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贴,关于袁崇焕, 我比较支持这个说法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袁是汉奸的观点肯定是不成立的,如果袁真为汉奸投降皇太极所能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他在明朝为官。
袁是一个不合格的将领,他在辽东任上几乎犯了他能犯的一切错误,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也使明朝在的关外的局势急转直下。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5 23:19 发表



按你的好处论根本不可能推翻袁的汉奸论,袁不是白痴,明朝能有几天蹦达了他看不出来,不做汉奸可能自己也没几天蹦达了,投降做汉奸不说官能做多大,至少能保全自己.

袁崇焕死于崇祯三年,当时农民军还不成气候,李自成崇祯三年才开始造反,崇祯九年才顶替高迎祥。明朝是在崇祯十七年灭亡的,十七乘以三百六十五等于六千二百零五天,也就是说明朝还蹦达了六千二百零五天。不做汉奸袁崇焕至少还能蹦达六千二百零五天,一直蹦跶到袁崇焕六十岁为止。
显然以明朝蹦达不了几天为理由太没有说服力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6 22:53 发表


那还是靠着祖大寿等袁崇焕的旧部在前面死撑着的结果,不然,女真早比农民先到北京。明朝当时的情况已经是经济蹦坏,国内民不聊生,这种朝廷能活很久吗,袁崇焕把辽东一现,明朝基本就得倒塌,平南王就绝对叫 ...

努尔哈赤、皇太极一共三次占据过宁锦,都是主动撤走的,根本没有任何意图占据宁锦的意思。即使在宁锦没有明朝部队存在的情况下后金都不会主动占领这里,最多就是毁城而去。要是后金真的想占领宁锦在天启二年间已经占领了,哪还轮得到你袁崇焕来献?
另外请注意,袁崇焕只能献辽西,辽东早就是后金的地盘了。
你可以看看《国榷》卷一百二所记载崇祯十七年六月多尔衮在北京发布的文告,由于文告太长我就不打了。当时即便已经入关,多尔衮都没信心拿下南明,您可倒好,在崇祯元年就给明朝判了死刑。不但提前十七年,而且比皇太极、多尔衮还要雄才大略。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7 08:54 发表


主动撤退就代表没有占据宁锦的意思,这个也可能这些时候占领宁锦对他弊大于利.不能占领,只能放弃.野心是逐步加大的,曹操以前还说自己死的时候就想来个征西将军,后面的事就不用提了,当时没有心情,也可能是 ...

那么我告诉你,松锦大战之后满清拆了松山,杏山后再次主动撤退。松锦大战后是什么情况?明朝精锐部队丧失殆尽,洪承畴都做了阶下囚,曹变蛟等殉国。此时满清在关外的实力不可谓不强,但满清照样止步于锦州。为什么?说穿了满清根本看不上这块地方,这就是为什么袁大人死后从祖大寿到吴三桂都能守住宁远的道理。

满清入关后实力够强了吧?你可以看看《国榷》卷一百二所记载崇祯十七年六月多尔衮在北京发布的文告,当时即便已经入关多尔衮都没信心拿下南明。您不但提前十七年给明朝判了死刑,而且能预测出关外一丢明朝立即被灭,雄才大略完全凌驾于超越皇太极、多尔衮之上,这么厉害总要说出个道理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7 14:02 发表



很简单,伪军问题,不是靠大量的伪军,光靠清朝那点人是不可能去攻南明的,因为打下之后根本没人兵力能镇守,皇太极,多尔衮当然知道,刚打了北京之时也不认为自己的兵力够吞下整个明朝,但后面伪军一扩大, ...

关于伪军,你知道洪承畴和吴三桂是什么时候才满清被重用的么?顺治九年。换而言之顺治九年伪军才成气候,而此时满清已经灭了南明弘光、隆武、绍武三个政权。在伪军根本没气候的时候满清已经占领了从中原到江南的大片土地。

关于嘉定屠城有现存的《嘉定屠城纪略》,给你抄一段:丁兵每遇一人,辄呼:“蛮子献宝!其人悉取腰缠奉之,意满方释。”
请问,蛮子这个称呼有可能是伪军叫当地老百姓的么?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7 16:02 发表



嘉定三屠是李成栋的伪军干的,伪军不是用来打仗为主,是来看守老百姓的。看看后面日本人干的知道了,伪军看守老百姓,对付土八路的。和正面的国民党碰过几次面呀.

关于嘉定屠城有现存的《嘉定屠城纪略》,给你抄一段:丁兵每遇一人,辄呼:“蛮子献宝!其人悉取腰缠奉之,意满方释。”
请问,蛮子这个称呼有可能是伪军叫当地老百姓的么?

