于娱乐之外就是错误的看法。莫非那孙和开始下棋很臭,输得太惨,从此害怕下棋,从而产生了偏见?
   孙和最大的错误还在于自己对围棋明显是反对的,却还假惺惺地让手下要进行讨论。 话说中庶子韦曜是孙和的贴身幕僚,此人本来学识不错,写得一手好文章,偏偏热衷于仕途。韦曜揣摸到主子的意图,思索了很长时间,作了一篇《博弈论》,呵呵,可不是美国电影<<美丽心灵>>中那位数学家的博弈论,“系统”地论述了下围棋的无益的方面。 韦曜在文章中引用围棋中的一些具体战术,可以看出他也是懂围棋的,但他把博和弈混为一谈是一错,把围棋中的技艺和做人相提并论又是一错。尽管如此,由于他的文笔好,反对下棋无休无止有些道理,对后世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以至于到今天,仍然有人认为下棋无益。
  再一件事就是关于女人的事,呵呵,女人是半边天嘛,不能少了,孙和当时非常宠爱邓夫人,经常抱她坐在膝上。有一夜,孙和喝醉了,月下舞弄水晶如意,不慎误伤邓夫人,创口在其右脸颊。邓夫人伤心地哭泣不已,创口的鲜血染红了衣衫。孙和一边舔其创伤,一边令太医调药治疗。太医说:如果能搞到白毛水獭 ,便可用那水獭的骨髓,配上美玉、琥珀的碎屑,敷在伤口上,好了就不会有伤痕了。孙和即 下诏,悬赏百金购白毛水獭。富春江有位渔夫说:水獭通人性,察觉有人捕捉它,就会逃进石洞里,很难抓得到。只有獭为争食鲜鱼,相斗而死,才能在洞中得到枯骨。虽然已经没有骨髓 ,仍可用玉和琥珀之粉,喷于伤口,进行治疗。这样虽不能保证无痕,大都是看不出来的。孙和又立命照此泡制。结果,琥珀放得太多,邓夫人伤口痊愈后,脸上还是留下了一抹朱砂色的痕迹。不过,反倒因祸得福。这痕迹竟使她看上去,更加娇妍动人了。后来,帝王的许多姬妾 ,为了得到帝王的宠爱,都用姻脂染红脸颊。
  好象现代的贵重化妆品也有采用此原料制造的,各位女读者可以鉴别是不是真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1 14: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源兄所说的诸葛绪与诸葛亮等有什么关系,原来我也有所怀疑,但至现在为止仍然没有找到任何资料可以证明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八:不怎么样的开国君臣

  司马炎终于实现了他祖父的梦想,如愿以偿当上了一国之君,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司马家几代人欺负人家孤儿寡妇的结果,后来东晋开朝皇帝元帝在听王导说这段历史时,羞愧地抬不起头来,自己也说:“要是这么样的话,我家的天下怎么能久远呢?”
  当然,当年曹操欺负起汉献帝的手段也差不多,真是现世报,来的快,呵呵。
  既然如此,只要是好好地守住江山,与民同治,也不算丢人。可是这位晋武帝开创的晋朝从264年到316年左右,只存在了不到半个世纪,还充满了战乱和饥荒,后来更是导致五胡乱华的局面,究其原因,晋武帝不能摆脱责任。
  他有一个优点,就是度量宽大,能听进去逆耳的话语,比如有一次一个叫刘毅的,是京城的市长,天子脚下的市长,司马炎问他和汉朝的皇帝比,象哪一位?司马炎一定是期待着对方回答说象刘邦或汉武,可这位刘毅老兄竟然说他很桓、灵两帝,呵呵。司马炎吃了一惊,问为什么?刘毅就说了,人家桓、灵卖官,钱入公府,皇上你卖官的钱,都揣进了你自己的腰包,要是从这点来说,你可能还不如人家两个呢。司马炎瞪大了双眼,不过随即哈哈大笑,自找台阶说,桓、灵这两个家伙哪有我强,他们手下不会有象你这样的直臣的。
  但是真正在司马炎面前吃得开的还是奸臣多,比如有的网友总结的奸臣三人行就很贴切,他们是贾充、荀勖、冯忱,贾充就不用多说了,他是司马家的红人,也是司马炎倚重的对象,后来还成了亲家。荀勖在上一篇写钟会时已经写过了,不再多说,也是个很会替自身着想的人物。冯忱呢,是个拍马屁的小人,专门逢迎主子的意思而说话,他和荀勖一起帮助和劝导司马炎把贤王司马攸气得吐血而病死。
  而朝中较为贤明的人物有张华和山涛,张华是位才华横溢、政治水平极高的人物,在他的坚持下,灭吴之战才得以成行,但他却一时糊涂,死于八王之乱,也可以说死于贾南凤这个妇人之手,死前还被刽子手一顿嘲笑,真是一世英名付于流水了。山涛上一篇也讲过了,他是竹林七贤中的一位,和稽康、阮籍尤为要好,世说新语中有他一个趣事,当时他很是夸阮、稽两位,他老婆韩氏就来了兴趣,提出要亲眼看一看这两位。山涛估计是个气管严,就听命摆酒来请两位好友,故意喝到很晚,两位不走了,韩氏偷偷地观察,第二天对山涛说:“你的两位朋友才华、能力都强过你很多,不过你在度量上总算能和他们交上朋友。”山涛笑着说,他们也都说我的气量比较大。呵呵。
  而在一线的军事大员上,比较有名气的当然是羊杜两位了,以后还要一一细说,但是这两位虽然水平人品都是非常的高,却在朝中是被奸臣们重点排斥的对象,他们向晋武帝上的表十有八九都被搁置不闻了,羊祜曾经概叹:“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总的说来,晋武帝不能算一个非常称职的开国皇帝,如果要打分的话,也就是刚刚及格,朋友们你认为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2 10: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九:杂七杂八

