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反派人物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反派人物, 通过正史和演义相对比较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1
发表于 2006-3-13 16: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心目中的十大反派人物
所谓反派名将,是指中国古代史上常被人们视为反面形象的一派,通常也是在与其他将领相比较之下而定位的,只所以称他们为名臣,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是历史主流人物,或者是反面形象,而被人骂到一钱不值,到是在自己的尊严上有一定的历史位置。这些大臣(或称统帅)通常或有自己鲜明的立场,或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有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军事成就,甚至明知道主子是昏君、暴君也宁死不降。在一些历史故事中常常给人以饮恨疆场,马革裹尸的感觉,也有人对这类将领有另一种评价,说他们常常在国家濒临灭亡的危机时刻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反戈一击,颇有点朝庭危机时擎天一柱的味道。但是最终他们不能成为历史的主流,只能以反面形象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闻仲
笔者评语:英雄常常使敌人心悦诚服,而有这么一个坏老头却使好人对他钦佩敬重。
朝代:商朝
这位老将军有两个著名的传说:一传说最早被称为武圣的人,二传说是蛋糕点心的发明者。商纣王继位之出,北海发生叛乱,闻仲太师发兵北征,这次战争是原始野蛮状态战争与封建早期战争的一个分割点,从这次战争之后商周之间的战争开始形成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古代战争模式,而闻仲太师的带兵风格,个人魅力又在历史的典故中记载的比较正统,所以闻仲死后在商朝上下得到了从纣王到平民的悼念;西周的君臣上下也很敬佩闻仲宁死不降,忠君报国的品质(毕竟那时候缺少这样的榜样),虽然姜尚是那个时期的风云人物,但中国人有拜死人不拜活人的习惯,所以闻仲成为西周时期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据说当年闻仲太师奉商纣之命出征讨伐武王,为了减少埋锅造饭,缩短进兵时间,便设计了一种用饴糖和炒熟谷粉粘在一起做成的成条块的糖饼,给士兵食用,这就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点心。北京糕点行业曾经有个行庙,就曾经供奉过闻仲的塑像。
鄣邯
笔者评语:名将是以优异的战绩来造就自己的威名,鄣邯厉害之处就是以自己的败绩演义了自己的传奇历史。
朝代:秦代
无论鄣邯向谁投降,他都不能成为历史的主流人物。曾经为秦国统一立下的汗马功劳,少有人提及,而鄣邯的屡战屡败,却使他成为历史上的一位颇有名气大将军,甚至很多人眼里比蒙恬还有人气。让鄣邯声名大震的就是钜鹿之战了,项羽破釜沉舟,背水列阵,以江东八千子弟兵大败号称四十万的秦军主将鄣邯,迫使鄣邯投降项羽,由于项羽分封不均,降将鄣邯被封为王,利用他来阻止汉王刘邦,使项羽大失人心。后来鄣邯又被刘邦击败(没有查到生死结局,估计死了),使其沉没许久后再度成名,而且名镇三秦。
晁错
笔者评语:一个忠正的大臣,削藩的鼻祖。
朝代:西汉
西汉是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朝代,高祖皇帝刘邦,将沿海地区(当时不是发达地区)江南等地分封给他不能继承皇位的儿子或侄子。这些诸候王手握重兵在景帝时期已经是皇帝的心腹大患。晁错的见识在当时超出了一般的大臣,他预料到这些诸候王早晚要造反。所以力主削藩。这个建议是正确的,后来的历史证明西晋八王之乱,五代十国分裂,朝靖难之役,清代三藩叛乱都是由诸候王引起的。晁错最早提出削藩政策,主张先发制人,原因在于诸侯王现在不反,将来早晚要反,不如趁其羽翼尚未丰满,提早出兵,否则后患无穷。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晁错缺乏与朝中大臣的沟通,遭到很多官员的反对。直到七国叛乱爆发,很多大臣仍主张杀晁错安抚诸王。晁错政治上的孤僻强硬,只能换得人们得不满,最终被着奸臣得名声被处死。后来一些朝代诸侯王造反均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起兵,例如明代朱棣造反,就是打这前面这个旗号兴兵的,等朱棣登上皇位,那自然是正面角色,那些建文帝身边的忠贞大臣便被污蔑为奸臣,与晁错为伍。所以在民间晁错皇帝身边奸臣,谗臣的代名词。
董卓
笔者评语:坏得不能再坏的奸臣,公认的反面形象。
朝代:东汉末年
在正史的记载里,董卓是一个东汉末年对朝廷有着巨大贡献的边关守将。曾数次击败西凉进犯的少数民族,为东汉的边疆守卫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资治通鉴》中,也公正的对董卓的所作所为有合理的评判,并且认为董卓在历史上最大的污点应该是在西凉对少数民族大规模的屠杀,所以三国演义里描写董卓在洛阳残害百姓还是有其个人性格依据的。
