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不值一提的所谓战国名将[都来看看吧]: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9 23: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23:07:44发表
没有这么比的,我还说楠木正成厉害呢,源义经更勇猛呢   

岛津在最后以五百军舰强攻,虽然是惨胜,但依然将中国和朝鲜主将双双击毙,不能有损其能力,况且岛津也不仅仅是依靠水战得名的。加藤绰号建筑工人,政治也很清明,但行军打仗只能说是日本那个时代的准一流,九鬼更是只有水战能发挥实力的将领,并且从来都是小规模作战,打打朝鲜除李以外的人还成,不是李的对手。

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也阵亡了,但是能证明敌将的优秀吗?
名将的评定标准是看他的排兵布阵和整体战略战术指挥,而不是看是否能杀对方将领,否则,击杀了对方将领的狙击手是否应该算名将?显然不合逻辑。


PS:无意参加你们的日本历史争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0 00: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4-01-20, 0:08:28发表
嗨,当我没说吧,否则捕头又要动手了~

活活~

咳咳,各位,当个节度使拿了这么百把块的卖身钱不容易,辩论么,大伙也别伤了和气……

      

另外,悲风也需要注意语气的运用,多尊重别人点。

好了,废话就到这里,大家继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00: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谓名将并不是在每次战斗结束以后还活着,而是能够指挥军队按照自己制定的战略战术获得战场上甚至战略上的胜利,即使自己阵亡,但是军队能够按照既定的策略继续作战从而获得胜利,也无损于名将英明。而将领活着,军队却溃败的,绝对不能算是功绩。例如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的海战中被维尔纳夫率领的法西联合舰队的狙击手杀死,他死亡的时候,海战仍然在继续,但是英国舰队最终的他在战前制定的计划指引下获得了胜利,这仍然表示纳尔逊比维尔纳夫更优秀。


PS:你们继续,我不懂日本战国历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00: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外,老广,您在辩论中措辞还是比较理性点的好,辩论本来就是很针对性的东西,您才学渊博众所周知,但是对于辩论也不必太动肝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00: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543年,葡萄牙人把扳机击发式火绳枪传到了日本,这种火枪是滑膛枪,前膛装药,有效射击距离50至80公尺。由于士兵在进行前膛装药,准备射击时,须分成六个步骤,相当繁琐,既费时又不能采取隐蔽的姿式,枪管口径过大,枪身长且重,射距短,射击精度差,士兵在立姿举枪射击时,有时还须用一个支撑杆把枪托起来,因此,还不是十分理想的火枪,但是,它必境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新式武器。日本人在对待这种新式武器的新生事物问题上,表现出了求新,求变的强烈革新愿望。他们并不墨守成规,保残守缺,而是积极引进,把火枪拆开来研究,然后进行仿制,改进。最后,制成了日本人自己的扳机击发式火绳枪。自1543年起,一些日本的小诸候国就开始使用这种西式火枪。三十二年后,1575年,丰臣秀吉下令在他统帅的日本正规军队中组建火枪部队,从此,西式火绳枪兵便成为日本军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兵种,其数量甚至曾一度达到占丰臣秀吉所统帅的日本陆军正规军的的百分之九十。有了这种新式武器,丰臣秀吉的“以武力统一全日本”的政治野心如愿以偿,很快就打垮了他的众多内战宿敌。一些在日本内战中战败的诸候 残部拿着这种火枪侵扰中国的东南沿海各省,打得中国明朝的沿海地方驻军难以抵挡。日本的新式火枪使中国的明朝军队的刀剑招架不住,这也是为什麽明朝的“倭患”难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当时的明军仍不能从武器劣势中觉醒,明军将领们在总结失利的原因时,还是归于败在“不敌倭刀”。

