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单挑陈寿第二回:吾若举军以就魏氏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1、从语言学讲,人类的语言在传递信息方面大致分三类:一类是确切传达某种信息的,比如像电台的天气预报、新闻,工作计划、报告等等;一类是具有某种文字信息,但话语的主要目的在于表达、宣泄情感,所传达的信息是不确实或无具体作用的,比如父亲对儿子发脾气说:“就不该生你!一棍子打死你算了!”祥林嫂反复对人念叨狼叼走阿毛的事情;最后一类是基本没有文字信息,纯粹表达某种感觉、情绪的感叹语。

LZ请证明下,杨仪的言语不属于第二类,而一定属于第一类。

2、“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只有费祎去看杨仪,变成了杨仪只有在费祎面前才敢说,很神奇。

3、魏氏做魏国、魏延两解都可以说通。如果解作魏延,杨仪这句话就是说:我如果率领部队跟从魏延。LZ如果一定要在“如果”里面找出事实依据来,此解倒更合适些,费祎不是对魏延说过要让杨仪“必不违命”么。

4、您就甭念叨看客了,您的概率推导法就够他们研究了,无暇他顾啊。不如还是您亲自把概率推导法给俺们解释下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0 闻所欲闻 的帖子

与魏延有私仇就不能是魏延的话,那与魏国更有国仇。

和“老战友”讲话,就等于“肺腑之言”?
这“肺腑之言”还就一定是确切传达信息的那种?

老王和老李说:“我和老刘一起复员的,他做盗版赚了几百万,我进国企现在下岗。如果我当年跟他做盗版,也不会落到现在这样啊!”
我们假设王李二人是老战友,就能得出老王当年有过跟老刘一起做盗版的具体行动或计划?

王浑与妇锺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
是不是就说明王浑的媳妇和小叔子有奸情?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9-1-2 13:2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6 闻所欲闻 的帖子

您有没有看到:『於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

俺们看这段都知道杨仪是牢骚愤恨的话乱说,没有人敢跟他搭话。
您却看到杨仪只对着费祎才敢说。

您有没有看到暴民的这句话:『以为两个失意前红人一齐讲点疯话而已』。
俺说魏氏也可以解作魏延,就是因为杨仪这些牢骚话是怨愤之言,并不考究是否曾经有此计划或行动。
所以,您要说不可能解作魏延,您还是先证明下,费祎说的不是牢骚话、疯话吧。

单挑陈寿第一回里面,您曾经说过:『"公理"一词的意思就是大家都认为有较大的可能性的说法,如有少数人始终不认帐,专家也没办法.』
您还说:『如有人以公理性理由驳倒我,后面的七,八篇战陈寿的文章我就不发了.』

您又问我:『大概率发生的可能性大还是小概率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多数人认可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还是少数人认可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

那么俺现在请教下,您认为杨仪的那句“吾欲举军以就魏氏”表示曾经有过确实投敌计划或行动的概率大,还是仅仅是一句牢骚话的概率大?
现在多数人认可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还是少数人认可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
现在大家认为这就是一句牢骚话、疯话,就您始终不认账,俺不是专家,俺更没有办法。俺就想问问,这算不算您说的“公理”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8 闻所欲闻 的帖子

『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
事实就是在费祎见杨仪之前,杨仪就已经“言语不节”,而大家也只是“莫敢从也”,没有告发他。

裴注引袁暐《献帝春秋》曰: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
裴注:陈氏删落,良有以也。
王修传:高密孙氏素豪侠,人客数犯法。
典韦传: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雠,韦为报之。
裴注引《魏略勇侠传》:时岐以为是唐氏耳目也,甚怖,面失色。
裴注引孙盛言:诸葛氏之言,于是乎失政刑矣。

某氏称国称家称人都有,这也是常识。

专家俺请不来,您还是先把俺的几个问题答了吧,包括第一回里面概率推导法的问题,您一再回避,不知为何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1 闻所欲闻 的帖子

三国志上明确记载杨仪的“不节”言语就是这一项,您主张他只敢对费祎说,那得您证明他没对别人说过。

杨仪若举军从魏延,是不遵诸葛军令,虽然魏延“不便背叛”,但是按照叛逆处理的,杨仪举军从魏延,也就等于从逆了。

某人说了一句牢骚话,要判断这句话是否确有所据,可以考察此人当时是否有相关的计划或者行动。如果有,就是有所据;如果没有,就是纯粹的假设。

而您是先肯定这句话必有所据,然后把此人有相关活动的可能性否定了一遍,由此得出有密谋。这种本末倒置推导方式,也只有您自己的概率推导法可以媲美了。

名声,不是什么样的都要得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2 17: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51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