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天涯转贴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天涯转贴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讨论贴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132669-1-1.html
dreambe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1
发表于 2008-9-24 13: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原来是这样,我还一直很纳闷。
[
本帖最后由 dreambe 于 2008-9-24 13:45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dreambe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2
发表于 2008-9-26 09: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79]
吃饭的方式很特别,和韦小宝一样,他把自己大小老婆都拉出来,搞了个聚餐,还摆上了多年来四处搜刮的古玩财宝。
然后一边吃,一边拿起他的瓶瓶罐罐(古董),砸。
吃一口,砸一个,吃完,砸完,就开始哭。
哭好,就上吊。
按日期推算,这一天,魏忠贤正在前往阜城县的路上。
兄弟先走一步。
消息传到京城,崇祯非常气愤,老子没让你死,你就敢死?
随即批示:
“虽死尚有余辜!论罪!”
经过刑部商议,崔呈秀应该斩首。
虽然人已死了,不要紧,有办法。
于是刚死不久的崔呈秀又被挖了出来,被斩首示众,怎么杀是个能力问题,杀不杀是个态度问题。
接下来是抄家,无恶不作的崔呈秀,终于为人民做了件有意义的事,由于他多年来勤奋地贪污受贿,存了很多钱,除动产外,还有不动产,光房子就有几千间,等同于替国家攒钱,免去了政府很多麻烦。
作为名单上的第三号人物,崔呈秀受到了高标准的接待,以此为基准,一号魏忠贤和二号客氏,接待标准应参照处理。
所以,魏忠贤和客氏被翻了出来,客氏的尸体斩首,所谓死无全尸。
魏忠贤惨点,按崇祯的处理意见,挖出来后剐了,死后凌迟,割了几千刀。
这件事情的实际意义是有限的,最多也就是魏公公进了地府,小鬼认不出他,但教育意义是巨大的,在残缺的尸体面前,明代有史以来最大,最邪恶的政治团体阉党,终于彻底崩盘。
接下来的场景,是可以作为喜剧素材的。
魏忠贤得势的时候,无数人前来投奔,上至六部尚书,大学士,下到地方知府知县,能拉上关系,就是千恩万谢。
现在而今眼目下,没办法了,能撤就撤,不能撤就推,比如蓟辽总督阎鸣泰,有一项绝技——修生祠,据我统计,他修的生祠有十余个,遍布京城一带,有的还修到了关外,估计是打算让皇太极也体验一下魏公公的伟大光辉。
凭借此绝活,当年很是风光,现在麻烦了,追查阉党,头一个就查生祠,谁让修的,谁出的钱,生祠上都刻着,跑都跑不掉。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dreambe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3
发表于 2008-9-26 09: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80]
为证明自己的清白,阎总督上疏,进行了耐心的说明,虽说生祠很多,但还是可以解释的,如保定的生祠,是顺天巡抚刘诏修的,通州的生祠,是御史梁梦环修的,这些人都是我的下级,作为上级领导,责任是有的,监督不够是有的,检讨是可以的,撤职坐牢是不可以的。
但最逗的还是那位国子监的陆万龄同学,本来是一穷孩子,卖力捧魏公公,希望能够混碗饭吃,当年也是风光一时,连国子监的几位校长都争相支持他,陆先生本人也颇为得意。
然而学校领导毕竟水平高,魏公公刚走,就翻脸了,立马上疏,表示国子监本与魏忠贤势不两立,出了陆万龄这种败类,实在是教育界的耻辱,将他立即开除出校。
据统计,自天启七年(1627)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几个月里,朝廷的公文数量增加了数倍,各地奏疏纷至沓来,堪称数十年未有之盛况。
这些奏疏字迹相当工整,包装相当精美,内容相当扯淡:上来就痛骂魏忠贤,痛骂阉党,顺便检举某些同事的无耻行径,最后总结:他们的行为让我很愤怒,跟我不相干。
心中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我不是阉党,皇帝大人,您就把我们当个屁放了吧。
效果很明显,魏忠贤倒台一个月里,崇祯毫无动静,除客氏崔呈秀外,大家过得都还不错。
事实上,当时的朝廷,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乃至于全国各级地方机构,都由阉党掌握,所谓法不责众,大家都有份,你能把大家都拉下水吗?把我们都抓了,找谁帮你干活?