    扳机击发式火绳枪传到中国的时间比日本早100多年。早在15世纪初,扳机击发式火绳枪就传入了中国。可是180年后,到了16世末的1592年日本的丰成秀吉,在灭亡日本的60多个诸候小国,统一全日本后,吃惊地发现,中国明朝派去援朝抗日的将领李如松所统帅的中国军队,仍然尚未全面装备新式扳机击发式火绳枪,更没有大规模的专门的新式火绳枪部队。与侵朝日军相比,明军步兵火力处于极大的劣势。因此,丰臣秀吉极轻视援朝的明军。在这以后,日本不再对中国『言语必和, 礼意必笃,毋生嫌疑, 毋为诡激』(中国唐朝时日本大化天皇告诫其使者语,史称东夷貌柔顺),从此日本不再对中国“貌柔顺”。 丰臣秀吉命令日军小西行长部2万火枪兵以新式火枪与李部对攻,由于武器的优劣悬殊太大,李如松所部多次在平壤以及蔚山,泅川城下被日军的强大火枪的火力所战败,直至战争结束时,明军仍未能在陆战中战胜日军,而是靠以扳机击发式火绳枪武装的朝鲜水师李舜臣部的“龟船”将日军水师大部歼灭,迫使丰臣秀吉下令撤军。而且到六十年后明朝灭亡时,中国明朝政府军队仅有一支人数很少的“神机营”,只是象征性地使用扳机击发式火绳枪,而没有在军事意义上大规模地使用之,导至,以骑兵呈凶的清军轻易地战胜了明军。

丰臣秀吉侵朝纪实---历史上的第二次中日战争(第一次是唐朝刘仁轨击败倭奴军)

    在中国的中学历史课本书中,唯一提到丰臣秀吉这个名字的是在讲日军侵朝的一段。说“当时的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为了实现称霸亚洲的野心,在1592年出兵侵朝,在中朝人民的联合打击之下惨败,结果丰臣秀吉郁闷而死,日军大败而归。”还画了大大的李舜臣的头像和龟船(原文记不清了,大致是这么说的)。在某些教参里还有如下注释:丰臣秀吉作为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谋,是一个历史罪人;作为战争的战败者,他又是一个无能的败将,在亚洲历史上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云云。

  事实上,当时的战局远非“在联合打击之下惨败”一句可以轻轻带过,至于评论秀吉为“无能败将”则更不能令人信服。本着真实治史的原则,有必要简略介绍一下这次中、日、朝三国这次大冲突的过程,顺便为习惯了窝里斗的战国名将们在东亚地区来个横向比较,看看和当时的中、朝将领相比,究竟如何。

  日本侵朝,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四世纪,大和政权就在朝鲜半岛的任那地区建立了殖民地,甚至倭五王时期还曾先后向当时中国南北朝的宋遣使,要求封为朝鲜和日本的总督。日本在朝鲜的势力时进时退,最盛时曾一度打到平壤附近。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日本孤悬海外,要向大陆发展,唯有从朝鲜一途。所以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固有其野心的关系,但传统的因素也不小。

  早在征讨毛利的时候,秀吉就写信给信长说待到大军平定本州后就要进发九州,然后图朝鲜以窥大明。在征服高野寺以后,在给一柳末安的信中也说“日本国之事自不待言,尚欲号令唐国。”甚至他还曾委托传教士购买两艘欧洲战舰。1590年在写给朝鲜李王的信中更为露骨地地表示“予入大明之日,将士卒临军营,则弥可修邻盟也,予无愿也,只显佳名于三国。”

  当时的朝鲜为李氏王朝所统治,正陷入东人党和西人党之争,象李舜臣这样的干才都被压制在基层。而明朝正是明神宗在位的万历年间,由三四十年前收拾倭寇都费劲的情形来看,军队也强大不到那里去。秀吉对情况知道的很清楚,这导致他的野心开始膨胀,意图建立“三国为一”的大帝国。

