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翰林学士 |
级别 | 车骑将军 |
好贴 | 1 |
功绩 | 725 |
帖子 | 7330 |
编号 | 1616 |
注册 | 2004-6-4 |
来自 | 道 |
家族 | 慕容世家 |
| |
| | |
|
|
|
朱棣鬼话连连,方不过是驳斥其谬论,揭其老底,到您老口中,变成方孝儒会因此苟且偷生,进而攻击人家没有气节,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棣的鬼话套出了方孝孺的底线:建文的儿子、兄弟为成王。即保住朱元璋嫡长子一系的帝位。
呵呵,大家看看,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别有用心到底是谁,是您老呢,还是俺?
25楼,是俺在此贴中的首次发言,回的是您老21楼的话,根本就没提有人骂方的事情,只提到气节,您在回贴(26楼)中却提到此事,抱歉,若非您老理解能力有问题,就是别有用心.
————————————————————————————
原话如下:
方孝孺这类人的确不能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方在朝内时的政策连建文朝内大臣都骂他。
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别有用心的当然是你,就你这种眼神和智商还好意思还号召大家看
他方孝儒反对的就是,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借此钓名沽誉,眩世炫俗,倘他也在建文自焚之际,自杀殉主,岂非与他的观点相悖?倘若他若真是自杀殉主,恐怕就有人说他是伪君子了,这还真是做人难,做名人更难,做实实在在的真名人,难上加难啊!
———————————————————————————————————
又抒情了
方孝孺若真是自杀殉主当然有人说他是伪君子,这个人就是方孝孺自己。《豫让论》怎么说的: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借此钓名沽誉,眩世炫俗。方孝孺不愿意自己抽自己嘴巴只好苟活下来,这还真是做人难,做名人更难,做实实在在的真名人,难上加难啊!
之前,俺说过了,朱棣鬼话连连,方不过是驳斥其谬论,揭其老底,到您老嘴中,居然成为方的底线?这样的人,倘若还没有气节,活活,您活着个气节,让俺开开眼?
————————————————————————————
之前你就在胡说八道,这里你还在胡说八道。朱棣的鬼话套出了方孝孺的底线:建文的儿子、兄弟为成王。即保住朱元璋嫡长子一系的帝位。
你要是真地了解明史你就应该知道方孝孺争的只是个道统。这种档次的大臣在嘉靖朝、万历朝一大片一大片,无关乎气节而是在贯彻儒学信念。如此简单的事都不知道,已经史盲到这种程度的你就不用开眼了,开了也是睁眼瞎,直接跪安吧。
方有谋国之忠,乏制胜之策,这不假,但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而且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这不是先贤是什么?您凭一已之好恶,歪解史料,曲解先贤之文,不是无端攻击?
您生在明朝,自然知识务,为俊杰,远胜方孝儒了.自可与洪承畴比肩,与吴三桂争峰,这个谁人不知,那个不晓?
届时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了。由此可见,方孝儒无气节论是如何出炉的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信矣,古人诚不我欺!
————————————————————————————
“此皆残酷竖儒持一己之偏见,废天下之大公;或者病藩封之太重,谋削贬之权衡。疑之太重,虑之太轻,所以流而至于此也。”
“由此而观,彼其劝陛下必削藩国者,果何心哉?谚曰:亲者割之而不断,疏者绩之而不坚。殊有理也。陛下不察此,愚臣以为不待十年,必有噬脐之悔矣”
身居高位不干正事,成天就想着恢复周制,搞井田、给官职和大门改名字。把太祖高皇帝防御蒙古所布置的藩王搞得一塌糊涂,逼反老四,不出十年就把自己君主的政权搞垮,这种先贤果然是够闲的。
投降朱棣的建文遗臣就没有气节?夏原吉蹇义杨士奇杨荣解缙胡广金幼孜茹常没气节?建文的旧臣,永乐的一代名臣可与洪承畴比肩,与吴三桂争峰?这笑话闹得
你还是继续抒你的情吧,所谓理不够抒情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