  从司马炎称帝后的第二年,即266年到269年秃发树机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几年里的中国基本上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杂事,因此我们就用这一篇来总结概括一下好了。
  孙皓同志仍然是非常昏暴,他又杀了若干忠臣,还派兵攻打交趾,即现在的越南北部地区,结果大败而回。中间还和晋断交,如果不是陆凯劝他,只怕要发兵北伐了。有一次他相信了术士的话,带兵向北进发,大雪封路,士兵们都说如果碰上晋军,就一起投降,孙皓倒也听话,乖乖地撤回去了。
  这时期陆家在东吴非常的兴盛,陆凯当丞相,他是陆抗的族弟,陆抗为镇守外边的大将,而这两个人都很清正忠义。孙皓很讨厌别人看他,大臣们都低着头上殿,只有陆凯直视他。孙皓质问陆凯,陆凯回答说,如果臣子都不认识你的脸长得什么样,一旦有人想做非常之事,只怕谁也不知道,岂不是天下大乱,呵呵,孙皓就只让陆凯一个人直视他的脸,真是奇怪,孙皓为何无脸见人呢?孙皓对陆凯的硬骨头很是头疼,但是慑于他的人望太高,没有动过他。而其他的一些人,有的是顶撞他的忠臣,有的是不小心忤他意的亲信,孙皓都一概下手,毫不留情。陆抗看到这种情况,上了几次书劝他,孙皓理也不理。
   而晋朝在这几年中有什么情况呢?我们归纳一下,
   1:司马炎带头节俭度日,宫中拴牛的青丝绳断了,他命令用青麻代替青丝。
   2:傅玄被设置为谏官,这个人非常刚直,敢于直言,我统计了一下,曾经顶撞过贾充、杨峻(皇上岳父)、羊祜,很多高官见他就头疼。这个傅玄和弟弟还是当时文学界的二傅。
   3:荆州刺史胡烈打败了东吴的一次小攻势。
   4:裴秀制造地图,他是中国地图之父,形成了一套很系统的制图理论,是我们国家的骄傲。虽然他的本行是做官,他推荐了司马炎作太子,並力劝伐吴。他的族弟裴楷作了吏部郎,当年钟会看到裴楷和王戎时说,裴楷明达,王戎简要,都是合适的人选。
   5:晋武帝下了主席令,给全国公务员普涨一级工资。
   6: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被逼作一《陈情表》,人以文名,此篇文章极尽人子尽孝的情意,非常感人,晋武帝看得也是两眼含泪,李密如果不是写了这篇文章,也就寂寂无闻了。
   情况基本上就是这些了,稍带写一下裴家的事,裴秀和裴楷都是山西闻喜宰相村的人,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就是河东闻喜裴氏家族。这个世族的发祥地,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在上下两千余年间,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郡守以下不计其数。还多次与皇室联姻,出过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
   名剧《白蛇传》里的法海,是唐初政治家、书法家裴休的儿子。历史上的法海,本来是正面人物,可明清小说出世后,法海便成为反面人物了,这也算是一奇。
   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了三条,即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附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荫袭95人。由联姻、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这无疑是促成裴氏人物显露头角的优越条件,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裴柏村至今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几乎家家门楼上都有“耕读传家”的大字,初中以下没有不上学的孩子。改革开放以来,村里考上大学的有30多人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2 11: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十:少数民族问题出现