   1591年在征服了奥羽的诸大名后,秀吉就着手准备开战。虽然黑田如水考虑到国内的形势,反对征朝。但此时的秀吉醉心于“显佳名于三国”的美梦,结果如水的提案遭到无视,征朝的计划还是启动了。他首先在肥前修筑了名护屋城,作为侵朝日军的总指挥部,由他亲自坐镇。然后他把关白之职交给了那个日后的杀生关白秀次以备不测。在将领和军队的配备方面,秀吉共调动了五十万人,其中三十万用于作战,十五万人是先遣队。先遣队分为八个军,宇喜多秀家为总司令官,小西行长率第一军,加藤清正率第二军,黑田长政率第三军,同时还有九鬼嘉隆的四万水军和七百艘舰船。另外还有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衫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正宗统帅的十万人马驻在名护屋做为预备队。一时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可以说是日本当时的最豪华阵容。而在战略上,日军采用的是德川家康的提案,确定了“陆海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的战法;以水军保证陆军的战略物资供应,陆军分三路齐头并进,一举占领朝鲜。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秀吉于1592年4月正式开始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1592年四月(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明万历二十年,日文禄元年),日军的先遣部队渡过对马海峡,于4月13日在釜山登陆,战争正式开始。这一年是壬辰年,所以朝鲜称此役为壬辰卫国战争,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则叫文禄、庆长之役(日本在庆长2年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小西行长首先在釜山登陆成功后,加藤清正率后续部队继续登陆,庆尚道的朝鲜水军则彻底被九鬼嘉隆所败,右水使元均竟自焚船舰,根本无法配合陆军阻止敌人登陆。结果小西行长轻而易举地拿下了东莱城。然后整个先遣队按照计划分成三路:小西行长猛进密阳,直指忠州;加藤清正则攻打彦阳、蔚山,企图在忠州同小西行长会师,进而直逼京城(汉城)。黑田长政则越过秋风岭北上,以策应友军。于此同时,日军水军则攻占了庆尚、全罗、忠清等道的沿岸地区。

  对此朝鲜大惊失色,不过也只能大惊失色而已。政府所做的,只是任命柳成龙为都体察使,指挥诸路军队。派李锰、申碰为巡边使去阻击日军。可怜的是,李锰到尚州拼了老命也只募到了几百人,在小西行长的猛攻之下,溃不成军。而申碰所率的陆军主力,则在忠州达川摆下背水阵,要与加藤清正一决死战。在4月27日双方大战一天,不分胜负,加藤清正趁夜以三百人偷袭了申碰的大营,随后大军掩杀过来,结果朝军一退再退,总算勉强撤回到了忠州城,此时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已经会师,以大军团开始强攻忠州,日军娴熟的攻城技巧令朝军防不胜防,第二天就被攻破了城池,申碰战死。忠州一失,汉城实际上已经没有防御力了,宣祖皇帝带着大臣连忙逃到开城。日军随后而到,于5月3日攻占了汉城,此时距日军登陆仅仅过了二十天。据说天皇还特别做诗给秀吉以表庆祝。

  同陆军的接连胜利相反,日本水军却是连连受挫,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全罗道的水军节度使李舜臣。此人弓马娴熟,精通兵法,尤其水战方面更是不世出的天才。。4月20日,他就调动全道的水军赶往庆尚道去重新编组被击溃了的庆尚水军。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出海做游击战,以便寻找有利时机。5月7日,在玉埔海面突然袭击了停泊在这的日军50艘舰艇,共击沉了26艘,其后在追击到永登浦时又破坏了5艘。紧接着李舜臣第二天在赤珍浦偷袭了日军的补给船队,又击沉13艘。结果使得秀吉“水陆并进”的企图失败,陆军的补给开始出现危机。而朝鲜水军方面却仅仅一人轻伤而已,这种战果令戎马一生的秀吉也无话可说。

  5月29日,李舜臣的舰队开到泅川附近的露梁海面,遇到了龟井兹矩率领的12艘日舰。龟井因为惧怕李舜臣的威名,弃船登山,在陆地上摆开半月长蛇阵。适逢退潮,对朝鲜水军不利。于是朝鲜水军假装撤退,等到日军前来追讨之际,突然全舰队反转,以龟船强大的火力一举歼灭大部分敌军。之后舰队继续向东前进,于6月2日在唐浦港追上了正在劫掠发泄的龟井兹矩。李舜臣借龟船的高机动力先行击沉龟井的指挥舰,然后向敌人两翼包抄,从四面攻击已经失去指挥的日水军。是役龟井战死,21艘楼船被灭。随后6月5日和6月7日又连破日军的补给舰队。至此秀吉的主力舰队·黑岛舰队被催毁,制海权完全掌握在了朝鲜手中。

  而此时的日本陆军在占领京城后兵分两路:小西行长过开城向平安道进发,加藤清正攻打咸镜道,直抵中朝交界的会宁,这时朝廷宣祖已经逃到了义州。结果釜山登陆不到两个月,陆军就已经控制了除平壤以北,全罗道沿海外的全部朝鲜半岛。要不是水军惨败,补给缺乏,无法扩大战线,恐怕朝鲜不等中国出兵就已经灭亡了。

