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袁崇焕之死是怎么回事?
性别:未知-离线 mietianwu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1
帖子 50
编号 167534
注册 2007-5-30


发表于 2008-6-4 18: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谓的广渠门大战:  
    
   十一月二十日,袁大人率军15000赶到北京城下,加上崇祯派出监视袁崇焕部的京兵约5000人,与后金左翼蒙古兵及白甲护军2000余战于广渠门,这是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双方的记录如下:  
      
    清方《太宗实录》记载:“莽古尔泰等未率大军同行,止以蒙古兵及护军二千往。见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兵二万,屯沙窝门外。莽古尔泰分兵为三队……豪格独趋右偏,败其伏兵,追杀至城壕。余三贝勒不趋右偏,由正路入,击败敌兵,亦追杀至城壕。”(沙窝门=广渠门)  
      
    (二)明方《崇祯实录》记载:“袁崇焕令都司戴承恩择地广渠门,祖大寿阵於南、王承胤等阵西北、崇焕阵於西待战。午刻,有骑兵突东南,力战稍却(退);承胤竟徙阵南避。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帅兵追虏於运河,虏酋精骑多冰陷,所伤千计;京兵亦伤失数百人。”  
      
    从明清双方记录明显可看出,袁兵在前,京兵在后,满清约2000护军加上部分蒙古军进攻,袁军竟然几乎是不战而退,将监视他们的京兵暴露给敌人,但京营部游击千总等人帅兵激战,竟然打退敌军,直追敌军,清兵不熟悉地形,竟然退到了冰封的运河上,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落水狗".  

明方记录袁崇焕部“力战稍却(退)”,“力战”和“稍却”两个动词的主语都是袁崇焕部。  
并且与清方记录“豪格独趋右偏,败其伏兵,追杀至城壕。”  
    明清记录,两者相仿。  
    “承胤竟徙阵南避”与清方记录“余三贝勒不趋右偏,由正路入,击败敌兵,亦追杀至城壕。”  
    明清双方的记录十分明显,首先袁崇焕部败打退了,敌军(清兵)打到了城壕下。  
    之后满清方没了记录,但明朝方的记录是“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帅兵追虏於运河,虏酋精骑多冰陷,所伤千计;京兵亦伤失数百人。”  
    很明显是出城作战的京营部队打败了清兵,并追击清兵至运河,并杀敌千余人,京兵自己也付出了“伤失数百人”的代价。而袁崇焕部15000骑的关宁军先期一战而退或不战而退,后期就连被京营打败追击至运河冰面的清兵(落水狗)都不敢打或者是不愿打。  
    
不然北京市民都是傻瓜,分辨不出汉奸和英雄,朝浴血奋战的关宁军丢砖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3 20: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9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