  大家都知道五胡乱华的事情,但是起因在哪里呢?
  当年邓艾和姜维对峙时,为了和姜维争取少数民族的支持,他将鲜卑、羯、氏、羌、匈奴等族迁入现在的甘肃陕西一带,也就是当时的雍州凉州一带,这个时间最早好象在公元251年左右的时间,后来邓艾也觉得有点不妥,上书想把这些少数民族迁走,以免有什么不测,但上面没有答应他。于是从这些民族中产生了刘渊创建了前赵,产生了石勒,建立了后赵,产生了符坚,建立了前秦,产生了姚苌,建立了后秦,鲜卑呢,就出现了秃发树机能,不过他没能立国,鲜卑族真正立国的是慕容和拓拨家族,他们建立了前燕和北魏,我们现在说的是秃发这一支鲜卑,虽然他这一支远没有慕容那一支的事迹有趣和浪漫,我在《三家传奇》中写了一部分这个慕容家的事,这个时候,慕容家的鲜卑还势力太小。
  大家知道,鲜卑当时分成好几家族,有宇文、段、慕容,还有这个秃发,这个秃发是什么意思呢?原来秃发树机能生出来的时候,是自己个从被子里钻出来的,鲜卑语言里被子叫秃发,所以就以秃发为姓了。史书上将这一支鲜卑起名叫河西鲜卑,与辽东的慕容等族分开。
  晋朝对这些少数民族压迫是很严厉的,不但服兵役,还要缴纳苛捐杂税,这也是少数民族为什么要闹事的原因,公正地说,如果政治清明,这个问题基本不会形成大的动乱,而且就是形成了,也不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比如,这些民族从邓艾那时起,这么多年没有什么事,却到了晋朝立国开始闹事,这证明晋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是有很大问题的。后来张华主政的时候,氏族首领齐万年闹事,张华在派人去的时候再三交代,一定要杀了压迫少数民族的祸首孙秀,也就是后来害得美眉绿珠跳楼的那位,结果孙秀找人求情,竟然得以不死,结果周处反倒被害死,周处除了三害却被人祸所害,原因是人事安排不合理,可见晋朝的内部管理问题非常大。后来周处死后,他的儿子等对东晋非常不感冒,闹了很大的事,使晋元帝和王导十分头疼。
   而晋朝为了控制少数民族地区的事态发展,专门做出了一个很大的决定,从雍凉二州中分出了一个新州,叫秦州,大致在现在的甘肃和青海省一部分,成立了一套领导班子,人选是胡烈,即当年灭蜀时参加包围姜维的一支军队的头,在钟会想反叛时他也带头杀了钟会和姜维。这时他在荆州当刺史,在任上还是做了一些好事,史载胡烈为荆州刺史,有惠化,补缺堤,民赖其利。
   为什么要他去呢?一是他在这些地方打过仗,比较熟悉情况;二是他在少数民族地区名气还行,挺勇猛。但是朝中有一位叫大司马陈骞的,对司马炎说:“胡烈、牵弘皆勇而无谋,强于自用,非绥边之材也,将为国耻。”司马炎不听,结果后来悔之晚矣。
  胡烈离开荆州刺史的位置,接他班的是谁呢?大家都很熟悉,羊祜。原来司马炎这时候已经有了灭吴之心,羊祜是他的亲戚,又是一流的大将,正好从此开始为灭吴作准备。
  胡烈同志上任后,大刀阔斧地烧了几把火,我估计都烧的不是地方,因为此时秃发树机能的乱事还不大,如果采取合适的安抚措施,与少数民族为善,应该是没有什么事的,可以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是朝廷选人上的错误。结果当然很不好,胡烈到任的第二年,就被秃发树机能在万斛堆这个地方打败了,胡烈本人也一命归西,为晋国捐躯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3 08: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江东一笑:好象是张政,而不是张震,这是杜预的奇计.
回司马:傅玄的诗俺没看过,文学史上的评价似乎不是很高,不过人品是很棒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4 17: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收复交州是孙皓执政中的唯一一个胜利战役,而且还是先大败而归,后来派两路兵才打下来,下面就要说到.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4 18: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十一:交州的事
  交州即是现在的越南北宁省仙游东,可见越南北部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地盘,当年毛主席一声令下,咱们自己都吃不饱,却一下子花几百个亿去支援这小越南,没想到竟然养了个白眼狼,想起来就生气.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孙皓残酷镇压交州倒也没什么不对,不过从根本上来说,政策仍然是根源的问题。从史料上来看,东吴的税是很重的,这一点可以从著名的走马楼竹简上看到,当年孙权在位的时候,大臣们很多上书要求降低税率,孙权的批示是:现在要打杖,不能降税。后来孙皓当政,很长时间没打什么仗,可是孙皓是个昏暴之君,没有降低税费。而交州这些少数民族的地方压迫就更大了,从史料的统计上来看,这个地方只有一任长官是很廉洁爱民的,得到当地土人的尊敬和想念,这一任也是陆家的人,其他的都是非暴即贪。
  孙休快死的时候,交州就开始了动乱,吴国交州刺史刘俊、大都督则、将军顾容前后三次攻打趾,都因交趾太守杨稷的抵抗而失败了。郁林、九真两地都归附于杨稷。杨稷派将军毛炅、董元攻打合浦,在古城交战,大破吴兵,杀死刘俊、则,剩下的散兵逃回了合浦。这是268年的事,第二年,孙皓就下了决心,派出了大兵,兵分二路,直扑交州而去,一直打了二年才最终打了下来,进行了野蛮的屠杀。但是好景不长,杜预后来带兵灭吴,交州等地不战而降,呵呵,该是谁的还是谁的,但是现在属于越南了,不知道以后会属于谁,沧海桑田,我们无法猜测。
   上一篇有点冤枉邓艾,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是个大趋势,邓艾所内迁的只是几万人而已。三个国家为了争夺中原,在中原形成胶卷状态后,暂时谁也不能轻易动兵,就各自向边远地带进行开发,所以说三国是少数民族的开发时期,而且后来的五胡乱华,也是这时候打下的底子,所以说把五胡乱华的责任都推给晋朝也是不对的,历史总是有他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要找责任人的话,我看姜维、诸葛亮、曹操等都跑不了干系的。不过后来石勒把责任都算在王衍头上,我看也有点冤枉人家,呵呵,这是后话。
   这个时候慕容廆,就是后来慕容家的第一代英雄,打下前燕基础的老爷子出生了,他是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的爷爷,后来和匈奴汉国的创始人刘渊是同学,同被派到洛阳留学兼当人质,被张华同时看中,刘渊还被推荐去平秃发树机能之乱,可惜有大臣说非汉族人不可信用而罢。其实刘渊如果不是碰到八王之乱,看到晋朝内部如此不堪一击的话,他的最高信念也不过是争取在晋朝能立个功名,当个大官,给子孙留个富贵罢了。
   还漏个事,就是晋武帝立傻瓜太子的事情,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而且这也与三国灭吴有点偏题,值得一说的是,这父子俩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都是靠“枪手”帮忙才当上的太子,当年司马炎在司马昭考察他时,让心腹羊琇替他答卷子,傻瓜太子呢,由他的一个宫人帮忙,后来写得太好了,还改的很粗糙才让武司马炎过目,竟然瞒过了司马炎。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4 18: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loyani于2005-02-04, 18:43:24发表
喜欢嘲笑挖苦人只能说明诸葛恪不太讲究礼法规矩,孙权出身寒门并不等于他文化不高,不然,也不会有吕蒙读书的典故出现了。

老兄说的很对:
当年,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及蒋钦说:“你们二位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应当读书以益己。”吕蒙回答:“军营中事务繁多,恐怕没有时间再读书。”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我只是要你广泛地涉猎历史而已。你说事务繁多,比得上我吗?我年轻时读遍《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独不读《易》。自任吴王以来,我又读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诸家兵书,自以为得益非浅。像你们二位,悟性强,学必得之,怎能不读书呢?应当立即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说过:‘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汉光武帝刘秀在处理兵务间隙,还手不释卷。魏武帝曹操也自谓老而好学。卿为什么独独不自勉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4 19: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loyani于2005-02-04, 18:58:03发表
我觉得司马炎还算是比较聪明的一个皇帝,不会昏庸到在这件事上被“骗过”的程度,他本身对立太子一事也费了很多的脑筋,犹豫了相当长时间。因为立谁不立谁,都将牵涉到一大批人的利益,确实很难下决心。

