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 ——一个不同于教科书的新观点
性别:男-离线 远舟
(天下大铲都僧缸)

武陵郡公
白衣伯爵
枢密直学士

Rank: 18Rank: 18Rank: 18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168
帖子 7869
编号 1698
注册 2003-10-27
家族 圣剑兄弟会


看完了文章和大家的讨论
感觉燕京兄说的入情入理,但是有一个很大的不足
那就是没能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应对

在征南作战的前期,曹操考虑的不会是消灭孙权那么宏大但不切实际的目标
也就是说那时曹操的思路就是按照燕京兄所描绘的轨迹运行的
然则,到了这次战役的后期,随着曹操轻松的夺取了刘表的地盘,还把夙敌刘备赶的几乎无处容身,而自己的损失还相对比较小,曹操的心态不会没有发生变化

我没有翻书,但是凭借个人对曹操的理解,让我感觉他的计划和当初有了不一样的地方
首先,作为阶段性目标的"消灭刘备"已经是唾手可得的事情----数十万大军面对2万,曹操不会连这个把握都没有.这其实也间接的解释了为什么曹操的陆军主力没有在对付刘备的方向上倾巢而出.   
其次,以曹操的才略,应该不会僵化于固守当初的作战计划,尤其是南征的顺利程度超出预计的情况下.  可以说从前甚至以后的曹操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作战,但是第一那是对方有抵抗的情况下,且对方的抵抗本身应该是在曹操的预计之内的,那么作战仍然可说是在计划的范围内进行,而这次明显的带给了曹操意外的惊喜;第二,不管从前今后如何,都不能断定曹操这次南征不会有额外的想法. 既然南征远远超出曹操的预计,那么曹操更大的可能是调整方略而不是墨守成规,因为这次的情况----有点特殊,不可一概而论.
再次,贾诩的进言不是空穴来风. 不管贾诩多么的不体察曹操的心意,但如果曹操完全没有其他的想法,贾诩也断不会愚昧到在曹操执意不与孙权对抗而他却要无中生有的地步.

随便扯了几句,感觉曹操应该不是完全没有对东吴的觊觎
即使不是要这次一并拿下,也应该会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而"会猎"这样的措辞,不能说是协同作战,也不能说是明确要攻击对方
曹操遭受最大的挫败的原因,不在于激进,也不在于保守,而在于对东吴的态度不够明晰,手段不够坚决,因此在与其的正面作战中有准备不充分的嫌疑


曹军一方面想争取更大的战果,另一方面却幻想于东吴按照己方的思路走下去
结果被东吴抓住机会一举成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曹军败的那么仓促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远舟
(天下大铲都僧缸)

武陵郡公
白衣伯爵
枢密直学士

Rank: 18Rank: 18Rank: 18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168
帖子 7869
编号 1698
注册 2003-10-27
家族 圣剑兄弟会


我还是那句话:
不管从前以后曹操的用兵是不是都严格按照既定方针来操作
鉴于征南的情况的特殊性(几乎只是接受政权)超出曹操的预料
我们就无法断定曹操不会因为心态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这里补充一个重要的观点:
曹操在邺城修玄武池乃是征南之前的准备工作,不是在征南开始之后
那么我们可以把训练水军看作有相当可能是对付刘表
刘表盘踞荆襄日久,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对手,曹操也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
因此从"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鄴,作玄武池以肄舟师"到"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
期间曹军7月出师,9月到达新野(我算8月到达战场好了)
虽然战斗打响后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用作水军的构建
(我们权且认为的谯的水军就是前面所训练的,其实若从谯新治水军算,建立轻舟水军部队只需要4个月而已)
但这段时间若对付能够进行抵抗的刘表势力,以曹操从前的经历来看,这样的地面战斗进度不算慢了
半年后水军形成战斗力投入战场,仍然足够开始进行征南的下一阶段作战

曹操最初的构想:
征南主要是获取荆襄领土,消灭当地最大的对手刘表政权,同时需要歼灭刘备势力
但是这一切从曹操兵不血刃接受荆襄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曹操士卒众多,军备充足(前面说过,对刘表是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的)
如今又平添了荆州军马,尤其是在蔡、张等将领的统帅下战斗力可观的水军
这都是超出常规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反对燕京兄用常规的例子来说明曹操习惯于严格执行作战计划的重要原因)

既然如此,从更大的可能性推断,曹操需要的是调整而不是按部就班执行原来的计划
哪怕这种调整还没有完全贯彻到全军改变作战方针的层面上
我们也还是能从贾诩的发言上,看出曹操是有对采取吴军事行动的倾向
也还是能从曹操给孙权的书信中,看出曹操对东吴更接近一种企图压制的态度而不是积极的准备对抗
也还是能从后来具体的战斗过程中,看出曹军对东吴有明显的估计不足

**********************************************************************
综上,我的看法就是:
天上突如其来掉落的馅饼让曹操有了对东吴作战的想法(这个想法在讨论的时候遭到贾诩的反对而曹操本人还有些犹豫)
加上曹操过于乐观且对东吴估计不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侥幸心理
并且认为刘备只剩一口气,可以迅速地制之于死地
但是具体作战方针的调整还没来得及落实
东吴的迅速而坚决的攻击就让措手不及的曹操不得不再做打算

这可以很好的解释曹军为什么对东吴的迅速反应来不及应对
也可以很好的解释赤壁之战中,曹军的在兵力优势明显且战斗损失并不大的情况下为什么会迅速退回北方(一来士气大折,二来疫病流行,三来曹操必须重新审视东吴的实力和决心)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远舟
(天下大铲都僧缸)

武陵郡公
白衣伯爵
枢密直学士

Rank: 18Rank: 18Rank: 18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168
帖子 7869
编号 1698
注册 2003-10-27
家族 圣剑兄弟会


赤壁的战斗,东吴在战术上的收获并不十分大
它的意义主要还是在于打破了曹操的战略构想

我的想法其实更倾向于燕京兄所质疑的"教科书"观点
但还是有些许不同,不同的部分主要在于:
1、曹操对东吴的作战想法尚停留在建立的层面上,而不是已经完整的形成,至少起码没有落实到战术层面上
2、曹操的主要责任在于不够坚决和对东吴估计不足,而不是气焰空前嚣张

**************************************************************
回头看了看,跟偶观点最一致的就是14楼的轮回兄了~~呵呵~~~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4: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86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