所以,在阉党同志们看来,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该怎么活还怎么活。
这个看法在大多数人的身上,是管用的。
而崇祯,属于少数派。
一直以来,崇祯处理问题的理念比较简单,就四个字——斩草除根。所谓法不责众,在他那里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他的祖宗有处理这种问题的经验。
比如朱元璋,胡惟庸案件,报上来同党一万人,杀,两万人,杀杀,三万人,杀杀杀。无非多说几个杀字,不费劲。
时代进步了,社会文明了,道理还一样。
六部尚书是阉党,就撤尚书,侍郎是阉党,就撤侍郎,一半人是阉党,就撤一半,全是,就全撤,大明没了你们就不转吗?这年头,看门的狗难找,想当官的人有的是,谁怕谁!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dreambe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4
发表于 2008-9-28 13: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83]
这份判决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恬不知耻
崇祯很不满意,随即下令,再审。
皇帝表态,不敢怠慢,经过再次认真细致的审讯,重新定罪如下:
以上十人,除崔呈秀已死外,田尔耕、许显纯因为过失致人死亡,判处死缓,关入监狱,其余七人全部充军,充军地点是离其住处最近的卫所。
鉴于有群众反应,以上几人有贪污罪行,为显示威严,震慑罪犯,同时处以大额罚款,分别是倪文焕五千两,吴淳夫三千两,李燮龙、田吉各一千两。结案。
报上去后,崇祯怒了。
拿钉子钉耳朵,打碎全身肋骨,是过失致人死亡,贪了这么多年,只罚五千、三千,你以为老子好哄是吧。
更奇怪的是,案子都判了,有些当事人根本就没到案,比如田吉,每天还出去遛弯,十分逍遥。
其实案子审成这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审讯此案的,是刑部尚书苏茂相、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
苏茂相是阉党,曹思诚也是阉党
让阉党审阉党,确实难为他了。
愤怒之余,崇祯换人了,他把查处阉党的任务交给了吏部尚书王永光。
可王永光比前两位更逗,命令下来他死都不去,说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承担任务。
因为王永光同志虽然不是阉党,也不想得罪阉党。
按苏茂相、曹思诚、王永光以及无数阉党们的想法,形势是很好的,朝廷内外都是阉党,案子没人敢审,对五虎、五彪的处理,可以慢慢拖,实在不行,就判田尔耕和许显纯死刑,其他的人能放就放,不能放,判个充军也就差不多了。
没错,司法部长、监察部长、人事部长都不审,那就只有皇帝审了。
几天后,崇祯直接宣布了对五虎五彪的裁定,相比前两次裁决,比较简单:
田吉,杀!吴淳夫,杀!倪文焕,杀!田尔耕,杀!许显纯,杀!崔应元,杀!孙云鹤,杀!杨寰,杀!李燮龙,杀!
崔呈秀,已死,挖出来,戳尸!
以上十人,全部抄家!没收全部财产!
什么致人死亡,什么入狱,什么充军,还他娘就近,什么追赃五千两,都去死吧!
曹思诚、苏茂相这帮等阉党本来还有点想法,打算说两句,才发现,原来崇祯还没说完。
“左都御史曹思诚,阉党,免职查办!”
“刑部尚书苏茂相,免职!”
跟我玩,玩死你们!
随即,崇祯下令,由乔允升接任刑部尚书,大学士韩旷、钱龙锡主办此案,务必追查到底,宁可抓错,不可放过。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dreambe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5
发表于 2008-9-28 14: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84]
挑出上面这几个人办事,也算煞费苦心,乔允升和阉党向来势不两立,韩旷这种老牌东林党,不往死里整,实在对不起自己。
扫荡,一个不留!