最后我们都知道,拥立惠帝的一派获得了胜利。这应该是几个政治利益集团长期激烈斗争之后的结果,不能说成是“靠宫人写答案骗过老皇帝”这么简单。

而且说老实话,从日后嵇侍中血和被毒杀等事来看,惠帝的智力并不是特别低。

非也,非也,晋武帝很犹豫是真,但是他为什么要立这个傻瓜太子,二个原因:
   1:史书上有的猜测是因为傻瓜太子的儿子很聪明,很得他的欢心,所以武帝想以后孙子当上皇帝该多么好,就立了这个太子,但他没想到,这个孙子不是贾南凤所生,有什么保证呢?而且正是由于贾南凤杀了这个孙子导致八王之乱的第二个阶段的开始。
   2:招福的文章中说得很清楚,是后宫的事情,具体可看她的文章吧。
   几个政治集团的说法,并不贴切,当时反对立这个太子的并没有形成什么集团,象孙和孙霸明显形成两派的现象并不存在,只是反对而已,反对的只是一些老臣,比如卫瓘、和峤等,也只是婉转地暗示而已。卫瓘趁醉说这个凳子可惜,后来竟被贾南凤报复杀了九个人。
  这也是一家之言,呵呵,大家讨论交流吧。
  司马炎是个很聪明的皇帝,而且很有能力,问题是当皇帝不是当哥们,要的是制度,我们可以说,司马炎是个依靠个人魅力或者说是人治的典型,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靠临时变通,个人魅力去摆平,这样的国家在他死后很快就乱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4 22: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十二:羊与陆上任

  这一回我们终于看到两位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国士的人物登场了,情况是这样的:
   269年二月,晋廷任命尚书左仆射羊祜统领荆州诸项军事,镇守襄阳;
  270年四月,吴国左大司马施绩去世。任命镇军大将军陆抗统领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各地的军事,治所设在乐乡。
  那么这两位后三国的高手,所统辖的地区都是双方国家的命门要害之地,这二位朋友上任后都做了什么呢?
  先说羊祜:
  1:羊祜对远近百姓都安抚关切,在江、汉地区深得人心。他与吴人开诚布公讲信用,投降的吴人想离开,都听从他们的心愿。
  2:羊祜裁减守边、巡逻的士兵,让他们开垦了八百多顷农田。他刚到那里的时候,军队的粮食不足以维持百日,等到了后期,已经有了够吃的十年的粮。
  3:羊祜在军中,时常穿着轻暖的裘皮衣服,衣带宽松,不披挂铠甲。他居住的地方,侍卫也不过十几人。
  陆抗呢:
  1:陆抗因吴主处理政事多有过失,上疏说:“我听说在恩德均等的情况下,人多的一方可以战胜人少的一方;我国人们所倚仗的,只不过以长江、高山这些天险为疆界,这是守卫国土中不足为凭的小事,并不是有才智的人首先要考虑的。我每当想到此,半夜里抚摸枕头睡不着,面对饭菜忘记了进食。我恭敬地陈述于时势合宜的十七条,使您能够听到。”吴主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2: 吴人都恨怨归罪奸臣何定,而吴主却认为他忠诚殷勤,赐予他列侯的爵位。陆抗上疏说:“小人不明事理,见识浅薄,即使让他竭心尽力,也还是不能够胜任其职,更何况他一向专心于邪恶,爱与憎在他的心中都是颠倒的呢!”吴主不听从陆抗的话。
  呵呵,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羊祜虽然在晋朝中央上层被奸臣排斥,但有一个比较能干的皇帝支持他,所以呢羊祜可以把心思大部分用在工作上;而陆抗呢,有一位极其昏暴的孙皓在上面,所以他的心思都用在向皇帝进忠言上了。
  从这种情况来看,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陆抗的水平高于羊祜呢?因为没有皇帝支持的情况下,陆抗在西陵之战中仍然使羊祜没能占任何便宜嘛。当然不对,这两位朋友绝对是一个水平层次的,长江毕竟是一个比较好守的地方,只要政治清明,简直是固若金汤一般,后来羊祜在陆抗病死后上书要求马上伐吴时说,如果孙皓不幸死去,吴国更立贤君,我朝就是派千军万马也是无济于事了,这也充分说明了在古代,在局部冲突中,守比攻要易得多。
  关于这两位高手的精彩对决,我在三家传奇中写得很详细了,以后写到的时候就粘贴算了,各位不要说俺懒。
  而吴国从周瑜开始,鲁肃、吕蒙、陆逊、陆抗,代代有名将,而且还都是儒雅之士,江南毕竟是江南,水土真是养人哟。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5 14: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能得蓝纱枫兄如此关爱,很是惶恐.锦官城门吏这个官真是不错啊,什么时候到成都旅游是不是能免一张门票,呵呵.
鲁肃我认为是名将,很多网友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各有各的看法,倒也无伤大雅.吕蒙开始当然不雅,后来不是很雅了吗?连鲁肃都为之惊讶,说不是吴下阿蒙了嘛.写此贴的目的就是开辟一个让大家讨论历史的一个平台和载体,现在目的部分达到了,很是高兴.此三国论坛人气不如炎黄,各位网友共同努力,把人气顶上去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5 16: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锦官城门吏于2005-02-05, 14:56:43发表
禀SLQ先生,小吏是廖化泡MM专用马甲,有时喝醉酒,忘了换用户名,就跑来这里说话,有不敬之处,还请多包涵。成都城不收门票了。五一驴子游,先生如能参加,小吏愿为前驱,可以免收导游费^_^

老兄何必客气,不过月白风清我怎么找之不到,而且我是三无人员,一无装备,二无经验,三无时间,如何能有幸跟上驴队的脚步呢?望先生教我.
蓝纱枫兄的回贴真是让人精神猛一振,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5 17: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好,抛一砖而引如此多之玉,意料之外哟.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5 23: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原来大家争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怎么样的人物才能算是名将,呵呵,这个标准就烦劳蓝兄和大便兄以及肃杀兄制订吧.我呢,还是接着写这篇小文章吧.
  十三:树机能的麻烦

