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儒学文化,你认为还有用吗?…………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7-11 22: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恩哼,先咳嗽两声在发言。

  大家先看,儒家儒学推崇的是什么,他们希望皇帝都像尧舜禹汤包括普通人也都那样,那么贤明,那么知礼。
  可是,大家发现过没有,尧舜禹汤取代前一人位置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手法。
   后世的皇帝,篡位的还要美其明曰,那叫禅让。还都爱自比尧舜禹汤说那是为天下苍生好,那到底为的好不好呢,这个我们先不讨论。
   我就先说人品吧,儒家整天提倡礼仪廉耻,可是最无耻的人恰恰都是学儒家最多的。儒家有个最大的问题,叫大家学的都是圣人,学古人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崇古。儒家理论和实际是分开的,最大的理论学圣人的课程下,大家最大的实际就是用卑鄙的手段达到目的后,还要美化一下自己是多么有高尚情操的。
   儒家文化教出的学生大多数都很虚伪,为什么呢?这和他们学的例子有关系,常常老师会教大家要孝顺,这个当然是应该提倡的,学的例子也是某个大孝子守孝X年。可是问题出现在,为了体现人的孝顺,要求学生在父母死后必须守孝X年,那么好,为了体现自己的孝顺学生开始攀比,你三年,我就五年,另外的一个就十年。对父母的孝顺是死后,守孝就能体现的吗?而选人的标准就是选人品好的,而人品好怎么体现呢,就看谁守孝时间长最能体现。那么是不是真心的,看来只有天知,地知,本人知了。
    在看儒家,选人的标准是理想化的,都是要求人品好的,结果这个东西是最说不准的,最能欺骗的,而往往忽视了那些靠自己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得到财富的人。当官的有几个是实干家,不都是只报着书本高谈阔论的人据多。这样的社会能进步吗?
    而且儒家都爱提,以前怎么样怎么样的,孔子就希望回到周朝的时代。忽视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作用,什么都是以前的好,老祖宗的东西最有用,中国古代几个有点作为的皇帝,都是敢破坏祖宗规矩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7-11 23: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就是告诉你,基本不用报啦。
当然,报复和野性的性格这是两码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7-12 12: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只是我的理解,还请楼上的高手指教一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7-12 13: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树将军于2005-07-12, 12:50:29发表
有多少人读过儒家的经典?我看大多数的评论还是道听途说来的。

先看看儒家经典出自何出,因何被奉为经典?
我想,那些古人读儒家经典读的比我们多,比我们透彻吧
但是结果呢,大家也都看到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7-13 13:1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一点的确是儒教对思想造成禁锢,但就以此来否定儒家,岂非有失公允?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作为新时代的人,跟上时代才是明智的选择。但是儒家所提倡的“仁”、“道”、提出的“克己”、“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些仍具有现代意义,正是我们需要发扬的。另外,中国从来不缺实干家。从先秦的管仲、孙子、商鞅到汉初三杰,到唐朝那些英豪,到范仲淹、王安石,到张居正到林则徐、曾国他们都是实干家。在皇帝方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哪朝的开国皇帝不是。我们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在近代,我们还处于农耕时代,而列强已进入工业社会。落后文明下的实干家,肯定是不如发达文明下的实干家的。如果处于相同的位置,在西方的农耕时代,跟中国的差距说是天壤之别也是不夸张的。


管仲、孙子、商鞅,汉初三杰他们学过儒?   

王安石,张居正他们两个学的儒,但他们已经发现儒家的缺点,要革儒家的尾巴,但不小心,儒家势力过大,他们还是失败了。林则徐他学儒,、曾国也学儒一个提倡改革,一个好杀人,哪一点有仁字?他们学的是儒吗?

学儒的那么多人中,才出了这么几个看得清儒家弱点,要改革的,不正说明儒家的失败吗?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嘿嘿,秦皇没学过儒吧。
汉武开始提儒,唐宗为统治发明了用学儒好的人当官选官的制度,到了宋祖手上,中国就开始变的很弱了,难道你不知道?他们当然是实干家汉武,唐宗宋祖这三哥们逐步建立晚上儒家的后果,是什么,到宋恶果出现了。

弱后难道是到近代才弱后的吗?如果不学崇古的儒家,中国至于改革那么少吗?至于开始从领跑的位置开始慢慢滑落,到最后落后人家一大圈吗?