  这个时候,一向不大爱理藩邦事务的明朝也坐不住了,以前江浙的倭寇就已经令朝廷伤透了脑筋,现在若再纵容日本侵吞朝鲜,那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明朝于6月2日命令辽东抚镇发精兵两万援助朝鲜。6月15日先锋戴朝弃、史儒率部渡过鸭绿江,6月16 日进驻朝鲜李王所在的义州。6月21日副总兵祖承训、游击王守官带大部队也进入朝鲜。

  为了及时补给陆军给养,九鬼嘉隆又派出了三路舰队侵朝,同李舜臣舰队在闲山岛前展开决战。闲山岛水深,利于朝军,一开始朝军就利用小规模攻势诱使日军进入包围圈中,待日军全部进入后,隐藏在闲山岛北的朝军主力立刻摆开了鹤翼阵,同时从正面和侧面击溃了日军。击破了59艘敌舰、数千日军,史称闲山岛大捷。这是被写入马汉《海权论》里的著名战例。之后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灭敌残余部队。

  受此役鼓舞,7月17日拂晓,中日两国军队终于开始发生冲突。祖承训认为日军“蛮夷野人,安能于天朝大军抗衡哉?”,轻率地调动全部兵力进攻平壤。当时连续降雨,道路泥泞,以骑兵为主的明兵很难施展威力。当冲入好象是空城的平壤时,立刻遭到了小西行长部的伏击。日军的火枪队发挥了极大的威力,戴朝弃、史儒当场身亡,其余兵将更是死伤惨重。祖承训一天之内退到大定江,然后撤回国内。平壤攻防战使本来对明朝尚有一定戒心的秀吉再无提防之意,立即派岛津义弘增兵朝鲜,企图从陆地支援小西、加藤、黑田部。

  出乎秀吉意料,因为以加藤清正为首的日军在朝鲜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使得朝鲜人恨极日军,各地义军蜂拥而起,甚至连和尚都组成僧兵(不是日本那种职业僧兵)来抵抗日军,逐渐代替官兵形成抗日的主力。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使日军陆地的补给线也不稳定,而且还要分掉不少兵力来镇压骚乱,于是秀吉不得不打消了立刻进军义州的计划。

  另一方面,明朝10月17日任命李如松为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提督(喘一口气),大规模援助朝鲜。李如松4万3千大军于1593年1月3日进驻肃川,第二次平壤攻防战宣布开始。

  1月6日,明军包围平壤,李如松竖起一面大白旗,上书“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次日总攻开始。小西行长占有地利,退缩在练光亭的土窟中用火枪不断射击,而李如松则凭借数量优势强攻,同时以火攻对抗。双方均伤亡惨重,连李如松坐骑都中弹而死。最后明军疲劳过度,被迫撤退。但小西行长同样筋疲力尽,无力再战。当晚李如松写信给他说“以我兵力,足以将你歼灭。但不忍多杀人命,姑为退舍,开你先路”,小西行长回信说“俺情愿退兵,请不要半路拦截。”然后他连夜率残兵跨过冰封的大同江,向南逃去。李如松如约撤去半路埋伏的李锰,另派兵从后面追杀,又歼灭六百余人。一共消灭了1646名日军、生擒5名,明军伤亡为796人。

  2月19日,明军进驻开城。加藤清正此时已经将其屠掠一空,焚城南逃。2月27日,李如松领两千人在汉城附近的碧蹄馆同日军发生遭遇战,幸亏大将杨元赶来救援,才退回开城。当时京城日军有4万多人,是日军的精锐部队,绝对数就比朝中联军要多。李如松决定先确保开城一线,一边等国内新增援兵,一边整顿朝中联军。明兵部尚书还主张和谈,而另一方面秀吉得知己军受挫,粮饷不足,疾病流行,也打算撤兵。双方不谋而和,虽然朝鲜国王极力要求复仇,但明朝还是决定和谈。

  3月22日,明使沈唯敬前往龙山同宇喜多秀家谈判,议定日军4月19日退出京城,明军随即进驻。5月2日,侵朝的日军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带。秀吉不甘心就此失败,遂一方面在庆尚、全罗道修了18座城堡,一方面运用外交手腕,派小西如安前往北京递交日本的和谈条件,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打打停停的“和谈”时期。

