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ddzz 于 2007-6-4 16:45 发表
关于心怯,在罗本中有一段论述,不过毛本改掉了。发在这里,可以对心怯而走与实力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加一点参考作用啦。
却说司马昭与西曹掾邵悌曰:“诸葛武候六出祁山,折我许多将士。姜维九犯中原,使我百 ...
这个心怯解释好象毛本也有,但这个只是泛指,不是特指。而且这里司马昭说的是未战前就心怯,即未战前的心理态势就已经很明显。这个和张飞、文丑又是不同的。
毛本,和罗本小有差异:
——却说司马昭谓西曹掾邵悌曰:“朝臣皆言蜀未可伐,是其心怯:若使强战,必败之道也。今钟会独建伐蜀之策,是其心不怯;心不怯,则破蜀必矣;蜀既破,则蜀人心胆已裂。‘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会即有异志,蜀人安能助之乎?至若魏人得胜思归,必不从会而反,更不足虑耳。此言乃吾与汝知之,切不可泄漏。”邵悌拜服。
[ 本帖最后由 病知先生 于 2007-6-4 17:4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