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操失误之:误纵“白眼狼”, 白眼狼:忘恩负义翻脸无情的人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8 18:5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3-28 15:23 发表
荀彧本传跟裴注这里可不是矛盾,而是史家曲笔。
荀彧并非正常死亡,这是史学界共识,古代跟现代的看法都是如此。

至于俺的逻辑,提出的问题可不是“亡身殉节=死前背叛了汉室”,而是:

正常死亡也叫殉节????

史学界共识?你不要搞笑了。

前者,关于田余庆的那段言论,开始时你也是言之凿凿,七个三,八个四,讲了不下一垃圾桶。

史料发生了矛盾,那就叫“曲笔”,呵呵。知道什么叫意淫吗?

你说他自然死亡可以,你按野史或按小说,说他死亡有疑点也可以,但是,都不能说他背叛了曹操。最多是与曹操有不同意见,而且,这也只是猜测而已。

反正,本人取正史的说法。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8 19: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otti 于 2007-3-28 17:11 发表
关羽是不是因为女人离开曹操,可真不好说,不过即便如此,也无可厚非。

我帖子中提的关羽离曹,有三个因素:

第一、女人问题。
第二、袁强曹弱问题。
第三、投刘备问题。

至于白眼狼行为是否无可厚非,那就见仁见智了。有人还说秦桧、汪精卫也无可厚非呢,难道你能改变人家的看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8 19: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空灵 于 2007-3-28 15:25 发表
楼主真一可笑的货~~~~

呵呵,阁下看来是个卖笑的货。开个玩笑别生气。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1 于 2007-3-28 19:0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9 12: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头猪脑 于 2007-3-29 08:42 发表

个人感觉楼主这里两条顺序颠倒了。
“但考虑到刘备有枭才,并最后建立了蜀国,成就鼎足三分的霸业,所以白眼指数低评一级:9”
这句话是楼主排序的理由,感觉显然不能成立。
白眼狼,应该是评论人们秉性,行为的一个词语,和人的能力,志向,成就应该没有关系。
按刘备做出来的种种事情,评白眼狼实在是无人能出其右。
而按楼主的意思一个能建立国家的人,其白眼狼指数就可以低一级,
对次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望指教。

我的意思是,刘备因为要建立自己的势力,最终必然要背叛其主,所以,他作白眼狼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而且,他后来确实也建立了蜀国,证明这个“客观必然性”不是主观臆断。
对于客观上确有情有可原之处的案例,本帖全部低评一级。

所以将刘备也低评一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9 12: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wwwwww.com 于 2007-3-29 12:43 发表
你能想象蒋XX在 49年之后当政协主席吗?要是让一位英雄伏低做小,气也气死了

对啊,所以,我将刘备的指数低评一级,就是这个考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9 12: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3-28 19:39 发表
袁曹强弱问题, 怎么关羽是跑去投更弱的刘备? 又是根据哪得出的? 你自己替关羽说的啊?
女人问题, 谁对不起谁, 谁白谁眼狼? 你S二号清楚了么?

关羽离开曹操, 只有一个原因: 刘备.

曹弱,所以关羽离开。当时刘备在袁绍阵营,投刘备,也就投了袁绍了。

女人问题确实是曹操对不起关羽,但关羽因此事就要背叛,怎么也过份了吧。

最后,你断言关羽离开曹操只有一个原因,显然是主观臆断,置明显的史实与不顾。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1 于 2007-3-29 13:0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9 12: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风流仪 于 2007-3-29 07:06 发表

错也。。。曹操对他是否是真心的好,还未可知,参照 演义中操在鄄城,知陶谦已死,刘玄德领徐州牧,大怒曰:“我仇未报,汝不费半箭
之功,坐得徐州。吾必先杀刘备,后戮谦尸,以雪先君之怨!”已经知道曹操对刘备以怀不满之心,甚至是要杀之而后快。。。

在看另一段   当日献帝驰马到许田,刘玄德起居道旁。帝曰:“朕今欲看皇叔射猎。”玄德
领命上马,忽草中赶起一兔,玄德射之,一箭正中那兔,帝喝采。转过土坡,忽见
荆棘丛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
宝雕弓、金?箭,扣满一箭,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箭,只道天
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
失色。如此曹操还可说是一心匡扶汉室?或者说忠心与当朝汉室江山的天子?

此段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
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不难看出操已经将刘备视之为劲敌。何谓曹操对他那么好?

刘备有匡扶汉室的雄心,苦无匡扶汉室的能力,一路颠簸流离,直遇孔明才稍安。如刘备无匡扶汉室的心,我们谈论的也就不是三国了。。。

楼上,这个版块是“三国史话“,是不宜用《演义》的观点来讨论的。

当然,你的意见也有合理之处。曹操是否真心对刘备好?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真心”与否,只要看其利害关系就可基本断定。
曹操当然是真心希望刘备这样的人才老老实实为己所用,有利于增加自己的实力。所以,曹操才会优待刘备如此的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31 10: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风流仪 于 2007-3-30 01:13 发表

如若谈真心对待,我认可曹对关羽的对待是出自真心的,纵观曹操与刘备之间,从刘备领取徐州开始就已经可以说的上是仇家了,曹操的胸襟城府如何,大家也都清楚。虽然我只看过《演义》尚未接触到《三国志》,但曹 ...