  鉴于日军可能不会再有大的军事活动,明军大半在1593年八月回到国内,只留下一万人驻守朝鲜。李舜臣被朝廷任命为三道水军节度使,实际上就是海军的总司令官,整饬军队,建造战船。而秀吉也不断地利用谈判时间补充兵力,运送武器给养,以备再战。

  明、日的谈判一直持续到了1596年9月,仍然处于僵局状态。秀吉认为日军已经有能力再战了,但首先他要设法除掉李舜臣。1597年1月,小西行长用秀吉的计策,派人在汉城散布谣言,陷害李舜臣,结果李舜臣被捕入狱,被押送到京城。

  得知反间计成功后,秀吉立刻于2月21日再度调动14万陆军和数万水军侵朝。从动员到集结就绪共花费5个月时间,在7月准备完毕。明朝因日本毁约大为震怒,也调动了川、陕、浙、蓟、辽的陆军和福建、吴凇的水军,再度援朝。

  7月7日,九鬼嘉隆要一雪前耻,一举重创元均为首的朝鲜水军,又配合陆军水陆夹击漆川岛的朝鲜水军,朝军几乎全军覆没,日军控制了制海权。8月1日,1万4千日军三路进攻全罗道,正好赶上明军进驻全罗、忠清。大将杨元率3000人守卫南原,但寡不敌众,两千七百余人战死,杨元负伤。

  8月19日,明军除守卫稷山外全线退至汉城,日军占领了全罗道全部地区。李舜臣重新被任命为三道水军节度使,但此时他手中只有12艘船和120名士兵而已。于是李舜臣整顿了残余部队,在碧波亭水域悄悄准备恢复实力。9月7日黑田长政10,000人分攻稷城和舒川,被明将解生打败。这时明将邢玠和麻贵统兵四万和朝鲜权粟元帅会师,组成中朝联军,大举南进。秀吉情知不妙,加上李舜臣又在鸣梁海峡以少胜多,大败日水军,所以日军连忙战略后撤,令加藤清正守蔚山、小西行长守顺天、岛津义弘守泅川,形成沿海要点的守备态势。

  联军经过侦察,决定先进攻只有两万人的蔚山。12月23日午夜,明军三路直捣蔚山,李如松交战后佯退,会同友军消灭了五百余日军。正在监督西生浦的加藤清正连忙返回蔚山,亲自守城。明军连续四天猛烈强攻,仍旧没有攻下城池,期间加藤清正也难以支撑,就送信给明军乞求讲和,被拒绝。双方僵持之时,西生浦1万3千多日军赶来增援。1598年2月9日,明军屡攻不下,被迫撤退,途中还被追袭,死伤3千多人。

  蔚山战役后,双方都调整了战略。秀吉眼见反攻无望,只得继续确保防线,在朝鲜南部站稳之后再蚕食朝鲜。而明军虽经蔚山惨败,但主力未损,而且国内又派陈遴和邓子龙的水军前来助阵。所以明军开始同时进攻三座要塞:蔚山、泅川、粟林。同时明水军和李舜臣的联合舰队控制了南朝鲜海的控制权,切断了日军的退路。这时候在朝日军只有6万人,而中朝联军则有11万之众,明显占有优势。

  8月18日,征战一生的丰臣秀吉因为朝鲜战争的失利,羞愤积郁,终于在伏见城死去。临死前遗命退兵。这对朝鲜的日军无疑是雪上加霜。小西行长进退不能,再次提出和谈,并再度遭拒,只能坚守城堡,等待援军。

  9月20日,中朝联军水陆并进,向小西行长驻守的顺天进攻,同时明军还袭击了晋州。一直到10月2日,顺天仍未被攻破,而袭击晋州的明军已经占领晋州,以近3万人的强大兵力攻打泅川。本来战况顺利,但不料明军火药库突然爆炸,结果全军大乱,又遭日军追击,伤亡高达8千多人。

  到了11月,日军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小西行长再次准备厚礼送至李舜臣营中,希望和谈,还是遭到拒绝。绝望的小西行长向岛津义弘求救,岛津于是集结近5百艘船,企图冲破联军防线,打通回国的通路。在露梁海面,与陈遴、李舜臣的水军展开最后一次大规模水战。战斗中李舜臣、邓子龙先后战死(中学历史课本的那一段),但岛津的舰队也被歼灭了二百多艘。

