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冉闵1600年祭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衲子兼炎黄的时候也屠过此帖几次了。
今日又见,就拿一段说两句。

QUOTE:
西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晋书 王沈传附子浚传
(王)浚密严兵,与(乌丸)单于围(和)演。演持白幡诣浚降,遂斩之,自领幽州。大营器械,召务勿尘,率胡晋合二万人,进军讨(司马)颖。以主溥祁弘为前锋,遇颖将石超于平棘,击败之。浚乘胜遂克邺城,士众暴掠,死者甚多。鲜卑大略妇女,浚命敢有挟藏者斩,于是沉于易水者八千人。黔庶荼毒,自此始也。


王沈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魏主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前,曾召见过他和王经、王业,听了皇帝的计划,王经劝阻,王沈、王业二人奔告司马昭,是当时还未建立之大晋国大大之忠臣。
王沈的这位儿子,和袁术有相同的兴趣,他认为大晋朝前忠臣老爸的字“处道”,应了“当涂高”的谶语,很有些不臣之心。司马伦篡位时,司马颍等三王兴兵讨伐,“浚拥众挟两端,遏绝檄书,使其境内士庶不得赴义”。料理了司马伦之后,司马颍就派和演任幽州刺史,要他寻机做掉王浚。但第一谋杀因天气问题未果,和演找的合作伙伴乌丸人很迷信,认为老天帮着王浚,就和转头和王浚合作去了。于是出现了上面晋书中的情节。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鲜卑务勿尘是王浚的女婿。他不是“慕容鲜卑”,他的后代是姓“段”的,他的儿子段匹(石单)被称为堪比苏武的晋室忠臣。
王浚“率胡晋合二万人”“暴掠”邺城,“死者甚多”。“大略妇女”,至少也是他默许的“犒赏”,而易水八千冤魂,也是因为他这位老泰山“准玩不准带“的军令如山。鲜卑吃人之说,不知语出何典了,若真是一时吃不了,不能带走慢慢吃么?

这位王浚掌握幽州期间,“为政苛暴,将吏又贪残,并广占山泽,引水灌田,渍陷冢墓,调发殷烦,下不堪命,多叛入鲜卑。”“百姓馁乏,积粟五十万斛而不振给。”治下汉人的日子,只怕还大大不如在羯王石勒治下的同胞。

胡也罢,汉也罢,嗜权贪暴,好乱喜战者皆黎民之祸主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7-3-16 17:58 发表
还是圈圈比较厉害!

借问下圈圈,文中所说的当时北方汉人四五百万,南方晋国汉人两千万是否准确?

您指的是这句话罢。

QUOTE:
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人口2000万)

西晋人口两千万左右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晋志·地理志》记载太康元年(280年)时,“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在《三国志·陈群传》裴注中记载:“案《晋太康三年地记》,晋户有三百七十七万,吴、蜀不能居半。”如果每户人口相当,为6.57人(这个每户人数算很高的了),太康三年的人口统计结果应该近2500万。

后赵亡国是351年,那段时间的人口数不太好考究,我们先看另一个时期的人口:
520年(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北魏孝明帝神龟三年)中国人口5240万,其中南朝800万,北朝汉族3200万,混血儿640万,鲜卑杂胡600万。
东晋的人口应该是不少于六百万,即使按最少的数据算,也不少于三百万,算六百万是增长了三分之一,算三百万则多了1.7倍的人口。
520年南朝人口和北方汉人的比例是1:4,假设人口增长速度相当,东晋时,北方汉人多则两千四百万以上,最少也在一千二百万以上。
如果说北方确实曾经有过汉人人口四百万的低谷,那只能说明北方汉人在胡人的统治下日子奔小康,多生少夭折,少病多长寿,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南朝了。

ps:苻坚统一北方后统计的人口是一千六百万,其时北方胡人约四五百万,有人说这四五百万胡人不在“编户”之列,故而没有算进去,有人默然是算进去的,那汉人也得有一千二百万之数。这基本上是北方汉人人口的低限数了。另,狭义的“中原”也就是今河南省一带,一省四百万汉人,倒是也不少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2 02: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64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