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刘禅的另一种观点
性别:男-离线 胜仔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1
编号 15877
注册 2004-8-19


发表于 2004-8-28 18: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国第一谜
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权的创建者刘备死后,他的儿子、十六岁的刘禅被扶上了皇位。这位蜀汉后主的为人懦弱愚笨,不思治国理政,诸葛亮等辅佐他的老臣只好干着急。眼看着蜀国朝政腐败,江河日下,最终兵败国亡,落得寄人篱下,苟且偷生的下场。刘禅在人们的心目中便成了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对庸人的戏称。事实果真如此吗?征之史乘,许多人认为并非如此。
刘禅从公元223后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共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其实,排一排时间表,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似难说成是全凭诸葛亮的辅佐之功的。诸葛亮在时五出祁山,他死之后姜维又屡伐中原,这样一次又一次劳师动众地伐魏,都是经过刘禅首肯的。这说明刘禅并不满足于偏安巴蜀,而有统一天下之志,并非希求苟安的庸懦之君。
刘禅降魏后,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一次司马昭与他一起宴饮,为他表演蜀地歌舞,随从们都触景生情,无限伤感,刘禅却依然喜笑自若。后来司马昭又问他:“颇思蜀否?” 刘禅竟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也。”对此,绝大多数论者认为,刘禅只图吃喝玩乐,心甘情愿地当“亡国奴”,无耻和昏庸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现在有人提出了新的观点,刘禅的这段精彩表演,正说明他的智量过人。司马氏之阴险毒辣是路人皆知的。刘禅降魏后,作为亡国之君,阶下之囚,身家性命都操纵在别人手中,欲想保全殊非易事。他之所以用“此间乐,不思蜀也。”来回答司马昭的“颇思蜀否”的询问,与其说是出于糊涂与昏庸,不如说是故作痴呆的韬略之计,是一种计谋和策略,企图以此来故意麻痹司马氏,让他掉以轻心,从而保全自身,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在表面庸懦、麻木的背后,潜藏着狡智和机谋。它瞒过古往今来多少人啊!刘禅晚年宠信宦官黄皓无疑是不对的。但导致这一错误的原因却不是由于平庸,而是由于自以为是。姜维曾向他启奏黄皓,他说:“皓趋走小臣耳……何足介意。”有才智的君主比平庸的君主更易犯过于自信的毛病,这是不能作为判定庸主的标准的。
综上所述,“扶不起的阿斗”只是作为民谚而成,无可厚非,但以之来评价刘禅这个历史人物似乎是欠妥的。
朋友们,你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没有?也说来听听嘛!我说得对不对?我说这些只是让朋友们不要忘记了,在上网的同时也应该多学习一下三国的历史,不要一昧只顾着玩,毕竟学习才是我们的首要目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胜仔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1
编号 15877
注册 2004-8-19


发表于 2004-8-28 18: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刘禅在伐魏时候,招诸葛亮回去可不可以看成怕诸葛亮成就大功,没东西加封,怕诸葛亮回来夺位啊。上位者总有猜忌之心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19: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45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