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都架空历史了,也就不必深究……
要真的拿时光机丢今人去汉末
莫说背诗词 日常交流都难(比把东北人丢闽南、广东难几十倍总是有的)

汉末与唐之间很重要的就是六朝佛教盛行,在大规模的翻译中汉人对母语的音律有了深入的研究,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格律之途。如果语言文字能够沟通,并且不出现超时代的典故名物,格律之作也当能为前世之人欣赏,不过可能风格简古的会更吃得开。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如同唐代诗歌传人日本,亦受到好评,但最为日人熟悉者,乃是寒山、拾得、白居易通俗易懂之作。
至于词……,估计会有超越东周时燕赵之人听楚人诵××兮◎◎的效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冰火蝴蝶 于 2006-7-25 21:35 发表
此贴名为请教,所以借一点地方也请教一下

什么是折腰体?

折腰体作为诗体名称,最早出现在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中。该书选了大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内一绝》,题下注明“折腰体”。诗如下:“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何谓折腰体,唐人没有解释,也许有过解释,可惜失传了。宋人的解释很简单。惠洪《天厨禁脔》卷上云:“折腰步句法:《宿中山》:‘幽人自爱山中宿,更近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前诗韦应物作,虽中失粘而意不断也。”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之二《诗体》下:“折腰体,谓中失粘而意不断。”
    渭城曲、静夜思等名作都是“中失粘”的,按宋人的解释就都是折腰体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衲子锈逗咧
谢鼓风机大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6 06: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40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