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武勇天下
性别:男-离线 葉影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73
帖子 6315
编号 168941
注册 2007-6-1
来自 昆崙


发表于 2007-7-24 13: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武勇天下

這是一篇關於三國武將武力排名的文章, 但千萬不要誤會, 這篇文章不會作出任何相關的分析與排名結果, 只是閒聊一下由這些排名活動令在下得出的一些思想活動;

思前想後, 都搞不清楚這個帖應該發放在哪一個版區, 因為這帖子內容涉及到三國演義, 也有一點點談到正史, 但主要又不是談這些的內容, 顧慮到這篇文章的主要考慮均源自演義, 所以還是放了在這裡, 如果放錯了地方, 萬望版主們見諒, 某自當作出更正。

文無第一  武無第二

一句中國人傳統的說話, 意思大概是智慧與學識的比較有時很難得出一個誰勝誰負的結論, 文人們可以各有所長, 文章也可以各有各精彩, 不能一概而論; 但武力的比較則不然, 誰高誰低一比就有分曉, 不但可比, 而且人們也很喜歡去比, 當中難免牽扯到一些英雄主義的因素; 當然, 這句話比較適用於古時, 不再著重於論武的現世可能未必用得著。

武力排名

在下在軒轅的日子不算長, 是被三國題材引領到這裡的, 來到後不難在眾多大作中看到一些關於三國武將武力排名的帖子, 看後獲益良多, 所得非淺, 在雀躍地欣賞眾人之生花妙筆之餘, 心中不覺湧出一疑問, 三國武將們的武力真的如"武無第二"這話般, 可以比得出來嗎?

自己也有祟拜和欣賞的三國武將, 有的祟拜是基於此人的事跡, 有的祟拜則近乎盲目, 這大概是三國的魅力吧; 但奇怪的事, 自己從來不會對武將們的武力作出一個排名的考慮, 細想之下, 原因或許有二: 一者在下才疏, 要探討也得要點"底子", 在下既沒有底子, 又何以作出探討, 就算干了也是沒有說服力的; 二者是在下平生野心不足, 鬥心不強, 在這種先天的"心理殘障"影響下, 沒有多大的興趣去考慮誰是華山之霸者, 天下第一人; 但在軒轅的日子久了, 潛移默化下, "心理殘障"不免得到了一些治療, 也開始想想這個武力排名的問題;

但開始之前, 還是要先做一些準備工作, 先定下一些基準, 以免日後可能引發的一些"無意義"的爭論, 我相信, 要做武力排名的探討, 有一個很重要前題, 就是武將們的武力數據的基準要劃一;

這個基準劃一, 我要分為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 數據的來源要劃一, 這個應該不難理解, 就是我們到底從哪些地方拿取數據來作出比較, 主要的來源我們簡單的分成兩個 - 演義與正史, 就像軒轅的版區劃分一樣, 這個前題至關重要, 又比較多人不知不覺間忽略了, 如果抹殺了這個前題, 後面的討論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第二個層面, 即使數據來自同一來源, 我們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基準也要劃一, 舉一個簡單的例來說, 武將甲和武將乙都是武力高強的人, 有一天武將甲敗給了一個小卒, 結論是武將甲當天身體不適, 戰力大減, 敗陣不足為奇;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武將乙身上, 結論就變了武將乙被擠出武力排行榜; 在下不直接否定以上的兩個結論, 但如果要去肯定它們, 更多的數據分析和論點支持是必須的, 簡單來說, 這個前題是要求大家用冷靜而且客觀態度去分析數據, 不難想像, 做分析中的朋友, 難免會涉及到一些主觀和情感的因素;

有人提議用戰例來作為比較的工具, 相信沒有人會有異議, "武無第二"也是用實戰來評定出來的, 如果數據中不能找到直接的戰例, 引用一些間接的戰例, 也是無可奈何的做法, 可以作個參考; 這個不用我多談, 看官們必定是箇中翹楚;

如此說來, 我們就得先將工作分成兩部分, "正史的武力排名"和"演義的武力排名"

正史的武力排名

這個在下實在不敢在此班門弄斧, 無論史料讀多少, 好像也是不夠, 就不在此丟人現眼, 但還是做了一些思想工作;

正史的武力排名應該比演義的難做, 畢竟史書中對戰例的描述遠不及演義的清晰, 甚至不大會花筆墨去記載, 史書上的字可是字字千金, 難是困難的, 但這個排名比較有意義, 大家都知道演義是三實七虛, 而正史呢, 我只敢說是五實五虛, 但五實五虛總比三實七虛來得好, 這方面的研究, 還望看官們繼續努力;

演義的武力排名

這個就有趣得很, 演義中能找到的戰例比史書中來得多, 照理是很好做比較的, 什麼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 什麼不一合被挑下馬來, 大家數數回合數就能定出誰是三國第一了;

但真的是這樣嗎?