刘备领徐州以后,就与袁术闹翻了。而袁术正是曹操的敌人,所以,曹、刘之间这个时候并不是仇家。
曹操的胸襟城府之宏远,中国历史上能超过他的,恐怕没几个吧?

《三国演义》是扭曲历史的,所以,这里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它是古典小说名著,应该让人广泛阅读;另一方面,这本书扭曲了历史,从这个角度,这本书不宜鼓励。很多人看了这本书受了毒害之后,再去看《三国志》,由于《三国志》叙事极其简略,并不能有效地起到给读《演义》者“消毒”的良好作用。这才造成了今天有不少人有着扭曲的历史观。

咱们论坛,云集不少了“挺蜀”人士,他们基本上就是读《三国演义》起家的。他们先树立了一个错误的观念,然后,再去看《三国志》等史书。他们对史料中未详细记载的事情,总是用其错误的观念去加以想象,甚至为了能自圆其说,不惜故意编造。象这些人,可以说,已经属于花岗岩脑袋了,不太可能发生向好的方面的转化。

当然,读《三国演义》开始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反曹的。本人就是先读的《演义》,可能由于生性憨厚吧,非常讨厌刘备的伪善及诸葛亮玩的那些小把戏(却并无大智慧)。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1 于 2007-3-31 11:0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31 10: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3-30 13:30 发表
----笑, 曹弱所以关羽离开是哪本史书说的?
----又是哪本书说了关羽为了女人离开曹操的?
关羽离开曹操的原因复杂,不是“哪本书”就可以定论的,只能在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最后,你断言关羽离开曹操只有一个原因,显然是主观臆断,置明显的史实与不顾。
----
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
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
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这一段内容,我主帖已经写了,并因此将关羽的白眼狼指数低评了一级。
关羽因为曹操势弱而要离开,曹操并未追究,反正这类事情,给关羽留面子,不指出这一点,对稳定内部是有好处的。事后,不是发现有许多人给袁绍写信通关吗?
此外,因为女人问题,曹操也觉得与关羽终究不好相处,这也是曹操纵关羽离去的另一个方面的因素。


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
刘备当时尚在袁绍手下,关羽亡归刘备,自然也是投奔了袁绍阵营


明显的史实与不顾是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31 11: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风雨飘摇 于 2007-3-31 11:24 发表
晕,说的是演义啊!!史书上没衣带诏,哥哥们,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举世公认了几千年,他自己写的《后出师表》还不可相信,我只能感叹世界上没有真实的事情了!正所谓大丈夫恩怨分明,曹操是对关羽有恩,但他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才跑去找刘备的,已经报答了曹操的知遇之恩,试问他欠曹操多少?刘备没话说,他一代枭雄怎么会屈居人下呢?不过大家也应该知道曹操对刘备的优待是假仁假义的,他的谋臣一直劝杀了刘备,曹操是恐失士人之望才没动手的,刘备自己知道伴虎的处境,不跑他才是傻瓜。再说献帝,你以为他真的是在当皇帝啊?朝里的事他没有任何一点权力管,曹操也没给他过好脸色,只不过偶尔在别人的面前做做样子,谁不知道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啊?当然从人道方面来说,刘协没有权力,不过曹操借用了他的声望,也让他不愁吃穿,过的到象皇帝的生活,这点还是可以肯定的。但被人挟持,没半点自由,就算一个普通人都是很郁闷的,更何况刘协是皇帝?

史书上是有衣带诏的,这么重大的事件,阁下怎么能认为没发生过?
关于“关羽、刘备、献帝”作白眼狼之事,确实能找到一些客观理由,我文中已经说过了,并且还因此低评了相关人物的“白眼狼指数”。

但是,话说回来,哪个叛徒不能为自己找到当叛徒的借口呢?你把你所说的理由,套在“甫志高”身上,就会发现也完全合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128611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31 16: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3-31 11:36 发表
关羽离开曹操的原因复杂,不是“哪本书”就可以定论的,只能在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那就是胡扯了嘛. 承认是你强加给关羽的内容就好. 说明你还有点自知之明.

那你也分析一下,再反驳嘛。总不能说,史料上不能直接找到的说法,就一定是错误的说法?

----笑, 关羽因为曹操势弱而要离开你何时证明过?
人家史书记载的可是: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莫非及羽杀良曹操才知道自己势弱关羽必定要跑了?
难道这时,曹操不是势弱,还能比袁绍强?
当“羽杀颜良”的时候,曹操判断关羽是走的时候了,再不走,也就来不及了。这才重加赏赐,令其离去。面子上是成全其义,实际,也是稳定内部。
而且,此时不放关羽走,等到了两军交战之时,譬如张郃高览攻大营时,关羽突然带兵反水,那曹操可就要傻眼了。


----笑, 关羽传里已经言明了, 关羽立志报效曹操后归刘备. 曹操义之.  并且在关羽斩良后知关羽必然离去, 哪一点是明显的史实与不顾呢?

那么,关心所处的形势,曹弱袁强,许多人私通袁绍,这是不是事实?
关心因女人问题,与曹操尴尬,这是不是事实?

你怎么不加考虑?单单挑出一条有利的来讲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2 20: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67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