应该知道人类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
我问你,原始社会那个时候,人类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吧,那个时候大家据说民风善良,但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努力发展生产力到共产主义社会呢?你老师有教过你吧。

那么儒家那原始社会人类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人,你不觉的可笑吗?建议大家学奴隶社会,学原始社会的一切,那可能吗?这和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吗?

“仁”、“道”、提出的“克己”、“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你生在一个,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你肚子都填不饱,你去讲仁,讲道,再讲克己,这很好啊,很适合皇帝统治你,李自成当年就很克己,宁可死也不愿意反。”。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句未免也太虚伪了吧,不患寡而而患不均,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凭什么要平均哪?别人干活白养你,如果不养,还要叹气,我不是忧虑我的贫穷啊,而是忧虑这个社会为什么不平均分配啊。不忧虑财富贫乏而怕社会动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7-13 13: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木野狐于2005-07-13, 8:59:52发表

QUOTE:
原帖由蒹葭苍苍于2005-07-13, 2:40:51发表
拿古人来比今人,没可比性.
我建议楼上的朋友先读一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再说。事先声明,里面是有糟粕,但我希望不要只看到糟粕。

仅看《论语》一部就够了,看多了怕他又要想歪去了!  

是啊,每本书自然有其可取之处,只是多少的分别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7-14 14: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蒹葭苍苍于2005-07-14, 1:39:15发表
断章取义,不知阁下读书是否也这样.
我说中国不缺实干家,并不是说管仲等人也是儒家.
宋朝的积弱是种种原因造成的,并不是儒家思想.要说儒家思想的禁锢,那敢是从南宋开始的,这和宋祖无关(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你可以去找张建昭补一下宋史)
王安石和张居正的改革是经济改革而不是思想改良,其中王安石的改革还包括军事改革.这个和儒家更不沾边.更值得一提的是,宋是中国古代文化经济的颠峰时期
古代中国的领跑,原因在于中国的大一统,和农业技术的发达,稳定的政治的格局.其中中国的大一统和农业技术的发达中儒家没多大关系,但稳定的政治格局却是儒家在起作用.近代的中国落后,是因为中国在从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过程中止步不前了.这其中有儒家的思想在起作用,也有明末更落后的清朝入主中原,采取了更保守的政策的原因.但儒家并非固守教条主义者.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一些清醒的人看到了中国危机,主张师夷之长以制夷,大办实业,希望通过实业救国.接着又出现了戊戌变法.而戊戌变法的发起者恰恰是一群儒生.儒家学说并非不懂通,从先秦的孔子因才施教,提出和而不同,肯定管仲,就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懂得变通的人.到汉初的叔孔通制礼法,也是去繁就简.
关于崇古问题,儒家并不崇古,只是尊古.并不盲目崇古.儒家所尊之古,是尊其善者,尊重的是传统中有益的思想.正是这一特色使中国文明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战乱都能延续下来.相比之下,四大文明古国中,其他三个国家的文明于今何在. 另外,尊古只是儒家学说中微小的一部分,儒家主要的主张是入世,是通过文教使人向善.这一点和现在的精神文明教育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主张孝敬父母,兄弟友爱.主张忠君爱国,为国效命.主张做人爱憎分明,不做苟且之事.阁下取一点而忽略其余的,给人的感觉如果不是有别样用心,就是根本没读过儒家经典,对儒家还停留在无知上.

应该知道人类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
我问你,原始社会那个时候,人类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吧,那个时候大家据说民风善良,但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努力发展生产力到共产主义社会呢?
儒家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并不是说要给那些没饭吃的人白食吃.而是要每个人都有能谋生的资本.在农业社会里,就是土地.有了土地,就有饭吃.所以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都是为了土地.这恰好证明了儒家这两个思想的价值.因为土地兼并严重,达到了严重的不均,使社会矛盾变得尖锐,在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国家就会出现动乱.国家出现动乱,生产力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就会严重倒退.而历代统治者都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是儒家的遗憾.也说明了,儒家学说只被统治者有选择地使用.而现在的人,根本没读过儒家学说,却把所有的屎盆子往儒家头上扣,这一点令人无法忍受.

