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姜伯约, 求教!!!他是否很卑鄙?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都不知道你问什么……
卑鄙二字 是讲姜维还是费祎?

汉晋春秋曰: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二人政见不同,但没有什么卑鄙不卑鄙的,自称“卑鄙”的诸葛孔明在《后出师表》中言: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讬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此表不见于《诸葛亮集》)

费姜二人只是在讨贼亡不讨亦亡之间作了不同的选择。
陈寿云: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裴注更是说:臣松之以为蒋、费为相,克遵画一,未尝徇功妄动,有所亏丧,外卻骆谷之师,内保宁缉之实,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何以过於此哉!今讥其未尽而不著其事,故使览者不知所谓也。

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对于川中百姓而言,只怕是比姜维的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要更容易接受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hooddy 于 2006-6-9 21:02 发表
SORRY,我可谁也没藐视,我就是不知道才求教的啊!还有,15楼的你怎摸知道就不是姜伟派的呢,你有证据吗?

求教……
首先您的提问就未免太隐晦了
其次您可以稍微用点心把姜费二人的名字打对咯 不要又是姜伟 又是阿伟的
再次 谁提出 谁举证 现在一般文献中都认为此事与姜维无关 也并无姜郭二人勾结的证据
对您提出的疑问 klause答:降将刺杀费祎有什么证据是姜维指使的?
您再反问他有没有证据 就显得不那么有诚意了

最后说下衲子自己的看法
《资治通鉴》载:“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
如果郭循完全是姜维的人,姜维就不应该派他做这种蠢事,刺了后主自然有太子继位,并不能直接动摇费祎的地位,说不定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如果郭循只是出于报效魏国的目的与姜维合作,那么姜维担的风险也太大了,杀费祎是死,杀后主也是死,姜维怎么保证郭循不向后主下手?郭循既然是为了报效魏国,那么无论刺杀谁,无论成不成,何不把姜维拖下水?反正是一死,一石二鸟不是更好?
蜀汉其时皆知蒋姜二人政见不和,为什么都没有人怀疑与姜维有关?甚至到【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的时候,都没有人翻这个烂账?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6-6-10 00: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不知道公主殿下对《通鉴》之语如何看,衲子以为虽然以侦探的眼光分析,姜维有参与此案的可能,但是却绕不过这条史料,现在主张姜郭勾结者对此史料大约作两中判定:一、假的;二、郭循本意如此,但发现刺杀后主不容易得手后才与姜维有了共同的目标,勾结起来。
对于第一种判定,衲子没什么好说的……
对于第二种,衲子认为:姜维并没有能力制约郭循这样存了亡命之心的人,他还是会在有上佳机会的时候刺杀后主,而一旦郭循刺后主,无论成不成,费袆追查起来,姜维就很可能被拖下水。

姜维手中有兵权,自然没有人能拿他怎么样,问题是即便到他身死后,都没有一句相关的闲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如果说姜维是放任郭循行刺 那么姜郭二人并没有就行刺一事作过交流
这个就是死无对证的事情了 无从得知姜维是不是事先知道郭循有行刺之意图

如果说姜维有调控郭循刺杀目标的意图并就此事与郭循沟通过
姜维如何保证郭循不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刺杀后主并把自己牵连进去

如果说郭循根本就是听姜维的行事(有人认为这个郭循是姜维掉包的)
那么姜维为何要让他刺杀后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左右从逻辑上可以看作是姜维的安排

费祎尚在,姜维以将兵之身,要操控皇帝身边的近侍,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毕竟他当时远没有孔明“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那么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费祎的女儿是太子妃。
太子刘璿继位的话费祎差不多就是“相父II”了。

衲子现在在考虑郭循的心思,他降蜀而思行刺,那被俘虏后没有选择死节就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已经想到要打入敌人内部行刺高层了;二是一时怕死降了。
情况一,那么他行刺就主要是为公,那就应该对蜀国造成最恶劣的影响,费祎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但郭循曾多次想捅后主……费祎只是他的第二选择。
情况二,那么他行刺可能就公私兼有并更多是为私了,降蜀后想想家小还在魏国,自己当初没有死节,他们当了叛徒的亲属,日子肯定不好过,为了儿子,干一票吧,也报效国家了。如果这样,后主就是最好的选择,刺其国君的名声肯定更大,封烈士也封个高等级的,烈士的家属待遇也会更高。

衲子瞎推敲的,莫砸

益部耆旧传曰:时车骑将军夏侯霸谓嶷曰:“虽与足下疏阔,然讬心如旧,宜明此意。”嶷答曰:“仆未知子,子未知我,大道在彼,何云讬心乎!原三年之后徐陈斯言。”有识之士以为美谈。

降将之中,夏侯霸恩荣最盛,张嶷拒其交而成美谈,可见当时降将的日子不好过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20: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00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