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一个关于北宋政治经济斗争的问题, ~菜鸟提问~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5-29 18: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现在有一种不正确的观点,就是认为北宋灭亡,祸端是王安石变法。

我觉得这个结论很不客观。持续了四十余年的变法与北宋王朝的灭亡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不能因此让王安石承担变法失败的所有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变法的深化,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发生了某种偏离。“为天下理财”变成了为“为天子理财”“富国”变成了“富官”而强兵成为了一句空谈。

王安石变法在经济上还是成功的(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得到了缓解),在政治上基本上失败了。朝廷陷于严重的党争,社会精英阶层分裂,并形成了对抗。宋朝政府在推进变法的过程中,将自身利益扩大化,压迫公众利益,与民争利,取利太甚。

北宋王朝最后的二十年,是将变法事业推向顶峰的二十年。原有的价值观受到了颠覆,政府争利,百姓趋利,社会混乱,一盘散沙。其情景就象王船山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拥离散之心以挡大变”以至于金兵南侵,州县莫不溃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5-29 2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觉得应该把王安石变法和蔡京等人的变法区分对待。

这场持续了四十年的变法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差,也就是蔡京变法逐渐脱离了王安石变法的本意,安石之法本意惠国,蔡京之法其意惠奸。安石变法,富国的目的是为了强兵(当然效果有限)蔡京之法,追求丰、亨、豫、大,目的是为了腐化。我们不能因为变法失败了,给北宋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就去怀疑当初变法者的变法初衷。

我不认为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是奸邪之人,即使蔡京与他有一定的裙带关系,但是蔡京执政与安石无关,另外对蔡京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安石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他是有错误的。他的错误以前由于某种原因,鲜有提及,但是现在看来,重新审视王安石变法的错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5-31 14: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品味出王江宁的清高与傲气。王安石将自己比作孤梅,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百花落尽独芳研。
当然了,有才华的人,可以高傲,但是过分了,就变成了孤芳自赏了。
 
王江宁不仅孤芳自赏,而且还有一些偏执,我觉得司马光给他下的评语很贴切“介甫无他,但执拗耳”我觉得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有一部分是来源于他自己的性格。王江宁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与持不同政见者良好沟通的能力。也可以说王安石不屑于这样去作。王安石对待反对派,更倾向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轻者辱骂,重者上奏天子,将他撵出朝廷。司马光写信婉劝王安石,安石对待司马光三千字的来信,潦草的用了几百字的《答司马谏议书》敷衍。
对老朋友司马光尚如此,对待下级与百姓的一些非议,就可想而知了。

总体来看,王安石是一个实干家,与大多数改革家一样,王江宁不喜欢辩论。不要辩论,不要争论,要去干。王安石对北宋中期极贫积弱的局面,很焦急,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享受着朝廷优厚的待遇,而碌碌无为,很愤恨。正想他自己所言的,他要辅佐神宗当大有为之君,自己要成为大有为之臣,这是王安石终身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大有舍我其谁之慨。但是改革不要争论,不要辩论,成不成?理智告诉我们不成,不争论不辩论就会走弯路,就会付出极高的代价,一味的压制反对意见不是好办法。改革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关系国计民生,怎可不争论?怎可不慎重?变法派为所欲为,胡改乱改,那还了得吗,这不是祸国乱政吗?

所以,变法过程中,争论辩论很重要,争论不只是扰乱思想,同时也能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争论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改革者怎样趋利避害的去利用了。

王江宁对待反对派打压,只能使政见之争,最终演变为意气之争。安石的门徒蔡京继承变法遗志,更使君子之争,演变为小人之争。知识分子的意气之争最可怕,大有拉帮结伙,群起攻之,不共戴天之势。王安石常苦于变法,无才可用,殊不知许多本来可以团结利用的人才,恰恰让他自己的偏执之气,给得罪了。一般来说,控制诱导不明真相的愚民比较容易,要想完全控制持不同政见的精英,不太容易。这般人,常嘴服心不服,一有机会就会跳出来反戈一击,足可让大业付之东流。所以,政治打击与精神压制同等重要,后来,徽宗与蔡京之流就是用这套手段,把反对派暂时制服了。

总体来看,王江宁是一个有理想,而无手段的改革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5-31 23: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王安石变法之前,怎麽没有争论?

大官僚文彦博是如何劝阻宋神宗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反对派司马光是如何与王安石辩论的?太后是如何给宋神宗施加压力的?王安石搞变法,在当时不是没有争论,而是争论的太厉害了。王安石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与反对派去争论,所以才使用打压手段。

楼上的朋友,你要弄清楚历史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2 19: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28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