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立的這個動作, 諸葛亮是肯定有能力和辦法去完成的, 問題是有沒有原因去支持他這樣做, 和做了之後的後果如何;
姑且先把劉禪看成昏君, 對國家來說, 廢了他, 不見得有什麼幫助, 劉禪的昏庸不在於不納忠言, 殘害忠良, 禍國殃民, 他的昏庸基本上就是貪圖玩樂, 不理政事,最嚴重的就是到後來聽信小人之言, 但那是較後期的事, 諸葛亮總不能用未來的事作為今日廢立的借口, 也不能因主上身邊有一些小人, 就馬上想到廢帝; 諸葛亮在時, 政事有他和一群能臣暫時支撐著, 國家運作尚可, 廢立與否對這方面的幫助不大, 反之, 廢了幼君, 即使再另立劉氏血脈, 恐怕都是很難收拾的局面, 任何人都可以把這個看成有人把幼主架空成傀儡, 獨攬大權的動作, 諸葛亮還沒行廢立之事, 攬權之說已經甚囂塵上, 倘若真的行了廢立之事, 情況可想而知, 政敵必定乘時而起, 諸葛亮花了這麼多功夫去完成「安內」, 繼而準備「攘外」, 又怎會再多此一舉去自亂陣腳;
對個人而言, 劉禪在諸葛亮尚在人間時的行為絕未到可廢地步, 要諸葛亮把個人名聲, 歷史之名作賭注行此事, 恐怕沒什麼可能, 而且諸葛亮的政治理念, 由他在隆中高卧到星落秋風五丈原都沒有改變過, 就是安漢興劉, 取而代之他固然不為, 即使廢立這種對政權及統治造成衝擊的事, 他也不願意去做;
至於劉備臨終的說話, 還是算了吧, 聽過了, 出了一身冷汗後, 最好把它完全忘記, 繼續做自己的份內事, 劉備大概也就是想諸葛亮繼續做他「份內之事」;
我們今天把整件事看得透透徹徹, 自然可以想出很多補救或改變結局的方案, 諸葛亮在摩天嶺附近的石上寫給鄧艾看的碑文, 是人物神化的技兩而已, 一個人可沒能神到這個地步, 要是說廢帝, 姜維行此事的機會及動機可能還要比他的老師大, 可惜他是有原因去支持, 沒能力去行事;
[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9-7-29 12:4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