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时代的蜀国应该是比较强大的。, 经济、科技、军力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 仙水兄 的帖子

打人要看准脸,不要扇歪了闪了膀子。

“民皆菜色”是史书所载,其时已经是蜀汉亡国前不久,早已过了诸葛亮时代。
老易是在《无力回天》一集讲到这个故事,并非信口开河,也不是泼诸葛亮污水。

其实lz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这个比喻打的不错,俺们抗美援朝的时候,不也勒着裤腰带啃窝头么。
蜀汉要说民富国强,那是不行的,士兵占总人口比过高,财政得靠出口蜀锦支撑。但是诸葛亮在蜀中推行法治可谓公正清廉,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老百姓对这种苦兮兮的日子也还能忍受,如此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4 仙水兄 的帖子

别晕,要引就多引一点:
【没有地方来,你只能盘剥百姓,你只能加重税收,你只能税外收费,没有别的办法。刘禅投降的时候……七户要供养一个官吏。负担太重了,根本就不堪重负。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由于他的以身作则,由于他本人品德高尚,蜀汉政权的官员基本廉洁,没有贪污腐败或者少有贪污腐败。但是老百姓的想法,恐怕和他们想得不一样,老百姓关心的不是你诸葛亮一餐是八菜一汤呢还是四菜一汤,这个他不管,他关心的是他能不能吃四菜一汤,或者说他至少要能够吃饱肚子;如果你让他吃不饱肚子,哪怕你自己艰苦朴素,他也还是有意见的……】

前面说税收多,亡国时候的数据显示官吏多,然后指出诸葛亮时代官员基本廉洁,再说明百姓首先要自己吃饱饭,最后引出薛珝的“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

这一段里面,可以说唯一褒许的就是诸葛亮时代吏治廉洁,而且这是插叙进去的,说明蜀汉在诸葛亮时代,对百姓的盘剥并没有官吏贪污腐败的成分在内。老易就算是说书的出身,也不至于让孙休穿越到诸葛亮时代吧?

老易说蜀汉“人民甚苦”,“甚苦”和“苦不堪言”、“水深火热”还是有差距的吧?
再说了,“民皆菜色”这个是描述的蜀汉亡国前的情况,诸葛亮已经去世多年,后来奸小弄权,吏治恶化,导致民生愈加凋敝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即使诸葛亮时代蜀汉国民达温饱奔小康,也不能否认亡国前“民皆菜色”的可能;而亡国前的“民皆菜色”也并不意味着诸葛亮时代的蜀汉百姓“苦不堪言”、“水深火热”。

诸葛亮时代,是一种公正的严苛,这个意思,在同一集里老易已经说过了:
【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依法治国、执法如山,而且令行禁止、执法严明,很严的。所以《蜀记》里面有这样的话,说:“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陈寿说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说诸蕙亮虽然管国家管得很紧,但大家都不抱怨。……两条史料都成立。……陈寿他后面还有一句话……“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就说诸葛亮……严起来是对所有的人都严,对自己也严,对自己的人也严,大家没有怨言,公平嘛。但是大家还说,你能不能管松一点儿啊?还是要抱怨的。所以是不抱怨不公平,但抱怨太严峻。】

“刻剥百姓”四个字,可不是单指法治严峻,一个“剥“字刮的还是蛮深的。

至于蜀国的财政依赖蜀锦出口,这个不是别人讲的,就是诸葛亮自己在教令中说的:“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此处有“民贫国虚”,出师表有“益州疲弊”,可见诸葛亮时代的蜀汉,国计民生也还是蛮艰辛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13: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1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