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如秦国由扶苏来继承
性别:男-离线 刘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6839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05-5-16 16: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扶苏

扶苏(?─前210),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以下一段不知真假:

秦始皇长子,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

陈胜吴广也是用扶苏的名义来起义的。
如他继承秦国,中国是不是能发展得更加强大。
随便问一下谁有扶苏监督蒙恬时候的资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刘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6839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05-5-16 17: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扶苏的在政治上能力应该不是很差,陈胜吴广用他的名义来起义,这也说明扶苏很得民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刘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6839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05-5-16 19: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5288123于2005-05-16, 19:08:04发表
我看未必...我看不管是谁当皇帝刘邦项羽之流都是会造反的,秦始皇在位时天下就已经动荡不安了...而扶苏显然不会是刘邦项羽之流的对手.所以不管谁当都是一样

首先是陈胜吴广先造反,刘邦项羽才跟着造反,就算项羽一定会造反势力也不大,扶苏是很有民心的。扶苏的能力我不是很敢肯定,在政治上肯定不差,而且还到边疆守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刘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6839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05-5-16 19: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5288123于2005-05-16, 19:21:58发表
史记.项羽本纪和刘邦的在秦始皇出游的时候说的什么.项羽说吾可取而带也.刘邦则说大丈夫当如是..

我说过扶苏有民心,陈胜吴广也是被逼着造反,项羽刘邦也要靠时势起兵。
扶苏继位陈胜吴广就未必会造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刘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6839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05-5-16 19:4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关毛于2005-05-16, 19:35:59发表
我看着新闻联播里的国家主席还是垂涎三尺~~~你能说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回被我推翻吗?

如果你有能力一定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刘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6839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05-5-16 19: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Sphynxyu于2005-05-16, 19:43:34发表

QUOTE:
原帖由刘蝉于2005-05-16, 19:29:06发表
我说过扶苏有民心,陈胜吴广也是被逼着造反,项羽刘邦也要靠时势起兵。
扶苏继位陈胜吴广就未必会造反。

并不是简单的一句有民心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就像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的覆灭一样,这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未统一6国的时候,秦国虽强大,但并不发达,统一后,随着车同轨,书同文等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社会有了质的飞跃,这时候,先进的生产力使得秦朝陈旧的法律,治国思想都已经不再适合,谁也救不了秦国,就算没有项羽刘邦大泽乡,也会有其他的势力来革命,彻底淘汰这个已近过时的王朝。

我不同意秦国必亡的说法,政策也可以慢慢的改变,从扶苏反对实 行焚书坑 重法绳之臣 来看,也说明他对秦国的一些政策是不同意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刘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6839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05-5-16 23: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Sphynxyu于2005-05-16, 20:16:37发表
焚书坑儒,重法绳民错了吗?
没有!要没有焚书坑儒,重法绳民的思想,秦国连6国都统一不了,秦国的统一靠的就是极端的法家励治思想。只是不同时代的要求不同而已。
至于:政策也可以慢慢的改变,我估计凭当时秦国的情况,慢慢来是一定来不急的,为什么历史上凡是政策有根本动摇的变法都没有成功?(你可以举例,好像只有明治维新,可惜不是我们国家的)对一个国家的政策进行根本的改变靠这个国家本来的系统是不行的,就像扶苏,他从小就长在秦国王家,耳濡目染就是法家,你叫他拿什么来改变??对他来说,儒家思想更本就无法想象,他只能在法家的基础上小改一点,不太可能有彻头彻尾的变化,就算他有这种想法,他也无法实施,应为变法的范畴已经超越了国家的范畴,就算成功了,那个王朝也就等于一个新的王朝了。

其实这还要看扶苏的才能,只是他的能力没有什么证据。
如他有雄才,将秦国的政策改变,这何不可。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9 20: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2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