你生在一个,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你肚子都填不饱,你去讲仁,讲道,再讲克己,这很好啊,很适合皇帝统治你,李自成当年就很克己,宁可死也不愿意反。”
正因为统治阶级不能做到"克己",所以才会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现在西方国家也讲究克己,芬兰的公务员只能接受一杯热啤酒和三文治,如果喝到红酒,就很可能出问题.这个是有严格的纪律,但如果没有自我约束恐怕也不行的吧.儒家主张慎独,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小心,不要去做不符合礼法和道德的事.在别人目光范围所及之外特别更要重视这一点.而有些人做不到这个,却把屎盆子往儒家身上扣,恐怕也是有失公允的吧.

再说"仁",仁就是爱人.这个和什么社会都无关.假如一个人,吃不饭肚子,就不讲爱人,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吧.道,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如果一个人贫穷就不去追求完美的人格,那他肯定不会成功.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因为穷,就去偷去抢,去伤害别人,损人利己,这难道也是正确的?"仁"和"道"都和吃不吃饭肚子无关.而书画棋琴才和吃不吃饱肚子有关.美国有钱,发达,但在全球搞霸权主义,公然违背国际公约,现在却被全世界很多国家谴责.可见,即使一个国家再民主,再发达,如果不讲道义的话,总会被人唾骂的.

弱后难道是到近代才弱后的吗?如果不学崇古的儒家,中国至于改革那么少吗?至于开始从领跑的位置开始慢慢滑落,到最后落后人家一大圈吗?
明朝时,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强国.中国改革少,是因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发达,自给自足. 这跟西方的海洋性地域有很大的差别.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有饭吃,又是世界强国.谁还会想着去改革. 这是个综合因素,有些专家还就些作出了相关的研究,好像以前在轩辕也发过,我建议你还是去读一下再说.另外,多读点儒家的书,然后再过发表议论,免得被人笑话.

补弃一点,朴实不是愚昧,朴实的意思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老老实实,不弄虚作假.这正是现在所缺少的,无论是位高者,还是普通老百姓,人人奸诈成性,整个社会无一点诚信可言,还沾沾自喜,自诩盛世.自XX立国以来,哪天不是形势大好,好到被别人越甩越远,而我们还在梦中呢.

等,竟然你说中国不缺乏实干家,那实干家又不是儒家,那在《儒学文化,你认为还有用吗?…………》这个帖子题目讨论下,你举实干家的例子是想告诉我们,我们不缺实干家,只是实干家都是儒家,或不是儒家?
麻烦你给个准确说法,不要两边头讨好。

但儒家并非固守教条主义者.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一些清醒的人看到了中国危机,主张师夷之长以制夷,大办实业,希望通过实业救国.接着又出现了戊戌变法.而戊戌变法的发起者恰恰是一群儒生.

注意了,儒生的改革,是因为儒生发现了不改革不行,而儒生的改革用的思想和儒家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他们的改革恰恰吸收了外面的思想,抛弃儒家的思想。毛主席也是从小到大在私塾念书,读的是孔子,也能算儒生吧。但他信马列,创造了自己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是孔子思想。

稳定的政治格局却是儒家在起作用
是啊,儒家用思想禁锢来阻碍人的思想进步,叫人不要反抗,不思进取,血性慢慢慢的磨光,当然能保证皇帝的位置稳定。

汉初的叔孔通制礼法,也是去繁就简
古代礼法之繁杂,还是汉初的叔孔去繁就简,如果没去,那些礼法还要复杂到什么程度?
就那样了,还叫简,我看叫你用古代的礼法行事,我看你什么事也做不成。

关于崇古问题,儒家并不崇古,只是尊古.并不盲目崇古.儒家所尊之古,是尊其善者,尊重的是传统中有益的思想.
哦,原来是尊古,那么尊的目的是什么?尊重的目的是什么?我到发现,儒家满口都是,按祖宗传下来的做,这是盲崇还是尊重祖宗的果实?看看,司马家多尊重啊,篡位就篡位嘛,还要叫人写昭说,这叫禅让。合法,多尊重老祖宗的规定。


.正是这一特色使中国文明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战乱都能延续下来.相比之下,四大文明古国中,其他三个国家的文明于今何在

不得不说儒家文化高啊,入侵中国的那么多蛮族,在吸收我们的文化之后,要不被同化,要不就是加速堕落。只是不知道清朝,吸收了儒家文化后,还有多少的进取心呢,而汉文化,又被摧毁了多少呢?在你眼中,儒家文化在,就等于我们的汉文化存在对吗?
你知道明朝的土地有多大吗?而清的时候土地又有多大吗?