您还是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7 20:27 发表



老百姓看见清朝军队,命都难逃,还去分别你是汉人还是满人否,你穿着清军的衣服,就当你是蛮番人.

请问您有没有仔细看过那句话?请你再仔细看看“蛮子献宝!”是谁对谁说的。另外告诉你当时多铎、博洛、尼堪都在江南,他们的目的就是镇压江南士绅民众的反清浪潮。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7-7-8 17:19 发表
还是杀姐博学!
不过似乎杀姐对袁崇焕并不怎么看好!
杀姐能说说自己对袁的看法么?

史可法在政治上失策,策立新君犹豫不决被人钻了空子导致大权旁落;在军事上无能,经营江北一年毫无作为,清军南下他手下将领大多倒戈投降,扬州城在他的防守下不到一天即被攻破;可见其见识才能极其平庸。史可法值得肯定的是他为官清廉和面对异族侵略便显出来的民族气节。

我对袁崇焕和史可法类似,其道德和气节值得肯定但其能力平庸,身居高位误国害己。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8 22:31 发表


多铎、博洛、尼堪都在江南就一定和嘉定三屠有关系,嘉定三屠没充分证据和这几个人有关系,蛮子献宝是士兵说的又如何,能证明有大量的正派清军,不是伪军.

嘉定屠城的这一年就是南明弘光政权灭亡的一年,李成栋是在当年四月十九投降满清。而他进攻嘉定是在当年闰六月月底。对于一个刚投降三个月的异族将领你会放心他带者手下的异族士兵独立作战么?反正我知道根据当时的历史资料显示满清没有这个胆子。江阴百姓自发抗清时首先出兵镇压的是降将刘良佐,多铎先派孔有德“协助”刘良佐,然后又派出博洛、尼堪“协助”,在兵力上满清部队反而压倒了刘良佐的部队。而博洛“协助”的方式就是先打了刘良佐的板子。可见所谓协助其实是监视刘良佐与防范他再次倒戈。江阴的规模和嘉定类似,多铎对刘良佐不放心也同样会对李成栋不放心。《嘉定屠城纪略》关于“蛮子”的记载表明进攻嘉定的不仅仅有时任满清吴淞总兵的李成栋,还有类似于博洛、尼堪、孔有德这种监视和防范降将哗变的满清八旗部队。

[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7-9 14:25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9 20:37 发表



袁崇焕误国,真是好笑,军事才华平庸,平庸到号称满万不可战的女真,就是他不过他,就这也平庸,我看清军可能连平庸两个字都谈不上。只能被称为垃圾了。杀了毛文龙这种不听话的人还有怨言,不是打仗厉害就 ...

袁大人什么时候赢过满清
袁大人是二品武官,持尚方宝剑;毛文龙是从一品武官,持尚方宝剑。你解释一下持尚方宝剑的二品武官杀持尚方宝剑的从一品武官合理在哪里吧。崇祯不收毛文龙的尚方宝剑就表示崇祯没有给袁崇焕节制毛文龙的权力,毛文龙不听袁崇焕的话是天经地义的。
就事论事,别妄想拿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做挡箭牌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10 15:04 发表

袁崇焕是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后加太子太保。
毛文龙以总兵加左都督,挂将军印。
太子太保从一品,兵部尚书正二品,右副都御史正三品,袁崇焕是从一品文官,不是武官。
左 ...

太子太保是无实权的虚衔,不予考虑,如同人大委员长也不能干涉军队事务,因此在辽事上只考虑正二品的兵部尚书,而毛文龙的左都督是军职且有实权,因此在辽事上袁崇焕不能节制毛文龙是肯定的。


崇焕又言:“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帝起立倾听,谕之曰:“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大学士刘鸿训等请收还之臣、桂尚方剑,以赐崇焕,假之便宜。

这里的记载很明显显示出在袁崇焕就任时可以节制的对象没有毛文龙。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实干司马 于 2007-7-10 14:27 发表

袁崇焕在满清建立前就被凌迟,当然没赢过满清。赢过后金就不算了?

满清1636年建立,1626年,袁崇焕坚守宁远,挫败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的6万大军,直接或间接令努尔哈赤死亡,就不算了?

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于天启六年四月率军秦征蒙古喀尔喀部。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0 19:23 发表
http://baike.baidu.com/view/34789.htm

自己看连接去,毛文龙都不杀,没人该杀了。


袁崇焕闻讯带兵两日急行三百里,袁崇焕本应将来犯之敌阻挡在蓟州至通州一线,在此展开决战,以确保京城安全。但当他 ...

