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项羽最终不肯渡乌江?, 《史记。项羽本纪》的一处矛盾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3-30 20: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放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羽即使渡江,恐怕也不能扭转败亡的局面了。在乌江边上的项羽,其实已经丧失了所有的军事资本,无非是一个孤家寡人,穷途末路了。

刘邦对项羽采取的是穷追政策,项羽即使到江东,汉军必然追杀而至。以江东一隅之地,以短时间内拼凑的军队,无法抗天下之兵。项王大势已去,最终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3-31 09: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atan 于 2006-3-30 23:14 发表
楼上严重了,江东当时并不姓刘,且项羽并不是最后一个势力。
北面的匈奴,南面的南越都尚未稳住。且韩彭英辈也是不稳定因素。
所以,卷土重来未可知。
至于为什么不过江东,大可不必探究这么清楚。

南越的赵佗是自守之贼,不会卷入中原战事。匈奴此时还未对汉地构成威胁。刘邦此时待韩、英、彭几王甚厚,刘邦集团现在的主要对手就是项羽,在未灭西楚之前,还不会分裂。

垓下一役,刘邦是宜将剩勇追残寇,汉军全军出动,紧追不舍,死死咬住不放,是不会给项王翻本的时间与机会的。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6-3-31 10:3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6-4-4 12: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公瑾与广成子都说得不错。

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刘邦属于大器晚成的英雄,深知自己的成功来之不易,故行事老辣,不留隐患。从他除韩信诛彭越就可以看出,刘邦善于将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中。

项羽若想效法勾践故事,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效法勾践只能是英名已毁,性命也亡,死的只能会更惨。韩信、彭越尚不能免一死,更何况项羽呢?

但是我还是赞成项羽渡江的,虽然军事上恢复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但是只要是有一丝希望,也应该试一试,生死存亡有时只在忽微之间。匹夫临难,尚且求生,更何况英雄呢?

项羽自视极高,得意时衣锦还乡,失意时无颜见家乡父老。对他而言,死到没什莫,受不了那份屈辱。项王只能伸不能屈,自此英雄不愿生,他的悲剧乃性格使然。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6-4-4 12:4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5 20: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1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