假設以單挑回合數來評定武力是可取的方法(是否可取看官自己決定, 反正我是不從事這工作的), 也不是每個武將也有有效的數據讓你去比較, 這問題挑起了大部分在演義武力排名上的爭論, 但我認為重點還不在此;

大家都知道演義是一部文藝作品, 但它和其他的文藝作品有一個很不同的地方, 就是它和歷史有很大很大的交雜, 其他的文藝作品也有這樣的交雜, 但肯定不及三國演義的大; 但我們心中要緊記一件事, 無論這部作品和歷史有多大的交雜, 它本身文藝作品的性質是不會改變的, 用一些寫作手法來營造作品的氣氛, 場面, 可觀性等等, 是文藝作品作者的天職, 為了達到這些效果, 有很多事情也是可以放棄和犧牲的, 如此說來, 演義中的戰例算是什麼;

舉一些例子:

如天神般斬了顏良文丑的武聖關羽, 對著紀靈時是三十合不分勝負, 後來紀靈又被張飛以較少的回合數挑死了; 如果以戰例來評論, 以上的戰例足以令一些人得出自己的結論(或是暇想), 接下來, 一些不服氣的人又提出一些新的假設或數據, 說關羽是偷襲顏良才得手的, 關羽和張飛不可能差那麼遠吧, 是不是關羽戰紀靈那天關羽水土不服(開個玩笑而已), 但這些新的論點肯定對分析沒有太大的幫助, 反之令爭論無止境的進行下去;

為什麼這麼好的一個戰例都幫不了我們做分析呢, 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 這是一部文藝作品, 為了達到作者預期的效果, 能犧牲的都犧牲掉, 當中包括一些邏輯, 關羽斬顏良文丑時, 劇情的需要是突顯關羽的強, 從而反映出曹操對他有多欣賞, 有多重視他, 再從而反映出關羽要離開曹操時的義, 為了達到這個效果, 一些邏輯是要犧牲的, 關羽要強得不合邏輯, 顏良文丑, 以及曹操的一眾手下猛將要弱得不合邏輯;

到了關羽戰紀靈時, 邏輯又要改一改了, 劇情需要關羽做一下假, 因為劉備軍不能一下子就戰勝了袁術軍, 否則劉備一下子凱旋班師, 以後呂布夜襲徐州的戲怎唱下去; 再說張飛戰紀靈那一幕, 是"曹孟德會合三將"的劇目, 有那麼多的男主角同台演出, 你張飛想戰多少回合, 導演的要求當然是速戰速決, 如果戰太多回合, 後邊那有足夠時間讓其他男主角出場(大意是沒有營造激戰氣氛的必要), 這次犧牲的邏輯, 除了是張飛不合邏輯的強, 也是劇本進度要不合邏輯的"快";

不單武力方面, 智力方面也是如此, 諸葛與司馬之間的故事就是例子;

以上所說的矛盾之處在演義中比比皆是, 我就不再作太多的例子說明, 相信大家都是能舉一反三的英才, 如果是在現實生活, 我們會叫這些做疑點, 但如果是在文藝作品裡, 我們都慣常地稱它們為寫作手法, 大多是襯托法和誇張法, 當中還要涉及一些作者偏愛的人物, 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戰例就更匪夷所思;

相信這也解釋了演義以外的一些其他文藝作品, 甚至影視作品的令人疑惑之處, 看過有帖子討論西遊記中孫悟空戰鬥力的變化, 內容我沒有看(向該樓主致歉), 但相信也是在討論老孫的戰力後期好像不及前期, 如果老孫的戰力在後期還寫得像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一般驚天地泣鬼神, 那取西經的艱苦困難, 你叫作者怎寫下去;

既然說作者是如此的耍賴, 數據那麼不合邏輯, 那我們的"演義武力排名"還要做下去嗎, 我的答案是可以做下去, 只要調節一下心態就行, 正如軒轅其中一個版區"我思我在"的口號一樣, "人類一思考  上帝就發笑"(不知道上帝是會心微笑, 開懷大笑還是在譏笑),人活著就是要思考要活動, 面對不同的分析我們應持不同而適當的心態, 執著於由一些不太合乎邏輯的數據分析得來的結果, 甚至以其攻擊他人, 猶如要做到"文武也無第二", 誠不可取, 也不是做學問的人所希望見到的現象。

[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7-26 11:5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葉影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73
帖子 6315
编号 168941
注册 2007-6-1
来自 昆崙


发表于 2007-7-26 10: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于 2007-7-26 10:13 发表
张飞...10合干掉纪灵...

不过LZ的确说得不错...一切都是小说家说了算...
按现在逻辑来说...80%是说不通的...

多謝閣下的指正, 書太久沒看了, 難免有些記憶上的錯誤, 見諒見諒。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葉影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73
帖子 6315
编号 168941
注册 2007-6-1
来自 昆崙


发表于 2007-7-26 10: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于 2007-7-26 10:19 发表
呵呵...我坐着左手边就是四大名著...(虽然N百年不翻了)
今天偶然居然看了这段...^^

家中只有水滸和三國, 不過最近忙於易先生的品三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葉影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73
帖子 6315
编号 168941
注册 2007-6-1
来自 昆崙


发表于 2007-7-30 12: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徒潇潇 于 2007-7-30 11:29 发表
我也喜欢易中天,他的品三国我都看了,每本都是刚刚出版就去买



QUOTE:
原帖由 西门辽 于 2007-7-30 11:31 发表
易中天的品三国,我觉得挺不错的说....

我是看過他的品三國後就開始留意他的作品, 目前看了品三國(上), 品三國前傳, 帝國的惆悵等, 正在看品三國(下);

個人是很喜歡歷史, 雖然認識不算多, 看易中天先生的書是想試試由一個不是歷史學家的學者的角度身去看歷史, 能否為自己帶出一些新的視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葉影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73
帖子 6315
编号 168941
注册 2007-6-1
来自 昆崙


发表于 2007-7-30 12: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嘻哈赵云 于 2007-7-30 11:47 发表
怎么都是繁体字啊
还要弄到word里再简化
真麻烦

造成閣下的不便實在抱歉, 我也是無奈, 因所用的就是繁體的系統, 也沒有嘗試過作簡體字輸入的操作;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0: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62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