  12月上旬,日军全线后撤,幸亏日本国内派兵救援,方屈守一隅,直到三百年后,才再度侵吞朝鲜。联军因为李舜臣之死而变得迟钝,日军终于大部分勉强撤回了日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01: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无可否认,明军不论在指挥艺术上还是将领的能力上,都是不如流的水准,而日军刚刚结束了国内战争,以百战精锐投入到朝鲜,并且有优秀的将领指挥。

综观整个战局,中朝联军除了李瞬臣的水军指挥完全压倒日军以外,其他的将领则是作战艰难,日军的失败在于整个战略从全局上就被压倒了,根本不够资格和明军交战,根本就是后继无力,即使在战争初期就能一鼓作气占领全朝鲜也只不过是将战争多拖几年而已。

战略压倒战术,丰臣根本就不应该入侵朝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01:2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21, 1:16:01发表
人心所向。。。。。。补给无忧。。。。
气流,你要有这些优势再打不赢仗,估计会被千万人笑了      



QUOTE:
数量上的优势。。。。。

给出数据,这段历史我不熟。

QUOTE:
装备精良。。。。。。士气高昂。。。。。。

后者不论,前者给出资料。

QUOTE:
对方营中瘟疫。。。。。

何时,何病,造成的损失……资料引来。

QUOTE:
处于守备形势。。。。。。。。

明军守备??如何收复朝鲜??说反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01: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21, 1:23:31发表
还是守备状态,战役不是侵略日本,而是收复朝鲜,性质摆在那里  

你在开玩笑吧,收复朝鲜就叫守备状态??那抗日战争后期的反攻是不是应该叫全面防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01: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明朝的火绳枪

 
  明朝开始使用火绳枪的时间和日本差不多,都应是16世纪早期,明朝应比日本更早从葡萄牙引进这种武器。但日本由于处于战国时代这一特殊时代环境,因此自1534年引进火绳枪后,便迅速推广。由于战争的需要,火绳枪在日本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因此实际上日本的铁炮制造技术后来居上,16世纪后期便迅速超越了西方。因此当时的日本军队的装备和战术,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就是西方国家也鲜有匹敌。(但后来,日本幕府为防止西方国家可能的入侵,竟搞了个“闭关锁国”,是不是很傻!)

  中国虽然引进较早,但是没有迅速发展。直到当时不断掳掠沿海的倭寇用上了火绳枪,明朝军队才开始批量装备以之对抗。当时正值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对火绳枪的威力评价很高,认为这是杀敌最有效的兵器。但当时中国冶炼技术有问题,枪管制造的合格率低,发射时经常炸膛,明军批量订造的火绳枪有时甚至多数不堪使用。戚继光对此也是非常遗憾的。这就是明军火器装备并不很多的主要原因。戚继光所发明的“鸳鸯阵”事实上就是一种冷兵器的步兵战术,同时还发明的一种竹制的怪兵器(名称忘了),用途是克制日本刀的。所有这些措施,实际只是针对明军武器装备不足的补救办法。

  但当时戚继光等名将对火器的战术使用也作了很深的研究,可见中国对火器并非不重视。

  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实际上明朝的火器装备大大落后于日本,根本没有象日军那样成纵队的大规模使用火绳枪,即使应用过类似战术,规模也远远不及日本,多数的使用方式大概类似现今的狙击手。所以说作者所说的“丰臣秀吉的火枪队在明朝人手一杆的火枪下象小儿科”是没有根据的。要不,李如松指挥的攻克平壤的战役,也不会在日军密集的火器下,胜的那么艰苦了!(因此我认为李如松实在可称为名将)

明军火力优势??看不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01: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21, 1:25:29发表

QUOTE:
原帖由捕风捉影于2004-01-21, 1:23:04发表
[quote]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21, 1:16:01发表
人心所向。。。。。。补给无忧。。。。
气流,你要有这些优势再打不赢仗,估计会被千万人笑了      

给出数据,这段历史我不熟。



后者不论,前者给出资料。


何时,何病,造成的损失……资料引来。


明军守备??如何收复朝鲜??说反了吧……

你把你引的那个资料最后一段你去掉的评价看一下就知道了,你引的就是我曾经引的资料 [/quote]
哪有瘟疫啊……帮我找找??
还有士气??
明军在哪个地方守备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02:3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曰红夷。长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0由此观之,红夷炮身管长度达、’二丈余’’

威力大啊,也只是打洞而已。明白吗?

