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历史剧、古装剧发展中不应遗弃的, 刨去商业化、科技化、个性化元素,才发现少了古典情节
性别:男-离线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9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8-8-28 21: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史剧、古装剧发展中不应遗弃的

今天在单位传达室看了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几个片段,几个被武侠染指过的几个片段给了我一个启示,狄仁杰系列的历史剧越来越有些垃圾剧的味道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部历史人物正剧《海瑞》,同样是描写历史人物,大不如以前了。别致个性的演出服取代了古人本应该传的绫罗绸缎,带有西方风格的铠甲深入鱼鳞兽刻的传统盔甲,越来越多的垃圾剧充斥电视,让人得到许多新时代的元素,也失去了很多归真的历史情节。还记得八九十年代的历史剧吗?山东版《水浒》,山西版《杨家将》,老版《红楼梦》或者电影版的老片子,曾记录过一个个古典情节:起义军长得骨瘦嶙峋,真有股子穷人样;古院寺庙青苔蔓草,身临千年古刹一般;真刀真枪不用替身,剧集造就明星(现在是明星造就剧集);武将内着盔甲外罩战袍,哪像现在铠甲跟甲鱼壳子似的。
   
      一、真正不用替身的武打

     究竟是影视剧缔造演员,还是明星炒热影视剧?回到上世纪80年代看看,83年山东版水浒开拍,这是由多个人物系列的小连续剧衔接而成的。先说武打效果,尤其以扮演武松的演员祝延平最为有名,那时祝延平刚刚成为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从小就在济南京剧院学武生的祝延平,除了身材高大,还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尤其是在醉打蒋门神的那一集,武松的醉拳显然与成龙的醉拳有天壤之别。成龙的醉拳突出人体造型设计,滑稽、机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挨打一方招式上的低级失误;而武松的醉拳实战性强,没有花架子,体现出一招制敌,并不追求视觉完美。与现在武打相比,老片子才是真正的武术,虽然动作上比不了成龙的凌厉利索,但是真实无暇。现在人们的欣赏水平高了,反到替身多了,如果大家注意新版《水浒传》上醉打蒋门神那一集,大家就会发现那才是个漏洞百出的替身。
    老式古装剧最大的有点就是没有替身,从选拔演员之出初武打演员就决定了武功的要求。比如说一部老电影《岳家小将》影片本身没有明星,当然那个时代也不讲究明星效益,但里面的演员全部是清一色的专业武打,武术水平毫不逊色香港武打剧。尤其是岳家小将对阵金国四名武术高手时,那才叫真正的武打,张九如之子张雕鹰,那一套鹰爪功夫练得如火纯青,还有金邦大太子的流星锤,恐怕以后是再也看不到绝门表演了,也许今后这类罕见兵器,只能像港台武打剧一样用单拍几个碎镜头拼接了。
  
      二、没有被商业化的情节

    历史(古装)剧本来就有很多被演义化的情节,很难说那些情节真正跟历史一模一样,况且一些历史故事在长期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有了通俗的一面。比如说三国中关羽温酒斩华雄,说过正史的朋友都知道,斩华雄的记载是孙坚。演义化的东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有些东西编的实在驴唇不对马嘴。《江山风雨情》里面的崇祯皇帝之死,就是嘴糊涂的编排。众所周知,崇桢帝最后是在煤山松树上自缢身亡。《江》剧的崇桢最后竟死在陈圆圆的肩头,他对亡国只恨即无遗憾也无悔恨,满足安逸的闭上眼睛死去。崇祯虽然在亡国之际已经无力回天,但总不至于窝囊的死在女人身边,历史上算是让人同情的国君。这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化情节,目的无非提高票房或收视率,怎样让崇祯有看点,就是不能让他向烈士一样宁死不降,而是跟陈圆圆出点纠葛。没有女人戏的地方硬塞女人,无关的两个人硬安排在一起可见故事编排的绰劣。
    故事情节的想象不是不能进行艺术化处理,比如电影《神话》,里面古装戏的情节就编排的非常好,蒙毅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被朝中奸臣陷害;南宫将军与丽妃被封入秦王难得陵寝,直到几千年后才被杰克与威廉发现。一系列的情节符合秦朝当时的大势,人物生死也符合也符合赵高乱政的政治特征,即使整个片子情节随便是架空玄幻的,就算编的神话也能被人们一起喊好。
   