几天过去,经过清查,内阁上报了阉党名单,共计五十多人,成果极其丰硕。
然而这一次,崇祯先更为愤怒,他当即召集内阁,严厉训斥:人还不够数,老实点!
大臣们都很诧异,都五十多了,还不够吗?
既然皇上说不够,那就再捞几个吧。
第二天,内阁又送上了一份名单,这次是六十几个,该满意了吧。
这次皇帝大人没有废话,一拍桌子:人数不对,再敢糊弄我,以抗旨论处!
崇祯是正确的,内阁的这几位仁兄,确实糊弄了他。
虽然他们跟阉党都有仇,且皇帝支持,但阉党人数太多,毕竟是个得罪人的事,阉党也好,东林党也罢,不过混碗饭吃,何必呢?
不管了,接着糊弄:
“我们是外臣,宫内的人事并不清楚。”
崇祯冷笑:
“我看不是不知道,是怕得罪人吧!(特畏任怨耳)”
怪事,崇祯初来乍到,他怎么知道人数不对呢?
崇祯帮他们解开了这个迷题。
他派人抬出了几个包裹,扔到阁臣面前,说:
“看看吧。”
打开包裹的那一刻,大臣们明白,这次赖都赖不掉了。
包裹里的,是无数封跟魏忠贤勾搭的奏疏,很明显,崇祯不但看过,还数过。
混不过去,只能玩命干了。
就这样,自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一直到崇祯元年(1628)三月,足足折腾了四个月,阉党终于被彻底整趴下了。
最后的名单,共计二百六十一人,分为八等。
特等奖得主两人,魏忠贤,客氏,罪名:首逆,处理:凌迟。
一等奖得主六人,以崔呈秀为首,罪名:首逆同谋,处理:斩首。
二等奖得主十九人,罪名:结交近侍,处理:秋后处决。
三等奖得主十一人,罪名:结交近侍次等,处理:流放
此外,还有四等奖得主(逆孽军犯)三十五人,五等奖得主(谄附拥戴军犯)十六人,六等奖得主(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七等奖得主(祠颂)四十四人,各获得充军、有期徒刑、免职等奖励。
以上得奖结果,由大明北京市公证员朱由检同志公证,有效。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dreambe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6
发表于 2008-10-16 10: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97]
“安排已定”,那还谈个屁
但谈还是要谈,因为毛总兵手下毕竟还有几万人,占据要地,如果把他咔嚓了,他的部下起来跟自己死磕,那就大大不妙了。
所以袁崇焕决定,先哄哄他。
他先补发了十万两军饷,然后又在毛总兵最困难的时候,送去了许多粮食和慰问品,并写信致问候。
毛文龙终于上当了,他十分感激,终于离开了皮岛老巢,亲自前往宁远,拜会袁崇焕。
机会来了。
在几万重兵的注视下,毛文龙进入了宁远城。
他拜会了袁崇焕,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双方把酒言欢,然后……
然后他安然无恙地走了。
袁崇焕确实想杀掉毛文龙,但绝不是在宁远。
这个问题,有点脑子的人就能想明白,如果在宁远把他干掉了,他手下那几万人,要么作鸟兽散,要么索性反出去当土匪,或是投敌,到时这烂摊子怎么收?