连接我不看,给个连接就以为能解决问题这是最不负责任的行为。

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由遵化入塞。
十一月初二袁崇焕从宁远赶到前屯营。
十一月初三遵化陷落,
十一月初四,袁崇焕到山海关。
十一月初五,袁崇焕入蓟。
十一月初六,袁崇焕到永平,并从崇祯那里调度指挥各镇援兵之权。
十一月初九,袁崇焕抵达蓟州顺天府,刘策率军援守蓟州,尤世威驻防通州蓟州之间,袁崇焕令刘策回密云,命尤世威回昌平。
十一月初十,袁大人上疏崇祯,曰:“入蓟州稍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拨哨,力为奋截,必不令敌越蓟西”。皇太极越过蓟州。
十一月十一到十四皇太极攻破玉田、三河、香河。
十一月十四袁崇焕才发觉皇太极已经越蓟州。
十一月十五皇太极到达通州

当时孙承宗认为集中兵力紧守蓟州三河一线为要务,否则敌人越蓟州三河则可直扑北京。但由于刘策和尤世威被袁崇焕调走,导致蓟州防备兵力严重不足,连起码的侦防都没有做到,导致皇太极轻易越过蓟州直趋北京。在崇祯得知蓟西防线不战而被以后怒斥道:“不先行侦防,任胡骑逞狂!”

为什么袁崇焕需要带兵两日急行三百里你总该了解了吧。



攻打广渠门的是后金左翼蒙古兵及白甲护军,按当时的史料记载后金军兵力有两千到两万不同的说法。袁崇焕的关宁军加京营共计两万人。
“拥众直突东南角,我兵奋力殊死战奴,奴奔北,见前处有承等兵,方立马无措,若承等合力向前,则奴已大创,不意承等徙阵南避,翻致奴众复回,径闯西面。”
“承胤竟徙阵南避”。王承胤可是带兵5000啊,袁崇焕的关宁军在北京城下丢人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11 15:19 发表


左都督跟太子太保一样,也是加官而已,只不过只用于武官罢了。
流官八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正留守,副留守。)以世官升授,或由武举用之,皆不得世。即 ...

一味埋头翻官职没有任何意义,东江这个镇在明朝没有先例,因此它受谁管辖无法可循。而自从毛文龙建立东江镇以来,东江镇一直是直接对朝廷的。袁崇焕有督蓟、辽乃至天津、登、莱的权力他仍然无权管辖东江。我的肯定就是从此而来。
加一句吧,兵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不一样,正如网友alance1981 所说袁的兵部尚书只是加衔,崇祯朝的正牌兵部尚书是接任王在晋的王洽。

袁崇焕赴任时崇祯收了王之臣和满桂的尚方宝剑没有收毛文龙的尚方宝剑,这就说明崇祯允许袁崇焕节制王之臣、满桂,但同时保持毛文龙部的独立性。这也表明了崇祯在袁崇焕赴任后仍然维持东江镇直接对朝廷负责的老政策。

[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7-11 17:40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1 16:34 发表



两千人的说法根本是自欺欺人,

转:皇太极派莽古而泰只带2千军士其中主要还是新投降的蒙古杂牌军去进攻10倍的明军,而且是不久前击败过满洲的关宁军,对此我只能说有两种可能:
一,皇太极的脑子坏了,
二是 ...

不久前击败过满洲的关宁军?别逗了,赵率教在不久前被后金被全歼才是真的。你注意一下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的年纪吧,阿济格是第三次上战场,多尔衮,多铎,豪格是第二次上战场,当时这帮小子手里能指挥的没多少人是正常的。
我为了尊重历史将各种史料所记载的兵力都列出,然后你这抓住那最少的两千不放就能显示你的胜利?仔细一看原来还有个“转”字,原来不是你的观点啊,请问你自己的观点在哪?不要拾人牙慧好么?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1 16:42 发表



东江镇只要在袁崇焕的管区,除非皇帝给了他独立行政的权利,否则他就得归关,如果讲实际,袁崇焕不能管的地方多了,登莱、天津甚至蓟镇袁崇焕都很难管到.

你回帖时看帖么?
重点语句重复一便:
自从毛文龙建立东江镇以来,东江镇一直是直接对朝廷的。崇祯在袁崇焕赴任后仍然维持东江镇直接对朝廷负责的老政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1 18:01 发表




这帮人没几次也不至于少到就指挥一百多人,还让他们2千人去血博2W人,这个都正常了那我也不说什么了,看来皇太极什么叫先见之明,知道这些人以后会斗个死去活来,干脆一次性把他们全部搞死.

