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新史学理论的初步研究"一文的观点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五.本想逐一解释,但想来好象没有必要。只要给具有真正思维能力的人有所启发这就够了,这也是本文发出来的原因。大家去想想,如果两千年前的史学观点和当今的史学观点乃至一百年后的史学观点还是大同小异的话,我不知道对于我们的民族来说是否幸运(其他学术亦如此)。
“顺便想请教下lz,假设您是一位日本籍大和族新历史学家,您将怎样在关注国家统一、民族强大、人民富裕的立场上看半个世纪前的中日战争?”至于日本人如何来写历史书我们不必来讨论,就八年抗战来说,我们中国人其实跟本就没有胜(胜利的是美国人和苏联人),我们输得很惨。不到一百万的日军非精锐兵团横扫中国,战后中国没有得到日本的任何补偿,我们能说自己胜了吗?如何低下头来去向自己的对手学习,我们应该在心中痛恨自己的对手,而且要把这种痛恨心理转化为要超越对手、征服对手的心理,因此路远而任重。有血性有良知的有能力的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为自己的民族强大来群策群力。

治史有三点:一、史实还原;二、技术分析;三、道德评判。
第一点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也是后两点的基础。这个史学观点在“太史简”“董狐笔”的时代即已确定,两千多年都不会改变,未来也不会改变,没有了这点,就谈不上历史。
中国传统治史的缺点是过于重视道德评判,不重视技术分析,甚至以道德评判代替技术分析,影响史实还原。上个世纪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马列主义史观治史表面上为中国的史学带来了技术分析的强势时期,但是却陷入了为技术而技术的泥沼,技术分析在推翻旧的道德评判标准的同时将自己泛道德化,对史实还原的不良影响并未减轻。
衲子之所以推崇黄仁宇先生,乃是因为他在史实还原和技术分析的时候屏蔽了道德评判的影响,更能准确地把握中华文明发展的大历史。在衲子看来,这就是现代史学家应当对中国传统史学作出的完善和发展。
衲子作日人治史之假设,也与此相关。在有同样史学原材料、技术分析手段和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一个首重史实的治史者无论属于敌对或曾经敌对国家的哪一方,所作出的历史描述和分析都不应该有硬性的偏差。也就是说,治史,欲得真实,必须以理性态度作第三方视角的观察。
另外,日人如何写史书我们一直在讨论,最突出的就是部分日人受其国家、民族立场影响,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侵略史实的存在。
史实还原、技术分析、道德评判能给一个民族带来知识、理性、智慧和道义感,中国最缺少的是理性和智慧,而仇恨正是毁灭理性、智慧的毒药,一个想在自己和他人心中植入仇恨的人,只会给仇恨送去奴隶和祭品,对治史能有多少助宜,衲子未敢论也。

ps:衲子之言论仅代表本人,与管理层无关。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6-4-6 19:1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书生意气 于 2006-4-7 11:25 发表
"从楼主对于日本的态度来看,个人以为楼主连公正的看待历史问题的态度都没有"在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世界中,单是我们要和平,其他国家会给你和平吗?看看美国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动武,就明白之有强者之间才有 ...

lz对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和经世治国的讨论已经超过了论史学理论本身,请移驾相关版块。
治史如医者,医以知人,善医者治未病;史以明事,善史者治未乱。无父母之心者不能为善医,无悯人之心者不能为善史。
面对各种文明的冲突,善史者可以从历史的研究上帮助各文明之间的沟通,并尽可能找出缓解冲突、发展各个文明优势,弥补各文明不足的最佳道路。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和手段,这个时代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把握游戏规则,在游戏内为自己争取有利的地位,进而影响游戏规则的制定,乃是上上之策。“××必有一战”这种不负责任的话,还是少说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我个人以为历史学家唯一的任务就是记载并还原尽可能多的历史信息,包括过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历史事件等等。"那么现在的各种真实社会状态由谁来记录呢?过了一百年,后来的史学者又来考今天的事吗?我们的学者就把终身精力放在考据学上吗?
有一种人叫新闻工作者,有另一种人叫档案工作者,他们今天的工作就是明天的历史。

"治史如医者,医以知人,善医者治未病;史以明事,善史者治未乱。"治未乱不正是说明了新史学的三大任务吗?
说明的是您所谓的新史学没有超越古人的史学观。

在现在学术研究中,没有严格的学术分界,比如现在我们的文学和历史是分科的,但在晚清文史不分的.在大历史观中,应该有其他学科的思想渗透到历史中来.
1、现在的学术研究中没有严格的学术分界 2、现在我们的文学和历史是分科的
那么我们现在的文学和历史到底有没有学术分界
您一直在批驳的考据学是语言学的研究,而不是文学的,治古史者不通当时之语言文字,就丧失了把握第一手资料的能力,如不懂甲骨文就无法获得其中商代历史信息。一般读者读史,知其大概即可,但从事史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必须有相关时代的语言功底,因此,语言学与史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必有一战”这种不负责任的话,还是少说罢"日本人说了很多不负债的话,又有谁把日本人如何呢?
【至于日本人如何来写历史书我们不必来讨论,】这句话也是您说的。
尊重历史,善于学习历史的民族会得到理性、智慧和历史的责任感;反之则容易陷入狭隘、偏激和短视的囚笼。必先自重而人重之。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以上关于史学理论的讨论仅代表衲子个人观点。

近现代史和当代国际关系不属于本版讨论范畴,lz的相关讨论请移驾其它版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再次提醒lz,
与近现代史、国际史、当代历史教育相关的讨论请移驾相关版块。

ps:您转的帖子似乎在茶座已经沉浮过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17: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9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