QUOTE:
红夷炮重至三千斤

野战野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11: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1数量上的优势。。。。。2人心所向。。。。。。3补给无忧。。。。

这些都不否认。

QUOTE:
4装备精良。。。。。。

日军装备也不见得不精良了,双方各有优势,这个不能作为主要原因。

QUOTE:
5士气高昂。。。。。。

怀疑,姑且也就算。

QUOTE:
6对方营中瘟疫。。。。。

在前一次停战以后,日军休整数年以后再战,这个应该不能作为重点了。

QUOTE:
7战略上处于守备形势。。。。。。。。

在战略上,明军在朝鲜一直是战略进攻。

QUOTE:
8丰臣病死

丰臣死不死日军都是败局已定,好比当年罗斯福逝世德日照样要投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13:3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我举出五个例子来证明,您一个也举不出来

前面的我说的例子还少了?那我干吗一直和你争论该死的火炮啊?

QUOTE:
我相信有人还是要坚强的相信部队中出现疾病后不会损失战斗力

什么病这么严重过了几年还没有好??十级肺痨???我说的是第二次在开战,日军经过几年的休整之后,不应该在存在这种问题了。

QUOTE:
战略上?  你不是去打日本,是和朝鲜联合抗日啊,大哥

我知道不是打日本,是和朝鲜联合抗日,可是日军占据了朝鲜大部分地域,朝鲜守不住了然后求中国参战,中国入朝的目的是为了将日本赶出去,一直采取的是战略进攻的态势,小……弟,多看看战略书。

QUOTE:
说的真轻松,小西是丰臣的宠臣,如果知道此事士气跌落的相信不是一星半点

那丰臣不死,朝鲜就能守的住?海军被歼,陆军大败,别说丰臣不死,就算信长复生、信玄再世也没的救了。

数量上比别人多,本来就是中国作战的一贯特色,去打仗当然是率领大军做完全准备的好,难道每仗都要以少胜多?以多打少,集中优势兵力,本来就是用兵正道,没什么羞愧的。

人心所向那也是当然,日军残暴,当然不得人心,谁叫他首先就至自己于不利来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作战的基本守则,没有很好的后勤供应,绝对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这是基本的知识,切断对手的后勤补给供应这是很自然和经常运用的战法,谁叫日本后勤失败来着。


PS:我现在用捕风捉影的名字说话,不知道算不算用官衔压人,或者在自己版面撒酒疯……  如果是的话,麻烦你还是帮我想个万全的办法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19: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那44年盟军的法国之役和苏军的十次打击算是战略上处于守备形势还是进攻形势呢?

德军占领法国,盟军登陆攻击驻法德军帮助法国复国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认为是战略进攻
日军占领超限,明军出兵攻击驻朝日军帮助朝鲜复国——同样的事情换了个国家就变成战略守备了??逻辑很好么  。


别人问的是这个例子应该算战略守备还是战略进攻?你回答

QUOTE:
2请问你是在打入法西斯国家还是在帮助反法西斯国家收复失地呢?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这算是什么答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19: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21, 19:51:44发表
这又不是我说的,是气流说的。

打别人土地可和收复自己土地或帮别人收复土地不一样,难度要加几倍

你看又没有正面回答不是?

别人问的是这种情况是属于你认为的“战略守备”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20:1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广成子兄,您所用语气希望能够有所改进,谢谢。您的帖子被删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20: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问题:   别人问的是这种情况是属于你认为的“战略守备”吗?


答案:

QUOTE:
打别人土地可和收复自己土地或帮别人收复土地不一样,难度要加几倍

这个问答可精妙的很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20: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你被人连续人身攻击了十次,且在版主对此事不但置之不理而且还帮助对方消灭罪证编辑删除帖子的情况下还能冷静回答这位版主的疑问吗?

我把帖子编辑掉吧,你老人家说我毁灭证据,要是不编辑掉呢,你老人家说我不闻不问。

别的论坛要不要警告我不知道,但是我从来没有使用过很严厉的语气警告别人,这是我的风格,暂时还不想因为阁下改变。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8 19: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989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