再重复一遍:我为了尊重历史将各种史料所记载的兵力都列出,然后你抓住那最少的两千不放就能显示你的胜利?

您不会不明白“按当时的史料记载后金军兵力有两千到两万不同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吧,为什么到您眼睛里只剩下两千一种说法呢?选择性失明不是这样玩的。

[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7-11 18:09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1 18:12 发表




我只是反驳二千人的说法错误而已,其他的又没多说,那么激动干什么.

然后呢?你认为多少人合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1 18:24 发表
皇太极的大军被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击退是事实,请收回你前面的袁崇焕没打败过清军.

“承胤竟徙阵南避”,如果没有京营的话……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1 18:39 发表


躲避而已,又不是逃跑,如果清军是2万人,看见人多,困兽犹斗,围三缺一,躲避一下,很正常.

“祖大寿阵于南,王承胤等阵西北,崇焕阵于西待战”
“不意承等徙阵南避,翻致奴众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

王承胤这一躲就不是围三缺一了,是围二缺二。
躲避而已……
王承胤的壮举差点把袁崇焕、周文郁也报销掉……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1 20:19 发表



好比曹操委任夏侯渊,诸葛亮委任马谡,谁都有走眼的时候.

曹操委任夏侯渊,诸葛亮委任马谡,都是败仗……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3 08:50 发表



曹操委于禁总OK吧,于禁是输了,但整个战役是曹操赢了.

承胤竟徙陣南避游擊劉應國羅景榮千縂竇濬等帥兵追虜于運河虜酋精騎多氷陷所傷千計京兵亦傷失数百
京兵啊京兵,似乎不是关宁的兵。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3 13:45 发表



京兵不过是乘机捞个便宜,就像两个牛比力,京兵如一只小牛帮了下关宁兵把清军顶了出去,导致清军溃败,就能证明京兵的力量大过关宁兵,实在是可笑.

承胤竟徙陣南避游擊劉應國羅景榮千縂竇濬等帥兵追虜于運河虜酋精騎多氷陷所傷千計京兵亦傷失数百

两个牛比力,不知道是谁先跑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3 14:27 发表




不意承等徙阵南避,翻致奴众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复回,径闯西面。

难道有人放水,表示关宁兵全部放水.

承胤竟徙陣南避游擊劉應國羅景榮千縂竇濬等帥兵追虜于運河虜酋精騎多氷陷所傷千計京兵亦傷失数百
祖大寿呢?袁崇焕呢?王承胤呢?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6 09:14 发表



袁崇焕和祖大寿的兵力一直吃紧,被压制着,好不容易,京营的出击,清军溃退,以成定事,关宁兵自己这边还虚脱着,不整理好,就知道一门之去和别人抢功,如果袁崇焕和祖大寿真是这种等级,只知抢功,不只进退,才让 ...

关宁成活雷锋了?拜托在您发挥想象的同时给出历史资料作为证据好么,没有任何史料依据信口乱说的话不如说祖大寿当时在火星修整来不及追击岂不是更妙。
崇祯二年入京的关宁到底是什么货色你看好了:
癸巳清兵破石門驛袁崇煥移營城外初以二百騎甞崇煥崇煥軍聞砲遽退竟日不見一騎
遥见袁兵亦混清兵劫掠,城内运饷袁营,反遗清寨。袁营列前,清营驻后,相距不远,复不出战,众甚疑之。
清兵攻南城,崇焕复不战,独满桂以五千人与清一日二十战。清兵益盛,桂不支而走,经袁营,竟不出救。俄桂中流矢五,三中体,二中甲,拔视,乃袁兵字号。桂初疑清将反间,伪为袁号耳。及敌骑稍远,细审,果为袁兵所射,大惊,入奏。

[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7-16 12:49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6 13:00 发表
戊申,袁崇焕遣乡导任守忠以五百人持攻潜攻清兵於南海子,清兵稍退。

满桂这种人物就不要拿出来了,谁知道有没有.

不得不佩服阁下,阁下索性就无视一切史书按自己的需要直接把满桂从历史中抹去,这招干净利索,相当漂亮。不过请问你的依据哪里?
用你的逻辑来看问题就是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稍退而已,又不是逃跑,如果清军是20人,看见人多,困兽犹斗,围三缺一,稍退一下,很正常。

[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7-16 16:19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6 16:51 发表



满桂不就是袁崇焕下狱后,去追击清军,结果被刮了,满桂的死就是太多京营的一群白痴,真以为清兵是无能,吃了关宁兵的便宜,还真当自己无敌了.

