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ZT笑傲江湖的意义 原作者:三山钓鳌客
性别:男-离线 WHITESHIP

★★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4210
编号 170977
注册 2007-6-3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3-3-6 0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忍住呕吐读完了。
拜托,金庸50年代就去香港了,哪里有闲心去接受残酷的文革压迫?
他的武侠世界一直是残酷蛮荒的古代社会,没空隐射什么大陆局势。
在残酷的现实中超脱出来的浪漫主义才是金庸作品最值得称道的地方。笑傲江湖这部小说的韵味就在于那股我行我素、放荡不羁的侠义大气。

QUOTE:
毋庸置疑,笑傲江湖是一本沉重的武侠小说,真正读懂的人,在掩卷沉思之时并不会感动一丝一毫的轻松,更多的恐怕是一声深深的叹息。

这句就是放屁。有些人,读个小说读出隐射来就自以为达到了XXX主义的高度,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思NMB,SB。
诶……等下,D神你是不是来钓鱼的……>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HITESHIP

★★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4210
编号 170977
注册 2007-6-3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3-3-6 11: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3-3-6 11:04 发表看完了。我的感觉是,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并不是想解读笑傲江湖,而是想说现代史而已,所以就将很多人物、情节硬生生的往历史人物上靠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笑傲江湖也許有隱射,但這不是這篇小說的核心所在。除非作者點明就是討論它的所谓“背景”,否則有倒私貨之嫌。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3-3-6 09:54 发表
有时候作者的影射也只是顺手一枪而已

同意,金老不会無聊到把小說裡一個個事件往某国現狀裡套。頂多就是有所感悟隨便來上一筆,它的主旨絕不會是批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HITESHIP

★★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4210
编号 170977
注册 2007-6-3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3-3-6 12: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好,我给你引用金庸后记的原话。网上随便找的小说电子书,虽然不知道是哪版,但是是金庸说的应该不会错了。

QUOTE:
“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口号,在六十年代时就写在书中了。任我行因掌握大权而腐化,那是人性的普遍现象。这些都不是书成后的增添或改作。

再看看这个作者说的写什么:

QUOTE:
君不见教众高呼“文成武德、仁义英明、泽被苍生”,“千秋万载,一统江湖”………………这些无耻谰言,现在想来,并不能令人发笑,反而令我后背一阵阵发凉!因为当年的“造神”、“万岁,万岁,万万岁”,是真实发生过的,甚至比之下小说家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太祖在建国初期曾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后来却说“搞一点个人崇拜也好”,他最初的出发点固然是想要借助个人崇拜所带来的人民伟力来打垮日益滋生的官僚作风,然而在一些阴谋家的推波助澜之下,崇拜所带来的的那种众生尽在掌握的权力感,未必不会令人失神。而高呼万岁的人中又有几人是真心实意呢?

呵呵,和这种知识面狭隘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好像人类历史上只有过一件罪行就是文化大革命,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个罪人就是老毛。
这种“个人崇拜”,在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例子,齐奥塞斯库、罗伯斯庇尔,不胜枚举。
又岂局限于一场在人类社会中如一粒砂的历史事件呢。
还要说的话,咱再来一段金庸的原话:

QUOTE:
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就像大多数小说一样。这部小说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影射性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划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不顾一切的夺取权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几千年恐怕仍会是这样。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些人,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虑道人、定闲师太、莫大先生、余沧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朝代中都有,大概在别的国家中也都有。

不错,政治是人性的媒介,描写人性,最鲜活、最现实的就是描写政治。
可人性的媒介就只有中国政治?就只有那千刀万剐的文化大革命?我这样发问也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可是本楼文章的作者就是这么干的。

文化大革命、南京大屠杀,这两个东西常被大量拿来引用,这没错,毕竟这对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有着特殊的负面意义。所以对中国人来说他们的意义被放大了。
如果有人要写本小说来隐射也是正常,屁股决定脑袋我是支持的。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只会把目光放在这些问题上面,拿自己的思想强加在作者身上有意思?
以自己江河之流度人之海量,岂不是贻笑大方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HITESHIP

★★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4210
编号 170977
注册 2007-6-3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3-3-6 13: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9 x-dvd 的帖子

13楼和16楼的文字还是看得下去。
前面几节不敢恭维,整篇文洋溢着一股子袁腾飞味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HITESHIP

★★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4210
编号 170977
注册 2007-6-3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3-3-6 14: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xeaxe 于 2013-3-6 13:11 发表
至于小说家自己的说明,这不能作为不是影射的原因,而是作为这样解读的方式,对于艺术品来过于狭隘了。

这个就是我的意思。我没有否认笑傲江湖里有“隐射大陆政治的内容”,但是我否认金庸创作的意图是“隐射大陆政治”。

QUOTE:
原帖由 axeaxe 于 2013-3-6 13:35 发表
这篇文章前后的逻辑不一致,前面是讲作品产生的背景和笑傲江湖的背景的对应关系,这个是所谓解读金庸用意的方向。后部是讲一段笑傲的人物或者情节,然后在现实中找个人物或者史实去说明或者印证这部分内容,没有说明这里是金庸自己的用意。应该说是用金庸的例子看现代政治史的意思。观点都是他自己的,和金庸无关···

你把我要说的说完了…不过其实前面的部分(3L-5L)也是套一个事件去印证……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3-3-6 13:10 发表
我觉得,“过度解读”这评价不算过分,当然作者本意也不是想讲笑傲江湖的

这个已经不叫过度解读了,这叫误读。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3 10: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90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