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教头的谈老系列】之三: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更新到第三篇,见34楼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先秦“道”作“言说”讲的例子很少,其中多数还是后人以自己的语言习惯作出的解释,至多算作两可。能较确实解作“言说”的,有《孟子·梁惠王上》云:“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教头举的例子文字有误,应该是《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有的学者从分析《老子》的语言习惯切入,认为“道可道,非常道”的表述方式可以归入一种《老子》中普遍存在的模式,即:高级的、完善的、真正的某种事物是没有普通的、世俗的此类事物的显著特征的,甚至有相反的表相。
如:“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 善数不用筹策”、“ 善为士者,不武” 、“ 善战者,不怒 ”、“ 善胜敌者,不与 ”、“ 善用人者,为之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 明道若昧 ”、“ 进道若退 ”、“ 夷道若类” 、“ 上德若谷” 、“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制不(无)割”。

以此,“道可道,非常道”可以改装作“大(上、善,反正就是终极、完善、最高真理之类的意思)道不可道”,原句中第二个“道”字就可以解作“形迹、践行”,古人也有持此说者。如王安石曰:“有其迹则非吾之常道也。”元代吴澄之云:“道,犹路也;可道,可践行也……若谓如道路之可践行,而道则非此常而不变之道也。”

衲子比较赞同此说。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方二 于 2006-7-21 08:37 发表


第一句是老子所有思想,或者说至少是上半本书的基础……
这不是精不精华的问题……再怎么精华的东西也是在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之所以衍生出来的东西是精华,是因为那个基础本身就有相当的高度
古今中外的哲学 ...

马王堆《德道经》的出土使《老子》研究者也必须重新考虑下这句话的位置,如果按马王堆版来说,“道可道、非常道”是在下半部书的第一句而不是全书的第一句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更新到三篇了
希望教头继续加油~
加推荐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06: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95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