杨林
笔者评语:真可谓“人民传说的一代将领”!在民间故事、评书戏曲、野史演义,神话传说里哪里有隋唐哪里就有杨林。在正史里不好找,其他地方到处都可以找到。
朝代:隋朝
记载最为详细的不是哪部正史,而是《说唐全传》。杨林,字虎臣,生卒不详,曾为登州(今蓬莱)太守。与北周大将隋国公杨忠之弟,杨忠便是杨坚之父,隋炀帝杨广要叫杨林爷爷了。我只找到一个证明杨林政绩的典故,就是蓬莱岛上的城墙就是杨林最先选的位置,据说当年杨林任登州太守时由于蓬莱岛地理位置特殊无法建设,所以一直无可奈何。有一次带领众太保打猎,遇到一只银狐,众人见是罕见之物便要射杀,而杨林视其为祥瑞命令只能追不能射,后来将银狐跟丢了,而跟踪的这一路便被杨林定为修筑城墙的位置。由于战乱隋朝的蓬莱城墙早以不复存在,现在的城墙是明朝建立。杨林在小说的里颇有闻仲的风度,就是忠臣不保二主,一心效忠杨广,且又有老臣和忠臣的风度,但却有心报国,无力回天。
韩德让
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像多尔滚式的人物,只不过韩德让与萧太后是两厢情愿。
朝代:辽代
通晓宋辽战争的朋友都知道,辽国有个韩元帅很厉害,在电视剧〈杨家将〉中叫韩延寿,在民间故事里叫做韩昌,在戏曲〈契丹萧太后〉里叫做韩德让。其实真名就是韩德让,汉族,后来被辽圣宗赐名耶律隆运。是辽圣宗的心腹大臣,甚至传说辽圣宗称为义父(像多尔衮一样荣耀)。其父韩匡嗣就因保驾有功官居要职,韩德让因受萧太后重用掌管辽国北枢密院。在这一段时间里辽国达到了继耶律德光之后的一次空前强盛,辽圣宗耶律隆绪在历史上的贡献并不出名,关键他的母亲萧太后是一个颇有文治武功的女强人(传说与韩德让有越轨关系)又得到韩德让、耶律修戈、萧挞凛这样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使得宋军数次进犯失败,而辽军两次讨伐成功。之所以把韩德让推到这样一个反派将领的位置上,就是因为在我们的脑海里杨家将的故事使我们一直认为辽国是侵略者的角色,况且在当时宋朝应该算是正统朝庭,而与其并立的辽、西夏金等国家是外敌,韩德让在汉族文化德历史上永远不能成为主流,再加小说,影视,评书戏曲的演义化,这也难免让韩德让这样的人物成为反面角色。
耶律楚才•脱脱
笔者点评:在有关朱元璋打天下的故事里,脱脱就是杨林的盗版,相传以十二条绝户计险杀各路起义诸候。
朝代:元
元朝顺帝年间,以丞相洒敦为首的群臣昏庸无道,祸国殃民。招致各路起义军的叛乱,而脱脱作为元朝的太师成为了力挽狂澜的倾天一柱。而且为元朝出战的诸多将领中如蛮子海牙、张天左、白云托等军事将领皆出自脱脱门下,在讨伐朱元璋时,由于圣旨催促进兵,屡早重创,最终饮恨自尽。从一个大臣的角度看脱脱是一个有着封建忠君爱国思想的人物,符合做为一个臣子的要求并恪尽臣责,但军事上的强硬与政治上的懦弱,形成了他本人的鲜明对比,,换句话说有点依靠穷兵黩武来维持朝庭,而在政治上缺乏与朝中群臣的沟通和鲜明的国家体制改革,而导致最终的失败。有一点要注明,元末绞杀起义的脱脱与著写《宋史》、《辽史》、《金史》的脱脱姓名完全一样,应该不是同一人。
张定边
笔者评语: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虽败犹荣,千古流芳。
朝代:元末
在中国古代典故中《九江口》的故事颇有些名气。喜欢看明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朱元璋与陈友谅在九江口这个地方展开了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单交战时间就二十七天,号称汉王的陈友谅投入兵马60万,朱元璋动用军队20万,最终朱元璋以少胜多击败汉王陈友谅。也使明军主帅徐达,副元帅常遇春赢得威名。但在交战之前,双方都是反地主压迫的农民起义武装,只不过朱元璋的胜利主宰了中国的历史。陈友谅的兵马元帅张定边是一个很有见识的老将,尤其是对诈降的明军将领华云龙早有戒备,再三请求以逸待劳,但陈友谅误信了华云龙的玉山合兵之说,最终中计惨败,而张定边仅仅带领五百水手杀入敌阵抢出汉王陈友谅捡回性命,虽然是功败垂成但张定边的死力救主确仍然是历史反面人正派化身。京剧《九江口》也恰恰是描述的这段历史,其塑造的人物也正是张定边。
张春
笔者评语:皇太极可谓是有雄才大略一代明君,偏偏就有不愿归顺盖世明主的人。
朝代:明
范文程、洪成畴、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祖大寿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他们原本都是大明的臣子,但最终纷纷归降,成就了皇太极的雄才大略。张春和上述人一样但是他死在清军监牢中,是同级别将领中唯一个拒绝归降清军,且职务最高的人物。张春时任永平监军,永平之战明军全军覆没,张春被生擒,但河洪成畴不同,张春抱定成仁之人,宁死不降,直至绝食而亡(一说为皇太极无奈之下将其处死),皇太极则队张春做了一个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评价,据史料翻译大意为:“予常闻汉人中有文天祥很忠烈,视其为神人。今见张春,才相信文天祥宁死不降是真的”。
李鸿璋:
朝代:清
笔者评语: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汉奸,又为什么不惜巨资购买北洋水师?
