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明朝皇帝VS清朝皇帝, 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对比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张春被俘十载,服故衣冠,不失臣节,最终绝食而死。皇太极赞其为文天祥,对这类忠义之士以神人视之。
朱棣诛方孝孺十族,烹铁铉耳鼻强其自食,割陈迪亲子鼻舌强其食,凌迟建文众臣,投其妻女于教坊,使二十大汉日夜轮奸,生儿为奴,生女为娼。岂止是一个狠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2 悼红狐 的帖子

坐诛数百人非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4 悼红狐 的帖子

朱棣被诟,倒不是“无非”诛杀过多。
惨杀义士,轮奸女眷,儿奴女娼,死则喂狗。
且方铁等人,未能以文字狱视之。比之沮授、文天祥可也。
“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不闻朱棣有此叹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9-12-22 18:5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0 鹧鹄仔 的帖子

《南京司法记》云:“永乐二年十二月教坊司题:卓敬女、杨奴牛、景刘氏合无照,依谢升妻韩氏例,送洪国公转营奸宿。又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于右顺门口奏:齐泰妇及外甥媳妇又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作小龟子,又有三岁女子,奏请圣旨,奉钦依由他,不的到长大便是个淫贱材儿。又奏,黄子澄妻生一小厮,如今十岁,也奉钦都由他。”

《国朝典故》云:“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劳大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旋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分付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

《南京司法记》是明朝的官方档案,请问如何是“后来加出来的”?
其他如《明史》中的材料,又请问您如何证明“最早也只是说诛杀,没有那么多残忍的手段,都是后来加出来的”?
是有史所据,还是凭空想象?

朱棣治国无可指摘?破坏洪武成制,听任宦官习文,并大加任用,更设厂复卫,明朝之后特务恐怖之毒、宦官为祸之烈,根源就是由此种下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9-12-24 17:2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7 慕容燕然 的帖子

姻党者,姻族也。
妻子、妹妹、外甥媳妇是家人父族之属。
姻族的关系较其为远,按照明朝律法,一般谋反大罪连坐是不涉及姻族的。
建文诸臣的姻党是被流放戍边的,赦免他们也不代表就赦免了本人和父族的女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9-12-24 22:5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3 慕容燕然 的帖子

《明史》:(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壬申朔,(仁宗)诏礼部:“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言事谪戍者亦如之。”

对照《露书》:“集市伶人徐云望善别古器,其祖牛某不从靖难之师,子孙发教坊。甲辰(永乐二十二年)有诏许自陈,云望因得除籍,仍祖姓。”

那他就精分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9-12-26 22:5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一个测算数据,汉代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四百五十斤左右,唐宋一千二三百斤,明朝达到顶峰,一千七百多斤,清盛世接近明朝水平,最后回落到七百斤。

俺查了下现代的粮食占有量,穷一点的地方人均四五百斤,相当于汉代的水平,富庶的江浙一代可以达到千斤以上,也就是接近唐宋的水平。
由此可见,能不能让老百姓吃饱,到了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四五百斤的时候,就不是粮食产量问题,而是运输分配的问题了。

按照黄仁宇的数据,明朝地方上收到的田赋账面上有七八成都流向了军镇和藩王宗室,也就是说这些非农业人口消耗占据了大量的粮食。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9-12-26 23:0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9-12-27 01:0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3 鹧鹄仔 的帖子

的确明代田赋很低,低到扣除了军镇和皇族所需之外,都不够政府正常运转的。
所以还有各种实物劳役和劳役银,比如像修宫殿陵园用的人工、木料和其他花销。
因为大量白银掌握在地主商人手里,所以农民以粮换银的时候就要先受一次剥削,然后银子再经过层层必须靠搜刮民脂民膏才能养活自己和其他附属人员的各级官吏到达或者不到达政府的账册上。因为有这个过程,所以农民要付出粮食的数量就被放大了。另外,田赋中也存在盘剥。

清代的明显优势就是人多地多,这样假设在非农业人口消耗钱粮数量相当的情况下,即使粮食总产量没有增加,各种劳役相关的需求在每个人头上就摊薄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4 05:1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76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