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如今的国人似无根, 十分困惑于为何国人轻前人,西方人重前人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从大历史的角度而言,中国近代的百年革命中,国家的传统文化没有能够及时发展、提供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其时内忧外患,国家的近代化迫在眉睫,于是多方寻求外来之思想,大刀阔斧地革破传统的社会结构,难免对与传统社会结构相结合的历史文化造成巨大冲击,这也是外来之思想确立其合理性之必然。之后革命之狂热未能及时收拾,更是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多没有必要的伤害。
从世界范围来看,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文化确实是强势的文化,对强势文化的推崇学习是各民族文化在发展中都会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难免对自身传统文化产生消极的影响。

lz举的例子还是比较感性的,有些比较也失之偏颇。
国人艺术修养之贫乏倒也不是限于本国艺术,知道古琴几弦锦瑟几弦的人也绝不会比知道钢琴黑键几个白键几个的人少。
国人谈起前人都是“一脸惭愧”么?您不妨就近去三史区和炎黄区看看。
若要较文化之短长,中国由夏朝时计,四千年,要说确实有丰富的文化流传后世,只怕就得划到商周之际,三千余年。西方文化上追古希腊,相差数百年,也不算太多。孔子比苏格拉底,长了百岁而已,孟子则与亚里士多德年岁相仿。
要比立国,USA二百余年,PRC五十余年,若要比较中西方近代文化之深浅短长,则差距更大。

平心而论,近年来传统文化受关注的程度在不断上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趋向多元,这也是民众对历史文化兴趣和认知程度提高的表现。百年革命的震荡之后,传统文化的回潮是不可避免的,若真正存此信念,则不妨少一些牢骚,多学多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楼上的朋友注意下讨论的主题。尽量不要牵扯太远。谢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30 15: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8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