  这个时候并不是羊祜和陆抗显示水平的时间,我们可以把当时的晋朝分成二个战线,一条是西线,就是少数民族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的反乱;二是东线,即是灭吴这条战线。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两条战线是同时结束的,而且东线打响后一个月西线也告胜利,是很理想的。羊祜和陆抗刚进入各自的角色后,西线战役正式打响,当然是晋朝大败。
  胡烈是个勇猛有余,治理地方很不足的人物,史书上记载他和牵弘二人果失羌戎之和,兵败身没,征讨连年,仅而能定。我们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点什么问题呢?
  1:两人在执行少数民族政策上非常失败,是失和。
  2:证明以前邓艾在的时候,对少数民族是不错的,所以没有失和。
  3:晋朝制订的民族政策实在是不怎么高明。
  这样,胡烈被一战而灭,具体经过三国志上没有,看别的书上来说好象秃发树机能故意三战三败,胡烈兴高采烈一直追下去,结果就被人家包了包子,呵呵。
  消息传来,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的扶风王司马亮,派遗将军刘旗去救援胡烈,刘观望不前,司马亮获罪被贬为平西将军。刘应当被斩首,司马亮上书说:“部署调度的罪过,是由我而出的,请求宽免刘死罪。”晋武帝下诏说:“假如罪过不在刘,那就应当有承罪之人。”于是免去司马亮的官职。呵呵,这个司马炎在这个问题上就显示出没有水平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好的制度,有些最基本的制度竟然还因为亲戚的关系不能施行,国家的前景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时候杜预同志出场了,石鉴被任命接替司马亮的职务,统领秦州各项军事,讨伐秃发树机能。秃发树机能兵力强盛,石鉴派秦州刺史杜预出兵攻打他。杜预认为,敌人乘胜士气正盛,马又肥壮,而官军匮乏,应当集中力量运输草料和粮食,等到春天再出兵进讨。石鉴上奏杜预延误了军用物资的征集调拨,用囚车把他押送到廷尉,以免去侯爵赎罪。后来石鉴征讨秃发树机能,最终也未能取胜。人们都很服气杜预的军事水平,而杜预和石鉴在这之前就有过不和,所以石鉴是公报私仇,杜预公对公,让石鉴反倒丢了一个大脸,两人都被免了官,不过石鉴随即被任命为豫州刺史,杜预呢,以散候身份当了一段秘书后,升任为财政部长。
  后来这个石鉴虚报军功,就是本来斩获了五百个首级却虚报说是六百个,这个事被杜预揭发了,向司马炎告了一状,司马炎一看,采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办法,两人全部免了官,石鉴被赶回老家种地去了,也算是活该,杜预呢,被免去了财政部长的职务,不过很快又官复原职了。他就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羊祜死推荐他为止,这中间他修桥、制订历法、做一种复杂失传已久的祭祀用品、救灾等等,当然还有利用八小时之外研究左传,导致大家对他如此广泛的才能表示惊异敬佩,于是乎为他赢得了“杜武库”的美名,意思是称赞他博学多通,就象武器库一样,无所不有。
  更大的麻烦在后头,第二年,北地胡人进犯金城,凉州刺史牵弘去征讨。内地各族胡人都叛乱,众多的胡人和秃发树机能一同在青山包围了牵弘,牵弘兵败而死。这是秃发树机能杀的第二位刺史,消息传来,大家都感到很是棘手,于是乎就引出了影响整个西晋甚至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件大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6 08: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看来国士二字又要引起争论,呵呵,我的认为是国士就是指品德高洁,水平杰出的人物,而羊陆二人应该符合这个条件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08: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loyani于2005-02-06, 9:51:56发表
德行高洁是必须的(主要是必须符合忠义这两个字),至于水平是否杰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羊陆二人谈不上国士,只能说是谋略出众素质很高的将领。

这两位朋友还不够忠义吗?
羊祜为国家灭吴之事费尽心思,替国家推荐和储备了杜预和王浚两位灭吴的重要角色,一直在前线与陆抗对抗到病倒任上。
而陆抗以一人之力独抗晋国之大军,不惧昏暴之孙皓连连上书,最后病死任上,死之前还上遗书要求朝廷一定要重视西陵建平这两个战略制高点,死后其三个儿子为国捐躯,这还不叫忠义,老兄你也别太苛求古人了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16: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没想到这篇文章引起这么大的争论,始料不及也。