尊古只是儒家学说中微小的一部分,儒家主要的主张是入世,是通过文教使人向善.这一点和现在的精神文明教育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主张孝敬父母,兄弟友爱.主张忠君爱国,为国效命.主张做人爱憎分明,不做苟且之事

这个更好笑了,儒家占主流的几千年来,无数中国人只学儒家四书无经,教了多少人才出来,举两个人,秦烩和岳飞。这两人学儒学的应该都不错吧,知道什么是忠君爱国吧,岳飞的下场大家都知道,他忠的是什么?是国家呢,还只是那个皇帝?那么秦烩呢,他忠的是皇帝还是国家?学儒的读书人,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会做什么呢?要不就是可耻的投降,要不就是无意义的自杀,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是什么呢?恐怕只有你说的,起到稳定国内的稳定。你提的这些主张确实没错,大家现在也要按这个美德来做,可为什么那么多从小学儒的人确做不到呢?教出来两种人,一种是确实按这严格做的书呆子,另一种呢,在人前按这个标准做样子,最简单的就是,满口爱国,确做自毁长城只事,提出的理由就是长城要叛变。他们到底是爱国呢?还是爱他们自己?儒家教了几千年,出的净是这样的人才不悲哀吗?

儒家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并不是说要给那些没饭吃的人白食吃.而是要每个人都有能谋生的资本.在农业社会里,就是土地.有了土地,就有饭吃.所以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都是为了土地.这恰好证明了儒家这两个思想的价值.因为土地兼并严重,达到了严重的不均,使社会矛盾变得尖锐,在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国家就会出现动乱.国家出现动乱,生产力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就会严重倒退.而历代统治者都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是儒家的遗憾.也说明了,儒家学说只被统治者有选择地使用.而现在的人,根本没读过儒家学说,却把所有的屎盆子往儒家头上扣,这一点令人无法忍受.

儒家思想简直太先进了,竟然早于马克思就想到了,人类只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保证社会人类的稳定。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不知道有何不同啊?我们应该不用学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经济学,大家都改学儒家四书五经就可以了,在孔子光辉思想的照耀下,我们将会战胜一切,达到共产,平均的社会。所以,鸦片战争我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大家不是很努力的贯彻孔子的思想。


如果一个人贫穷就不去追求完美的人格,那他肯定不会成功.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因为穷,就去偷去抢,去伤害别人,损人利己,这难道也是正确的?"仁"和"道"都和吃不吃饭肚子无关.而书画棋琴才和吃不吃饱肚子有关.美国有钱,发达,但在全球搞霸权主义,公然违背国际公约,现在却被全世界很多国家谴责.可见,即使一个国家再民主,再发达,如果不讲道义的话,总会被人唾骂的.

什么叫完美人格?不知道是怎么定义的?又有谁做到了?讲美国,你难道不知道,历史上记住的都是胜利者,一场球赛,不管其中一个队靠什么手段获得胜利,得到冠军。就是多么的有争议,但历史上刻下他们的名字后,大家只会记得胜利者。至于过程,没人会记得。

明朝时,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强国.中国改革少,是因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发达,自给自足. 这跟西方的海洋性地域有很大的差别.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有饭吃,又是世界强国.谁还会想着去改革. 这是个综合因素,有些专家还就些作出了相关的研究,好像以前在轩辕也发过,我建议你还是去读一下再说.另外,多读点儒家的书,然后再过发表议论,免得被人笑话.

这就是你读儒书读的多,明朝是是世界第一强国,但张居正想到了改革,你要在当时一定也是反对者,大家过的好好的,没P事,改革个P啊。

书没你读的多,还能写唐诗,你应该活在过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0-4 22: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问一下,楼上的,美国的文化价值和儒学的文化价值的区别你了解多少?
在中国,我们讲的是精神文明,学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
那么你要学美国的还是儒学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6 02: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23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