背了很多年卖国贼的名声,主要错误是签了马关条约,还有一个日本儿媳妇。但中央台的电视剧《走向共和》,还原了李鸿章的一格真实写照。其实李鸿章思想还是在封建官僚中有一定进步的,据说后来北洋军阀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都是李中堂斥巨资进口的,更巧合的是世界上这种最早的重机枪(当时还没有轻机枪)并不被看好,认为是浪费子弹的武器,只有德国(当时大概是普鲁士)和中国看好,但一战爆发后,才印证了重机枪的价值,可见李鸿章的前卫意识是欧洲军国主义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薛岳(参照网络有关文章)
时代:中华民国
笔者评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为薛岳的评价是非常公正,确实有很大抗战的功绩。
薛岳,外号“老虎崽”,一个农民的儿子。只有10岁便进入黄埔陆军小学,13岁毕业便加入同盟会,曾担任孙中山警卫团的营长,1922年陈炯明叛乱,就是薛岳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宋庆龄逃离虎口。1927年“412”之前,他曾建议中共中央:“把蒋介石当反革命抓起来!”结果他又成为围剿红军的干将。杨成武上将在晚年回忆湘江战役时曾说:“我这把老骨头,差点埋在湘江边上了。”此言非虚,他当年身负重伤,是爬回部队里去的。那一仗,长征的中央红军从八万五千人打成三万,而主攻者即是薛岳。还是杨成武上将,1987年5月在文章中写道:“对他们(指民国将领)的历史坚持进行实事求是的记述,是功绩就讲功绩,是过失就讲过失,一段时间有功就讲一段时间有功,一段时间有过就讲一段时间有过。”
我们说薛岳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是指他是抗日战争时期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将,仅他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人。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曾经是老战友也曾经是死对头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则盛赞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垂不朽。”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2
发表于 2006-3-13 18: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又查了查《说唐全传》,还真是我记错了,确实是罗成所杀,马上改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3
发表于 2006-3-14 09: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aorui4
于2006-03-14, 8:16:11发表
很好啊。为什么没有曹操
曹操因该说千百年来是个矛盾的人物,他对历史的贡献和污点都能被世人肯定,我选的这些人物都是容易被民间故事和演义误导的人物,他们的反面形象完全压过了他们的正史地位,所以从这一点出发,应该说曹操是否该加上,这个意见暂且保留。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4
发表于 2006-3-15 13: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uhaogang
于2006-03-15, 10:37:06发表
成王败寇而已...哪边胜了就是良将忠臣...另一边就成了反派了
这十个人的优点,恰恰是成为了他们成为反面形象德条件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5
发表于 2006-3-18 11: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列举的人物都和主流人物相对而言的,很多都被民间故事和评书演义化了,古代双方征战有对立面,一些演义为了突出主人公的效果,常常把对立一面虚构一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6
发表于 2006-3-19 15: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6-3-19 14:44 发表
耶律楚才和脱脱是两个人吧,脱脱和老杨林、闻仲可能是一类人物吧。耶律楚才在民间传说的少些吧,他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而且名字也是取了楚为晋用的意思,有点巧合呀.
我也在研究脱脱这个人物,最初是在单田芳的评书<明英烈>话本里发现的,第一回就写了是耶律楚材.脱脱.但可以承认一点,这个名字确实别扭,耶律是契丹大姓.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7
发表于 2006-3-20 22: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都不好说,到是有首诗写得好: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卑篡位时,若非当年身早死,一生真伪谁人知。
据说如今还有人给秦会说不平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8
发表于 2006-7-29 09: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漳水枭枭
于 2006-7-19 18:09 发表
什么玩意~
那么多凶残野蛮的君主都不在其列,薛岳、章邯、李鸿章、晁错竟然上榜…………
主观意识太强~
其实我本来不是想写十大暴君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7 17: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7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