     三、充分利用实景少布景

    每年暑假都少不了播放四大名著,这两天刚看了央视《水浒传》火烧草料场这一集,令我感到不解的就是林冲杀死路迁的一场,怎么就偏偏在一个布景的舞台的拍摄,看了这么多年的历史剧,无论《三国演义》,还是《红楼梦》,恐怕夜景的实际拍摄早就不是什么问题,而《水浒传》里面的夜景实在太假,而且周边的草木一看就是假的,只是港台古装剧才会出现的东西,在大陆的古装正剧也出现了。
    我想大家看古装片子如果能看到,台阶长满苔藓,角落冒出蒿草,或者有亭子青石的点缀,那才是理想的古代寓所。谁也不愿看些连凹凸都没有的假石头,颗粒比爆米花都大的假雪景。这让我想起了一部早期大陆武侠剧《江湖恩仇录》,虽然那部电视剧伤痕很多,衔接混乱,但是该剧的布景却是十分难得的优秀华夏景观,无论是河流瀑布、高山峡谷,房屋道路都是蕴涵着中华传统文明的特色,充分运用了大好河山的娇美壮丽,古装少有能及者。
   
       四、戏说究竟该说些什么
  
    大概是从《戏说乾隆》开始吧,戏说题材的古装剧迅速开始风靡全国。其后大陆拍摄的《宰相刘罗锅》一炮走红,以张国立、王刚等著名为代表的一系列戏说题材电视剧又一次火爆银屏。且不说这些戏说类型的剧集拍摄的是否符合历史背景,但就体现出的一些让人醒目的话题倒是推进了人们对史实人物认知的渴望。比如说和珅这个人物本来是一个不值一提的贪官,正是王刚的出色表演使我们更渴望了解这个贪官,对这个贪官的态度也不像对秦桧、严嵩那样极度憎恶。
戏说剧有他的优势,也有很多垃圾。本人冒昧批评《还珠格格》就是戏说电视剧里最大的败笔,这样说也许过分些,个人认为琼瑶剧进军戏说行列真是没什么好作用。记得中学时候语文老师就曾忠告过我们琼瑶的作品只能毒害年轻人,还不如金庸的武侠小说。这部电视剧只是捧红了一批跨世纪的影坛新星,而没有多少让人值得回味的地方,尤其是影响中学生学习起到了明显的负作用。
   
      五、演绎古典应有古风古貌

    古装剧是反应历史潮流的窗口,演绎古典就应该拥有古风古貌。1、影视剧的农民起义军应该是什么样子?大家可以看看老版《水浒》,也许那时是改革刚起步,国家还不富裕很多演员普遍黄瘦,演员穿上戏装几乎没有大腹翩翩的,本身就透着一股子穷人样,演的起义军就带着穷苦农民形象。2、古战场应该是什么样子?建议去看山西版《杨家将》,纯粹的黄土飞沙,枯树残柳,真有一种古风荡荡的感觉,不像近几年的古战场,仗还没打起来背后先黑烟滚滚,感觉和被炮兵炸过似的。3、入侵的异族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大家还记得一部近代武侠剧《清末乙未豪客传奇》,那里面的日本武士,本人认为是演绎最成功的侵略者,虽然故事情节拍的其烂无比,但是清末混迹中国的日本武士刻画的入木三分,80后的观众一定还记得车绮多沙子那标志的拔刀动作。
  

     时间已经转向21世纪,优秀的历史剧、古装剧应该给人以故土情怀,单纯的拍摄风格和拍摄动机,就像老版《西游记》一样,直到今天长播不衰。武将铠甲个性化,宫娥妃嫔妖艳化,妖魔鬼怪画像彩色木偶一样,这种古装剧永远不会有进步,因为演职员就不懂什么是古典。我们渴望真切、淳朴的古装剧、历史剧,是后人了解从前的一面镜子。新的影视元素不能生搬硬套,没有人对用新科技点缀的历史感兴趣,中国自己如果都认为是垃圾剧,就别指望外国了解中国。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随笔做的评论。

[ 本帖最后由 麒麟子 于 2008-8-28 21:37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7 17: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16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