所以在临走时,袁崇焕对毛文龙说,过一个月,我要去你的地盘阅兵,到时再叙。
因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自己的地盘上干掉他。
崇祯二年(1629)五月二十九日,袁崇焕的船队抵达双岛。
双岛距离皮岛很近,是毛文龙的防区,五月三十日,毛文龙到达双岛,与袁崇焕会面。
六月初一夜晚,袁崇焕来到毛文龙的营房,和他进行了谈话,双方都很客气,互相勉励,表示时局艰难,要共同努力,度过难关。
这是两人三次谈话中的第一次。
既然在自己的地盘,自然要威风点,毛文龙带来了三千多士兵,在岛上列队,准备迎接袁崇焕的检阅。
六月初三,列队完毕,袁崇焕上岛,开始检阅。
出乎意料的是,毛文龙显得很紧张,几十年的战场经验告诉他,这天可能要出事,所以在整个检阅过程中,他的身边都站满了拿刀的侍卫。
然而袁崇焕显得很轻松,他的护卫不多,却谈笑自若,搞得毛文龙相当不好意思。
或许是袁崇焕的诚意感动了毛文龙,他赶走了护卫,就在当天深夜,来到了袁督师的营帐,和他谈话。
这是他们三次谈话中的第二次。
第二天,和睦的气氛终于到达了顶点,一整天都在吃吃喝喝中度过,夜晚,好戏终于开场。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dreambe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7
发表于 2008-10-16 10: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98]
毛文龙来到袁崇焕的营帐,开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谈话。
一般说来,两人密谈,内容是不会外泄的,好比秦朝赵高和李斯的密谋,要想知道,只能靠猜。
我不在场,也不猜,却知道这次谈话的内容,因为袁崇焕告诉了我。
一个月后,在给皇帝的奏疏中,袁崇焕详细记录了在这个杀戮前的夜晚,他和毛文龙所说的每句话。
袁崇焕说:
“你在边疆这么久,实在太劳累了,还是你老家杭州西湖好。”
毛文龙说:
“我也这么想,只是奴(指后金)尚在。”
袁崇焕说:
“会有人来替你的。”
毛文龙说:
“此处谁能代得?”
袁崇焕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接着说:
“我此来劳军,你手下兵士每人赏银一两,布一匹,米一石,按人头发放。”
毛文龙说:
“我这里有三千五百人,明天就去领赏。”
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后,谈话正式结束。
毛文龙的命运就此结束。
他不知道,这个夜晚的这次谈话,是他最后救命的机会,而所有的秘密,就藏在这份看似毫不起眼的记录里。
现在,让我来翻译一下这份记录:
在谈话的开始,袁崇焕说杭州西湖好,解释:毛文龙你回老家吧,只要你把权力乖乖让出来,可以不杀你。
毛文龙说工作任务重,不能走,解释:我在这儿很舒坦,不想走。
袁崇焕说,可以找人替你,解释:这里不是缺了你不行,大把人可以代替你。
毛文龙说,此处谁代得,解释:都是我的人,谁能替我!
这算是谈崩了,接下来的,是袁崇焕的最后一次尝试。
袁崇焕说,按人头发放赏赐,解释:把你的家底亮出来,到底有多少人,老实交代。
毛文龙说,这里的三千五百人,明天领赏,解释:知道你想查我家底,就是不告诉你!
谈不拢,杀吧。
六月五日
袁崇焕在山上设置了大帐,准备在那里召见毛文龙。
然后他走到路边,等待着毛文龙的到来。
毛文龙列队完毕,准备上山。
袁崇焕拦住了他,说,不用这么多人,带上你的亲信将领就行了。
毛文龙表示同意,带着随从跟着袁崇焕上了山。
在上山的路上,袁崇焕突然停住脚步,对着毛文龙身旁的将校们,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们在边疆为国效力,每月的粮饷只有一斛,实在太辛苦了,请受我一拜!”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dreambe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8
发表于 2008-11-14 08: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33]
这一切乱象的源头,来源自一年前崇祯同志的一个错误决定。
解决魏忠贤后,崇祯认为,除恶必须务尽,矫枉必须过正,干人必须彻底,所以开始拉清单,整阉党,但凡跟魏忠贤有关系的,拍马屁的,站过队的,统统滚他娘的。
这是一个极其不地道的举动。大家到朝廷来,无非是混,谁当朝就跟谁混,说几句好话,服软低头,也就是混碗饭吃。像杨涟那样的英雄人物,我们都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起码在精神上支持他,现在反攻倒算,打工一族,何苦呢?
