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即使如此,就算不用反间计,以李牧在朝中的地位和自己的性格,他也是不可能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这样的人只可用一时之需,根本不可能重用.这样的人连做人都不会,就算有再多的战斗能力也只是枉然,只能被可惜而已.至于他的战力究竟有没有达到使秦国被被揍的满地找牙的能力,还是值得另人怀疑的,但要用他与三国是魏将的郝昭相比的话,守护住一两座城池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的了!
但防御不是最好的做法,这还是不可取的.但他也只能去唬唬人而已.至于秦国对他的做法也不一定说明秦国拿他没办法,毕竟,秦国之所以强大,除了勇猛和强大的政治经济做后盾外,适时地用些计谋、外交手段也正是体现他的实力。至于,手段的程度如何,过于低贬也是不智之举。而效果如何,则看六国的反映,如果六国人才真的还存在一些值得秦国可以注意的话,那么六国也已经处于败事,因为整场战争已经让秦国摸清了底细。如果还有什么摸不透的话,那么李牧也不会那么容易被反间。所以说,光这一点,六国可以说已经无人了!
战争的得失在于他的全局性,而不在于他的历史。一时的疏忽不是战争整个局面的决定,而是在给了别人一个机会而已,但不是所有机会就能给人抓住的,就算抓住了,也不是胜利。而真正的人才并不是于抓住机会的人,而是在给别人制造机会并送机会给别人的时候,知道出击时候的人。而秦国就是拥有了一些这样人才的人,就连秦始皇本身也是这种人。从他由个单纯的小孩子面对无数政治阴谋阻挠还能生存下来并创立许多不世之功起,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