十四:奸臣之计
  当初,大司马陈骞对晋武帝说:“胡烈、牵弘都勇而无谋,固执,自以为是,并不是安抚边地的人材,他们终将造成国家耻辱。”当时牵弘任扬州刺史,时常不顺从陈骞的命令,晋武帝认为陈骞是与牵弘不和才对他进行诽谤。于是征召牵弘,牵弘来到,不久又任命为凉州刺史。陈骞暗自叹息,认为必然失败。胡、牵两人果然丧失了与羌戎和睦的关系,兵败身死。连年出兵征讨,仅能维持表面安定,晋武帝于是后悔没听陈骞的话。
  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从司马昭时就受到宠信而当权,晋武帝能成为太子,贾充起了很大作用,所以他更加受到晋武帝宠爱。贾充为人虚伪谄媚,他与太尉、行太子太傅荀恺,侍中、中书监荀勖,越骑校尉、安平人冯忱相互结为党羽,朝野上下都憎恨他们。
  晋武帝询问侍中裴楷当今朝政的得失,裴楷回答说:“陛下受命于天,之所以德惠还未能与尧、舜相比,只因为朝廷中还有贾充之徒而已。应当召引任用天下德才兼备的人一同弘扬为政之道,不应当让天下人看到您以个人偏爱用人。”
  侍中任恺,庾纯都与贾充不和,贾充想免除任恺担任的亲近君王的职务,就向晋武帝推荐任恺,说任恺忠诚可靠,应当在东宫任职,晋武帝便让任恺担任太子少傅,而他所担任的侍中职务不变。这时,秃发树机能又杀了牵弘,晋武帝为此而忧虑。任恺说:“应当派一位有威望、有智谋才略、身居要职的大臣去安抚。”晋武帝问:“谁可以担当此任?”任恺乘机推荐贾充,庾纯也推举他。司马炎一听大喜,于是在七月二十日,晋武帝命贾充统领秦、凉州各军事,他的侍中、车骑将军职务依旧。贾充对此很忧虑。看到此处,你我是不是都有一种兴灾乐祸的偷笑呢?
  可是贾充虽然能得象猴,这次却也没有主意,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十一月,贾充将要赴镇守之任,公卿大臣们在夕阳亭为他饯行。贾充悄悄问
      荀勖有没有什么计谋,荀勖说:“您身为宰相,却被一人所控制,难道不让人小看吗?但是此次之行,推辞掉实在很困难,只有和太子结亲,才可以不用推辞外出之任而自然地留下来。”贾说:“那么谁可以去表达我的意愿呢?”荀勖说:“请让我去说吧。”于是他就对冯忱说:“贾公要是出远门话,我们都会失去权势,太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来,何不劝说武帝纳娶贾公的女儿?”冯也赞同这个主意。
  当初,晋武帝将要纳卫瓘的女儿做太子之妃,贾充的妻子郭槐贿赂了杨皇后身边的人,让杨皇后劝说武帝请求纳娶贾充的女儿。晋武帝说:“卫公的女儿有五可,贾公的女儿有五不可:卫氏种族优秀而且儿子多,容貌美好而且身材修长,皮肤白洁。贾氏传统妒嫉而且少子女,容貌丑陋,身材矮小,皮肤黑。”你还别说,司马炎的见识确实是高人一等,卫瓘能生下卫玠这样玉润的孙子,他女儿肯定也绝对是大美人。
  但杨皇后坚持为贾氏请求武帝,荀、荀勖、冯都称赞贾充的女儿极其美丽,而且德才兼备,晋武帝于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留下贾充仍然担任旧职。贾充喜不自胜。我们只能说,晋武帝是个宽宏大量、耳朵根子极软的主。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17: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十五:愚蠢的女人

  如果想说贾南凤的话,就要先说杨氏,也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
  据说杨氏的老妈生下她之后就死了,由舅妈喂养成人,人长的漂亮,温婉灵秀的样子,还有看相的说她将来会大福大贵,这话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到司马昭的耳朵里了,于是就让杨氏作了儿媳。
  司马炎跟她的夫妻感情很好,可惜的是,杨氏生的第一个儿子,两岁就死了,后来又生了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患有小儿痴呆症的司马衷。自己的孩子再傻也是宝,所以杨氏一心想让儿子继承老爸的天下。
  杨氏这个愚蠢的女人就开始了各方面部署了,先是老把自己的表妹赵氏往宫里叫,说是聊天解闷,当着司马炎的面,也不避讳,估计赵氏早就被授意过了,跟司马炎眉来眼去的,杨氏顺势就做了好人,成全了他们,赵氏成了赵夫人,于是司马炎耳朵边就有了两张嘴,成天的劝他要立傻儿子为太子,还辅以“立嫡以长”之类的狗屁祖训,天长日久的,司马衷就被立了太子了。
    接下来杨氏这个愚蠢的女人,又干了第二件对不起祖宗的蠢事,就是为太子选妃。贾充有四个女儿,前两个是前妻所生,长得都不错,但都已经出嫁了,后两个是第二个老婆生的,老三贾南凤,又黑又矮又胖,都说很丑,老四贾午,长得比较清秀一些,而且也小巧一些,她也有一段著名的故事(韩涛偷香)。
   太子要找对象,贾充就精心策划,不断让人在杨氏那里吹风,说贾家的女儿德才兼备云云,说的杨氏蠢蠢欲动,临到司马炎做主的时候,原本他也是听说贾南风其丑无比的,经不得杨氏的枕边风,再加上另一个家伙(当然是早就跟贾充商量好的的奸臣三人行),把贾家的女儿说的天花乱坠,于是司马炎又一次犯了糊涂,同意了选贾南凤。
   太子大婚之后,才发现错已经铸成,无可挽回,但是傻子跟丑女似乎对眼对上了,相处得还不错,谁也不亏,才作罢。   
   杨氏临死前还担心儿子的前途,害怕司马炎立了别人做皇后,对自己儿子不利,于是临终前,求司马炎娶自己叔叔的女儿做皇后,后来司马炎还真这么做了,看来对原配还是感情挺深的,杨氏由此保住了自己儿子的前途。但是这个愚蠢的女人不会想到她推荐的新皇后虽然温婉贤淑,知书达礼,却后来被贾南风整的很惨。
  贾南凤是一个集狠毒、无知、愚昧、淫荡于一身的女人,和孙权的大女儿鲁班公主真是一时瑜亮,不分上下,无论在乱政还是私生活上都是一塌糊涂,不过在私生活上贾南凤更是开放。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20: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十六:一位老者的离去