但崇祯同志偏要把事做绝,砸掉打工仔的饭碗,那就没办法了。大家都往死里整,当年你说我是阉党,整顿我,没事,过两年我上来,不玩死你不算好汉。
特别是东林党,那真不是善人,逮谁灭谁,不听话的,有意见的,就打成阉党,啥事都干不成。
比如天启七年(1627),除掉魏忠贤后,崇祯打算重建内阁,挑了十几个人候选,官员就开始骂,这个有问题,那个是特务,搞得崇祯很头疼,选谁都有人骂,都得罪人,抓狂不已。
在难题面前,崇祯体现出了天才政治家的本色,闭门几天,想出了一个中国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绝招。只要用这招,无论选谁,大家都服气,且毫无怨言——枚卜。
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在崇祯的亲自主持下,枚卜大典召开。
就读音而言,枚卜和没谱是很像的,实际上,效果也差不多,因为所谓枚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抓阄。
具体方法是,把候选人的名字写在字条上,放进金瓶,然后摇一摇,再拿夹子夹,夹到的上岗,没夹到下课,完事。
内阁大学士,大致相当于内阁成员,首辅大学士就是总理,其他大学士就是副总理,是大明帝国除皇帝外的最高领导——抓阄抓出来的。
有人曾告诉我,论资排辈是个好政策,我不信,现在我认为,抓阄也是个好政策,你最好相信。
抓阄抓出来的,谁也没话说,且防止走后台,告黑状、搞关系等等,好歹就是一抓,都能服气,实为中华传统厚黑学、稀泥学之瑰宝。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dreambe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9
发表于 2008-11-14 08: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34]
崇祯同志的首任内阁就此抓齐,总共九人,除之前已经在位的三个,后面六个全是抓的,包括后来被袁崇焕拖下水的钱龙锡同志,也是这次抓出来的。
这是明朝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内阁之一,具体都是谁就不说了,因为没过一年,除钱龙锡外,基本都下课了。
下课的原因不外务以下几种:被骂走,被挤走,被赶走,自己走。
不是不想干,实在是环境太恶劣,明朝这帮大臣都不省油,个个开足马力,谁当政,就把谁往死里骂。特别是言官,人送外号“抹布”:干净送别人,肮脏留自己,贴切。
但归根结底,还是这帮孙子欠教育,内阁大臣又比较软,好好说话,就是不听,首任内阁刚成立,就一拥而上,弹来骂去,当即干挺五个。
这下皇帝也不干了,你们把人赶走,是痛快了,老子找谁干活?
所以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崇祯决定,再抓几个。
吏部随即列出候选名单,准备抓阄。
在这份名单上,有十一个人,按说抓阄这事没谱,能不能入阁全看运气,但这一次,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有一个人,必定能够入阁。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钱谦益。
《三国演义》到了八十回后,猛人基本都死绝了,稍微有点名的,也就是姜维、刘禅之类的杂鱼。明末倒也凑合,还算名人辈出,特别是干仗的武将,什么袁崇焕、皇太极、张献忠、李自成,知名度都高。
文臣方面就差多了,到了明末,特别是崇祯年间,十几年里,文臣无数,光内阁大臣就换了五十个,都是肉包子打狗。就算研究历史的,估计也不认识,而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苏州常熟人,万历三十六年进士,名人,超级名人。
钱谦益之所以有名,很大原因在于,他有个更有名的老婆——柳如是。
关于这个人的是是非非,以后再说,至少在当时,他就很有名了。
因为他不但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且是东林党的领导。阉党倒台,东林上台,理所应当,朝廷里从上到下,基本都是东林党,现在领导要入阁,就是探囊取物。
所以连钱谦益自己都认为,抓阄只是程序问题,入阁只是时间问题,洗个澡,换件衣服,就准备换单位上班了。
可这世上,越是看上去没事的事,就越容易出事。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4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16:1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381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