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明末民变简析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前言部分: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目前不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所谓的纯学术)来替换已经叫意识形态的部分(所谓的阶级观)
第一部分:即使按你的说法,仍然可以得出明王朝资源调剂失败的结论,导致西北(天灾人祸没人救)和东南(安定团结唱赞歌)差距明显,一个已经失去国家资源调剂能力的政权,说它气数已尽没什么错(不是被推翻,就是被分裂)

另外,这里也可以看出另外一个问题:为何东南稳定?是否和整个明王朝的主要决策权都在东南士人手里有关呢?
换句话说,就是东南上层,以牺牲其他地区和人群的利益,保证了其出身地的繁荣?如果属实,那么崇祯的“臣皆可杀”,后来清入关,东南士人的投诚也就没什么可疑问的了(因为没受到直接威胁,而漠视东北防务,因为担心受到西北报复,而引清兵入关)。

后面两部分,是枝节问题,前面这部分没解决,后面两个解决了也无济于事。

[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0-9-4 15: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7 mp586 的帖子

一直觉得明的财政征收方法很有问题,尤其是后来张居正改革,导致西北赤贫。(有空的时候,或许我会详细开一帖讨论,下面这些,都没经过充分论证,就当猜想吧。)
按正常思路,应该是赋来自江南,役来自西北。也就是明朝财政体系应该是户部+工部组合。
北方因为粮食产量有限,劳动力有富余,而且北边为统治中心,需要的人力较多,应该役多于赋,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富余劳力,而且还能降低对北方地区本来就不多的赋的负担。
而一条鞭后,本来就缺少产量的北方农民,现在不能以役来弥补赋了,工商业也不发达,其空余出来的劳力就业不足,另外,还要考虑白银在北方的贬值问题等因素,导致其更为贫困化。

东南恰好相反,粮食产量丰裕,劳动力和土地相对均衡,务农务工都两相宜,一条鞭法恰好可以解放其生产力。


另外,你提的一个南方以银折粮,可以减少漕运损耗,根本不可行,因为北方缺的是粮,白银如果没有粮食交换,也是空头支票,还是解决不了北方困境。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7 20: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5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