  太子选定贾南凤后,第二年二月就举行了婚礼,当然肯定是最高规格的,估计是在五星级魏都大酒店举行的.
   太子选定贾南凤的第二个月,刘阿斗在洛阳离开了人世,在地下见到刘备时不知会有什么事发生。
  与之同时,东吴老将丁奉也病死。
  太子大婚的同一个月,司马孚这位令人尊敬的老者也离开了人世,死的时候九十三岁,史书记载:安平献王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司马孚禀性忠诚谨慎,宣帝执政时,司马孚时常自我退让、谦抑。以后每逢帝王废立之际,司马孚都不曾参与谋划。景、文二帝因司马孚属于长辈,也不敢强迫他。到晋武帝即位,对司马孚礼遇格外格厚重、尊贵。元旦朝见群臣,晋武武帝让司马孚乘轿子上殿,晋武帝在阶迎接拜见。司马孚坐下后,晋武帝亲捧上酒杯,为司马孚祝寿,就像普通家中的礼节。晋武帝每次向司马孚行拜礼,司马孚就跪下制止他。司马孚虽然被尊重恩宠,却并不以此为荣耀,常常面有忧虑之色。
   临终,留下遗言说:“魏朝的忠贞不移的人士、河内人司马孚,字叔达,不像伊尹,不像周公,不像伯夷,不像柳下惠,但是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应当穿上平时的衣服,用朴素的棺材装殓。”晋武帝下令,赐予司马孚专供王公贵族所用的棺木东园温明秘器。各项事宜的施行,全都按照汉代东平献王的先例。司马孚的家属仍遵照司马孚的遗意,凡是朝廷所供给的器具物品,一概不使用。
  司马孚终于实现了他对曹奂所说过的诺言,一直到死,他都以魏国忠臣的身份自许,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里唯一显得不怎么合群的身影,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夏天来了,旅游胜地九寨沟的必经之地有一个白马藏羌自治区,我去年去九寨旅游的时候在这个地方停留了一会,原因是大巴需要加油,加油站正对着这个白马自治区的大门,很是漂亮。据导游介绍里面有国宝大熊猫出没,是个自然与人文双重保护区。
  而在三国时期,这个地方叫汶山白马胡人聚集区,汶山这个名字现在还在使用,四川西部几乎大半个都是阿坝州的地盘,人口稀少,地形险峻,现在正在大规模的开发旅游资源,大家可以赶紧趁开发滥之前赶去看一眼,著名的当然不用多说,有九寨,黄龙,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向西呢,是若尔盖,红原,花湖等精彩景点,再向西就是甘孜州的地盘了,也是有很多精彩的旅游圣地,今年我计划去一趟。
  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下一回我们就要说到这个地方的平乱事件,从而导致一位大将王睿出场。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23: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十七:人才的层次

  夏季,汶山白马胡欺凌、掠夺各民族,益州刺史皇甫晏要去征讨。典学从事、蜀郡人何旅谏阻说:“胡夷互相残杀,本来是他们平时的本性,并没有造成大的祸患。现在是盛夏时节,如果出兵,将遇到雨季,必然要发生疾病、瘟疫,应当等到秋、冬季节再谋划这件事。”皇甫晏不听。
  一个胡人名叫康木子烧香的说(这个名字真是酷),军队出去必打败仗。皇甫晏认为他给众人泄气,扰乱军心,就杀了他。军队行进到观孤时,牙门张弘等人因为汶山道路险要难行,又害怕胡人,就趁夜里叛乱,杀死皇甫晏。张弘于是诬陷皇甫晏,说:“皇甫晏领着我们共同谋反。”首级传送到京成。
   皇甫晏的主簿蜀郡人何攀,因母亲去世正在守丧,听到这个消息,便到洛阳去证明皇甫晏没有造反。张弘等人放纵兵士抢劫掠夺财物。广汉主簿李毅对太守、弘农人王浚说:“皇甫侯是读书人出身,他有什么可图的而要造反?况且广汉与成都贴近,但却统属于梁州,这其中缘由就是朝廷要以梁州来制约益州的咽喉要害,正为了防范今日的突发事故。如今益州发生动乱,便是本郡的忧患。张弘小子,众人都不屑与其为伍,应当立刻去讨伐,不要失去机会。”王浚还要先向上请示,李毅说:“杀了主人的贼子,罪恶尤其大,应当不受常规限制,还有什么可请示的?”于是王浚便发兵讨伐张弘。晋武帝下诏,任命王浚为益州刺史。王浚攻打张弘,将他杀死,并灭三族。晋朝封王浚为关内侯。
  看来王浚也是听部下才成的功,成功人士应该都具有这个优点,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当年,王浚曾是羊祜的参军,羊祜深知王浚为人。羊祜的侄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为人志向大,好奢侈,不可让他专权,应当有控制他的办法。”羊祜说:“王浚很有才能,足以达到目的,完全可以用他。”
  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羊祜的水平和见识胸襟是非常高的,这就牵涉到一个人才的层次问题,比如我们成立一个部门,是不可能让很多一样优秀的人才集中到这个部门的,因为这样的话不好找带头的人,而没有一个头目来领导的话,这个部门即使全部都是专家,也无济于事。比如有三个选择,一个是一头狮子带一群羊,一个是一头狮子带一群狮子,一个是一头羊带一群狮子,我们当然选择第一种,那么羊祜能够带住王浚,也敢用这个人,如果让羊祜的侄子来当王浚的上级就麻烦了,肯定会不和,导致坏事。   
  随后,王浚又升迁为车骑从事中郎。王浚在益州,明显地树立自己的威望和信用,蛮夷大都投奔依附他;不久,王浚又升迁为大司农。这个大司农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是中央的大员。
  可是当时,晋武帝与羊祜秘密谋划讨伐吴国,羊祜认为攻打吴国,应当凭借上游地势,就秘密上书晋武帝,请求留下王浚还让他担任益州刺史,派他去治理水军。别忙着让他到中央去当什么农业部长,于是司马炎不久又授予王浚龙骧将军职,掌管益州、梁州各项军事。
  我们只有说,灭吴之功真是应该算到羊祜的头上去,杜预也是羊祜临死前向司马炎推荐的,难怪司马炎灭吴后,流着泪思念羊祜。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23: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十八:制船