关宁军实在是太有能了,从皇太极入塞开始先是五千骑兵被人包了饺子,然后是瞎指挥导致蓟西防线空虚被皇太极钻了空子,再往后就是一路避战把皇太极引到北京城下,德胜门外宣大兵在京营拖后腿的情况下血战皇太极六万主力,广渠门外关宁军在满清偏师面前丢人现眼,还要靠京营帮忙。什么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关宁军就是这种货色。

隨太監車天祥諭慰遼東將士;命滿桂總理援兵、節制諸將,馬世龍、祖大壽分理遼東兵。
遼東兵潰。遼兵素感崇煥恩,滿桂與祖大壽又互相疑貳,大壽輒率兵歸寧遠,遠近大駭。

关宁军的特色就是无视皇命,只听袁大人的,其表现可以称之为袁崇焕的私兵。

桂始屯宣武門甕城內,謂援寡未可戰
为什么援寡?因为关宁军临阵脱逃了。
满桂战死不是京营无能,而是关宁军哗变导致整个北京保卫战陷入混乱与被动所致。京营再不济,国难当头之时也勇敢战斗在第一线。

大壽抵山海關宣聖諭,吏卒乃安。
满桂死的时候一万五千关宁军在哪里?山海关。关宁军就是用这种方式忠君爱国的。

关宁军这种货色还好意思指责京营?说京营占他们便宜简直就是笑话。没他们的优异表现皇太极能打到北京城下?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知道遵化为什么陷落这么快么?问袁大人裁撤下来扔在遵化不发钱不遣散的汰兵吧。别忘了这些汰兵也是宁军的人,所以归根结底遵化陷落的责任还是袁大人的。

袁崇焕被抓关宁军就有理由哗变?什么逻辑。关宁军每年是从朝廷拿钱啊还是袁崇焕私人腰包拿钱?关宁军是明朝的军队啊还是袁崇焕的私人军队?
袁兵聞之,半走固安、良鄉殺掠。
来解释一下关宁军这种行为和土匪的分别在哪吧。


十一月初六,袁崇焕到永平,并从崇祯那里调度指挥各镇援兵之权。
十一月初九,袁崇焕抵达蓟州顺天府,刘策率军援守蓟州,尤世威驻防通州蓟州之间,袁崇焕令刘策回密云,命尤世威回昌平。
十一月初十,袁大人上疏崇祯,曰:“入蓟州稍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拨哨,力为奋截,必不令敌越蓟西”。皇太极越过蓟州。

皇太极从蓟西突破不怪袁崇焕怪谁?火星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请问你在朝廷三令五申禁止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坚持卖粮食给喀喇沁的是谁?袁崇焕。袁大人居然明知敌人有可能入寇还以粮资敌,请解释一下这种行为的正当性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十一月初六,袁崇焕到永平,并从崇祯那里调度指挥各镇援兵之权。
十一月初九,袁崇焕抵达蓟州顺天府,刘策率军援守蓟州,尤世威驻防通州蓟州之间,袁崇焕令刘策回密云,命尤世威回昌平。
十一月初十,袁大人上疏崇祯,曰:“入蓟州稍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拨哨,力为奋截,必不令敌越蓟西”。皇太极越过蓟州。

自己看清楚是袁崇焕先布防还是请军先突破。



“大兵宜趋敌,不宜入都。且敌在通州,我屯张湾,去通十五里,就食于河西务。如敌易则战,敌坚则守”(周文郁)
“苟矢志厉众,剪其零骑,俾敛寇不敢散惊,遏其锋于通州,决一血战,无鸣镝于都门之下,庶免于戾。而崇焕智不出此,岂刃在其颈不觉冥蹈之耶?”(谈迁)

袁大人在通州已经把皇太极截下了,然后袁大人一路退到北京城下,皇太极一路跟了过来。所以当时有袁崇焕“引奴”一说。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7-16 19:47 发表



喀喇沁根本就是首鼠两端的人,要防备也要拉拢,没矛盾吧.

当时朝野上下从崇祯皇帝到辽西一介布衣儒生都已经得到情报表明喀喇沁在为皇太极买粮,为皇太极入寇做准备,因此都反对袁大人卖粮。请解释一下在有确切情报显示喀喇沁在为皇太极买粮,为皇太极入寇做准备的情况下为什么袁大人还不防备?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21: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7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