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漫话三国人物之江东四杰卷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28537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8 09:5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史上的鲁肃虽然是儒将,但是却绝对不是诸葛亮那样只会摇摇羽毛扇子的纯书生,而是身有武功的全才。
==========================================
楼主这种演义情结就不要再提了,摇摇羽毛扇子好象是周瑜。

QUOTE:
最后学而优则仕的诸葛亮奉行了一条大多是他这种出身人实行的“能超越我的莫进来”的后能力路线,搞得最后只有廖化当先锋的场面。

这一条能拿出史料吗?还有廖化当先锋这种民间俗语就不要提了,民间俗语还有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至于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好象与三国志有区别啊,楼主学识好象不差,能否向我解释几个疑问?第一,北人不擅水战,曹操为何将其亲信主力放在船上?第二,船被锁着,大火蔓延极快,吴主传记载,曹操烧余船引退,请问曹操的时间哪来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船被锁着,大火蔓延极快,为何曹操手下一个连名带姓的高级家伙都没阵亡,或被俘?

关于周瑜与刘备,周瑜当都督时,刘备打下了四郡,周瑜想囚禁刘备,孙权不肯,周瑜要打益州,刘备堵住,你说这是周瑜了得,还是刘备更强?还有打南郡,若非关公绝北道, 周瑜的下场不太妙吧。

QUOTE:
已经回到了许昌的曹操听说江陵也被攻占,知道赤壁之败不是偶然,周瑜的军事才华不容忽视。

好象与史实不符,资治通鉴记载,赤壁之战后,曹操才闻周瑜有才,如果赤壁之战是周瑜打败的曹操,还能闻周瑜有才?

QUOTE:
让周瑜给他两千水军去延夏水断曹仁的后路,留下张飞和一千陆军在周瑜帐下听用,不小心戳穿了诸葛亮当初说关羽有“水军精甲万人”的大话。

这个更加不理解了,关公绝北道,刘备一万兵剩下的本来就不多了,再留给张飞一千,剩下能有几何,从周瑜要回两千,也是正常,而且,这是吴录记载,在刘备提出这项建议,周瑜采纳后,曹仁败了,怎么看怎么都象,打南郡的时候,刘备这个功劳很大,周瑜苦劳到是不小,这不中了一箭不是?

赠首打油诗,水平太差,高人莫见笑,与在下过不去。

志大才疏周公瑾;
一朝得志便猖狂。
若非关羽绝北道;
南郡一战命归西。
(其它四杰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马甲 于 2007-3-28 11:10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28537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8 11: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ringing919 于 2007-3-23 21:23 发表


以在下之粗疏,本是潜水而观诸君子之才学足矣。

但是还是问下天骄兄,楼主的全文您仔细看完整了么?

楼主只是对刘备的人品颇为不满,并且表诸于文字间,

“窃勾者诛,窃国者诸侯”的道理您一定知道 ...

请问厚黑教主评刘备,采用的是史实吗?这是史区,演义区在隔壁,至于厚黑区,轩辕没设。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28537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8 12: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江东四杰首先都是战略家,论起天下大势来不比在许昌的郭嘉或者在隆中躬耕垄亩的诸葛亮差。而说到四杰之首,当然是鲁肃鲁子敬。

既然你说鲁肃之首,那咱就先不提其它的几位,那就拿鲁肃与诸葛亮比上一比。看看论起天下大势来,能不能及得上隆中躬耕垄亩的诸葛亮。

诸葛亮的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鲁肃塌上对: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两者的相同之处:都指出暂时不能与曹操争锋;都提出占据荆州;都提到鼎足。
不同之处:榻上对简单得多,没有涉及内政外交,也没有分析刘璋及其它主要势力。

更大的一个区别,当时孙权的力量远远大于刘备,但直至鲁肃死了,也没实现这个塌上对,这也叫做不比诸葛亮差?这样的话,我是不是也可能刘备的军事才能可与曹操比肩?

其实孙权说鲁肃的一短是其最大的长处,只可惜他死,东吴再无目光长远之人,全是鼠目寸光之辈,以至三国一超两弱格局始终未改。

也赠一首打油诗。

讲兵习武鲁子敬;
一短不足损二长。
才输孔明非一线;
却在江东占熬头。

(其余待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28537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3-28 17: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行伍出身的吕蒙,在战术上是不成问题的,战略上也有自己的见解。如在孙权询问他可不可以攻打徐州的时候,吕蒙知道可以取得一时的胜利,但是考虑到曹军的骑兵占有很大优势,就是留七八万人防守徐州也不一定够用,是得不偿失的,建议孙权放弃攻打徐州的念头显示出非凡的战略眼光。

笑死,吕蒙这种货色居然显示出非凡的战略眼光!

看看他说的话: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徐州往自可克?啥时候克过,是10万克800那次?那次后来退军,张辽数千人险些获权,这可是三国志写的清清楚的,差一点北宋靖康之难提前上演,若如此,二乔与孙权的夫人恐怕一同前往铜雀台当成慰安妇了吧,其实明明是经常被克!还好意思称什么往自可克?脸皮厚的人见过,但身居都督之位脸皮尚如此之厚,恐怕也是第一人吧。而且与张辽之战,也有吕蒙吧,战术可为高绝!至于不服气关公,其实是被张辽打怕了,有人或许说,不敢打张辽,敢打关公,这不是说明关公弱吗?我再来回答一下,这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辽是敌人,对他有防备,自然无法偷袭,而关公是盟友,对他没防备,这种胆色,居于四杰之中,可见江东都是些什么货色!当然,也不能一杆子打翻全部江东人士,江东还是有人的,如鲁肃、陆逊。

至于打关公那次,与其说是谋略,还不如说卑鄙,是,战场之上,用计是正常的,无可厚非,可那是对敌人,不是对盟友!

至于东吴守徐州,若真是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东吴诸将大可买块豆腐撞死得了,瞧瞧人家张辽,居然还好意思讲这种话,而且孙策在位时就一直图谋打徐州,若真是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孙策还不知道?这就是让张辽打得心惊胆战,随便找的一个理由罢了!

再看看全据长江这个策略,真是洗衣能手-奇强,吕蒙看来回家洗衣做饭是一把能手。全据长江的代价是全守长江,将有限兵力分散,当年关羽坐镇荆州时,曹军在江陵城何曾占过半个便宜?曹操只能单攻濡须,孙权防御曹操,不落下风,现在换上东吴,曹丕上阵,夏候尚与曹真等人将江陵围个结结实实,连当年被困樊城的满宠都来占便宜,耀武扬威一把,东吴派兵来援,被夏候尚放了一把火,对孙权而言,这个策略就好比是自家脚上的鞋,合不合适,自个心里明白。

倘若吕蒙在世,心中滋味不好受吧。

还有此策略直接招致蜀汉报复,若非东吴出个陆伯言,周瑜当年二分天下的方案,则由刘备来完成了。即便如此,最终导致消耗了吴蜀两家的实力,也是得不偿失。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30 05: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66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