  司马炎又下了命令,让王浚解散屯田军,大量建造战船。问题是屯田军只有五百人左右,能造个什么东东,造个泸沽湖上的小船有什么用,开发旅游倒行。
  别驾何攀认为,应当召集各郡士兵,凑足一万多人造船,年终就能完成任务。不过这可是违反规定的事情。
  于是王浚想先向上报告请示,何攀说:“朝廷突然听到要召集一万名兵士的消息,肯定不会同意。不如先自做主张马上去办,假如被拒绝,工程人力已定局,其趋势已不能阻止了。”两人都是傻大胆,王浚听从了何攀的话,命令何攀掌管制造战船及所需用具、兵器。于是制做大战船,船身长度为一百二十步,能容纳二千余人,用木头造成楼,筑起望敌军的高台,四面开出可以进出的门,船上可以骑着马往来奔跑。
  我估计这种船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第一流的大船,可惜没用作征服世界,却用来内战了,可见中国人爱窝内斗的毛病不是现在才有的,是老传统了。呵呵。
  不出所料,这种调集各郡兵马的行动很快就有了反应,王浚虽然接受了朝廷的命令招募兵员,但是他却没有虎符。广汉太守、郭煌人张学就拘捕了王浚的从事而上报。晋武帝召回张学,责备他说:“你为什么不秘密禀告却直接就收捕了他的从事?”张学回答说:“蜀汉之地极其僻远,当年刘备就曾以此地割据。立时收捕了他的,我还觉得这是轻的呢!”晋武帝称赞了他。呵呵,我告诉各位,在过去有皇帝的岁月里想得皇帝欢心很容易,只要为他的位置着想,不为百姓着想那就保准能升官发财,当然现在这个皇帝换成各级领导了。
   不仅如此,当时造般厂砍削下的木片,遮盖了江面,顺江水而下,吴国建平太守、吴郡人吾彦,拿着顺江流而下的木片禀报吴主说:“晋国必然有攻吴的计划,应当增加建平的兵力,以堵住要害地区。”吴主不听,吾彦没办法,就用铁锁横拦江面,阻断江上通路。这个建平就是现在重庆的巫山县,大家去三峡旅游可以坐在船上能看到这个县,我去三峡时曾经在这个县住过一晚,县城很小,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建平当时也是吴国防守的重点之一。
  以前看黄仁宇的历史系列,他对王浚的评价是:这是一位做事大刀阔斧的将军。呵呵,其实看来他所做出的决定基本上都是部下的主意。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8 15: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十九 经典的较量之第一回合

  孙秀是孙皓的堂弟,孙皓如此残暴,孙秀在他的封地本来就不自安,整日担心吊胆.后来孙皓面前的红人何定竟然带五千兵来他的地盘附近打猎,孙秀不知是打猎,以为大难要临头了,于是当即立断,夜里带着妻子儿女及亲兵几百人来投奔晋朝。晋国很是喜欢,为鼓励后来的人,十二月,晋朝授予孙秀票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官职,封为会稽公,这一年是贾南凤被选为太子妃的上一年。
  贾南凤正式嫁给太子半年后,孙皓征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步阐世代居住在西陵,突然被召,自以为是因公事失职,而且害怕有人进了谗言。呵呵,孙皓杀忠臣杀得人人自危,真是自作孽,不可活。这位步阐也是当即立断,接到圣旨的第二个月,就占据西陵城投降晋国,派侄子到洛阳去当人质,可惜他应该向人家孙秀学习,一口气跑了就是了嘛。晋朝大喜,诏令任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兼任交州牧,封步阐为宜都公。
  西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市南,扼着长江的咽喉,是东吴的致命要害,孙皓如此之昏,真是少见。这个地方和上游的建平,即现在的重庆巫山县是东吴二大战略防御要害,巫山县扼守着巫峡地段,西陵不用说,扼守着西陵峡,是必经之地。
  对于西陵的重要性,陆家父子都有着惊人一致的精辟见解,陆逊曾上疏孙权:“ 西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一郡之地,荆州可忧”其子陆抗亦认为:“西陵、建平(今重庆市巫山县),国之藩表,即处下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
  晋国当然也是对此志在必夺的,于是双方就在这个地方展开了精彩的对决。
  晋国派的是谁呢?自然是羊祜,吴国当然是陆抗先生了。这两位绝世高手开始了第一回合的较量。
  偷偷懒,把我以前写的三家传奇拿来粘贴一下子,呵呵,大过年的,俺的敬业精神也够可以的了,各位不要有什么意见。
  十月陆抗闻讯,急遣部将进围西陵(即西陵之战)。晋武帝则命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接应步阐,命车骑将军羊祜(正主出台)率步兵5万进攻江陵(今属湖北),令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进攻建平以救援步阐。
      陆抗为避免腹背受敌,命吴西陵各军自赤谿至故市(今湖北宜昌)构筑高墙,内用以围困步阐,外则抵御晋援军,却不急于攻打西陵城。吴军昼夜筑围,异常辛苦,诸将都说:“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陆抗回答说:“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意思是以前是俺一手修的,俺还不知道自己的厉害,陆抗够自信,俺服了he)。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但他为服众心,又命部将试攻西陵,果然受挫,于是将士们大眼瞪小眼,无话可说,全体屁股朝天努力去构筑工事。
    当初,江陵平坦广宽,道路通畅。陆抗任命江陵督张咸作大堰以阻水,用以水淹敌军。羊祜却乘机欲用船运粮草往江陵,并扬言要破坏堰坝,以救步阐。陆抗却下命令毁坏堰坝,阻断晋军水上粮道,而诸将却不解,以至屡谏不听。羊祜闻堰坝已毁,只得改用车运粮,延时费力,致主力不能速进。看到此处,发现老羊先生是典型的面善心里猴,不是老实头,谁知道碰上个陆抗这个不吃真实的谎言的主,结果拖了好长时间才到西陵,陆抗已是以逸待劳,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晋军大败and惨败,羊祜各军亦各自撤兵,此战后羊先生还被降级使用了。陆抗转回头攻克西陵,俘杀步阐及其部属数十人,皆诛三族,其余胁从者数万皆赦之。
      此战,陆抗指挥若定,先打破晋军分进合击之势,用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围城打援,终于击败晋军,攻克西陵。陆抗入城后,修治城围,然后东还乐乡。陆抗虽立大功,却“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是不是太得意说不出话来了,呵呵,俺就有这个毛病)。因功加拜都护。
      第一回合就这样以陆抗先生的完胜结束了,总结起来,两位对手斗智斗勇,由于羊祜的客观条件不如陆,而且估计有轻敌思想的作用,所以我仍然认为不算真正的较量.随后在总结时,羊祜也对众将说:"汝众人小觑陆抗耶?此人足智多谋,日前吴主命之攻拔西陵,斩了步阐及其将士数十人,吾救之无及。此人为将,我等只可自守;候其内有变,方可图取。若不审时势而轻进,此取败之道也。”众将连称yes sir不已。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13: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808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