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假如刘备取得蜀地后归还荆州,会不会更好?
性别:未知-离线 古拉森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39
编号 151962
注册 2007-5-4


发表于 2008-6-10 18: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觉得不能说是借吧,毕竟桂阳、长沙、零陵等大部分都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古拉森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39
编号 151962
注册 2007-5-4


发表于 2009-10-5 23: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09-10-5 21:43 发表
就算孙权没有开发山越,但他还是开发了岭南,让吴国的版图扩展到交州。蜀国即便不搞南中建设,可以让某些落后的城市发展起来嘛!把主要心思搞国家建设总好过一门心思去北伐嘛!人家魏国并没怎么犯蜀汉,曹操、曹丕、曹睿都御驾亲征东吴,压根没来蜀汉“观光的意思”,蜀汉以一弱国,老是犯人家一强国,你疯了!我不是反对北伐,可是北伐的前提是“天下有变”,人家没变你干嘛这么焦急犯人家,找死呀!慢慢发展等待时机不好。
你且看三国历史,是魏国侵犯蜀汉的次数多,还是蜀汉侵犯魏国的次数多?反观魏国倒是很在意孙权这个对手的。

“天下有变”,此时蜀汉积弱,天下十三州仅得其一,而曹魏有其九,如若大家都休养生息,过得几年曹魏的国力更将远超蜀汉,那蜀汉唯余坐以待毙一途,后世蜀地割据政权所作所为,便是最好的注释。而诸葛亮出兵北伐之战略目的,当是将战场开在魏国境内,通过战争强制打乱魏国休养生息的步伐,令其疲于奔命,无法放手发展经济,如此可以避免两国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蜀汉亦可寻觅时机,徐图进取。这才是诸葛亮不踞蜀道天险以自守而以一州之国力频频伐九州之魏地的真实目的。而这个目的,诸葛亮显然达到了。诸葛亮每次北伐,曹魏边地驻军抵挡不住,不得不调用大规模的中央军,名将张郃、司马懿先后赴西线救火,“孚以为擒敌制胜,宜有备预。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晋书*宗室传》)。诸葛亮的北伐极大地消耗了曹魏的国力,“于时天下未并,戎车岁动”(《晋书*食货志》),以至于诸葛亮在世时魏明帝曹睿想修座宫殿都不行。终于等到诸葛亮死了,曹睿马上开始宫殿工程,“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三国志》*明帝纪),却遭到大臣的反对:“诸葛亮北伐都把国库耗空了,陛下还修什么宫殿啊!”“帝方脩殿舍,百姓劳役,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巿马辽东,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备豫不虞,古之善政,而今者宫室大兴,加连年谷麦不收。诗云:‘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唯陛下为社稷计。’”(《三国志》*辛毗传)。而司马懿讨公孙渊时,仅仅出兵四万,大臣们便认为难以支撑,“初,帝议遣宣王讨渊,发卒四万人。议臣皆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三国志》*明帝纪)。这里可以明确看见诸葛亮北伐对曹魏的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至于诸葛亮对南中的建设,建议参考《华阳国志》,《华阳国志》记载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南中在平定之后给蜀汉政府财政上很大支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古拉森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39
编号 151962
注册 2007-5-4


发表于 2009-10-5 23: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吃饭猛喷罗大傻 于 2009-10-5 23:25 发表

不过这种打法,始终最吃亏的是蜀国。魏国弱了,蜀国也就更弱了,最后便宜了姓司马的。始终北伐不是长久之计。诸葛亮其实应该想办法让魏吴斗个你死我活,自己从中谋利,就像当年曹操暗中私通孙权一样,让孙刘两方为争夺荆州而内斗自伤元气,才是上策。蜀国本身就比较弱小,很难拼垮曹魏的,斗到最后顶多怕是同归于尽,蜀国始终享受不了“革命成功的果实”呀!

罗兄,讨论一下。孙子兵法作战篇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蜀汉是在魏国的土地上作战,论消耗当然是魏国远远大于蜀国,特别是诸葛亮第四、五次北伐都是在魏国“大戮其麦”。可以参考二战期间美国参战前的日本在东南亚、德国在欧洲的“以战养战”策略,以及美国在二战期间除了珍珠港被偷袭外,其他时间打仗都是在别国的土地上,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还大发军火财。再说诸葛亮是人不是神,怎么知道司马家要夺曹魏的天下,诸葛亮针对的只是曹魏。至于你说的趋虎吞狼之计,说实话,面对孙吴这种见你有点出头之日都要捅上你几刀的盟友,你觉得现实么?诸葛亮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从未出茅庐即知三分天下,到后来关羽荆州败亡、刘备夷陵溃败,诸葛亮接手的是一个怎样的烂到极点的摊子?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诸葛亮依然“震荡宇内”,“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默记》)。而只要灭掉曹魏,最坏的情况也是和东吴划东、西而分治,远非眼下局限于一州可比。到了半个中国都在手中的时候,以诸葛亮的能力,你认为东吴有几分可拼之力?可见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是正确的和成功的,只差在诸葛亮死得太早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古拉森 于 2009-10-6 00:00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1 16: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52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