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东吴灭亡的原因, 请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28537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4-4 18: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东吴当年做出偷袭关公决定之时,亡国的种子就已播下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28537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4-5 17:5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实干司马 于 2007-4-5 00:28 发表
东吴早亡主要原因在孙皓身上,如果是明主,说不定拖多十年八年也不一定。

说到骨头,东吴臣子可比蜀汉的硬。

蜀汉臣子骨头是软,可是阿斗投后,姜维等犹自有意作背水一战,企图翻盘;
罗宪还可以以区区2000兵,抵挡东吴;
东吴臣子可真硬,当年赤壁战前,独有两人是男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28537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4-6 12: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4-6 08:49 发表
注意,罗宪是以曹魏将领的身份抵挡东吴不是和曹魏对抗到底,在刘禅投降后罗宪随即也投降了。

知刘禅降,乃率所统临于都亭三日。吴闻蜀败,遣将军盛宪西上,外托救援,内欲袭宪。宪曰:“本朝倾覆,吴 ...

罗宪是以蜀汉将领的身份抵挡东吴,有些人眼睛近视?
朝倾覆,吴为脣齿,不恤难而徼其利,背盟违约。
君主都降了,他之后投降曹魏,又有什么问题?
退一万步讲,也比东吴赤壁战前,一听到曹操大军来了,就大呼投降的一堆娘娘腔的家伙,强上百倍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28537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4-6 15: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笑,我标的红字,有人硬是无视了。
赤壁?
人家阿瞒,可是将此战的功劳挂在刘备身上。
与备战,不利。
在刘禅都投降后,蜀汉将领,犹自意欲翻盘,再看看赤壁前,孙权手下一堆货色,除了两个人之外,打都不敢打,就提出投降,真不知,谁比谁强!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马甲 于 2007-4-6 15:3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28537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4-10 14: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4-6 22:04 发表

又不知道是谁在无视红字呢。
知刘禅降,乃率所统临于都亭三日。吴闻蜀败,遣将军盛宪西上,外托救援,内欲袭宪。宪曰:“本朝倾覆,吴为脣齿,不恤我难,而邀其利,吾宁当为降虏乎!”乃归顺。

罗宪即便说 ...

我问你,是罗宪说“本朝倾覆”在前,在还是乃归顺在前?拜托引史料引全了,你看看襄阳记。

魏之伐蜀,召宇西还,留宇二千人,令宪守永安城。寻闻成都败,城中扰动,江边长吏皆弃城走,宪斩称成都乱者一人,百姓乃定。得后主委质问至,乃帅所统临于都亭三日。吴闻蜀败,起兵西上,外讬救援,内欲袭宪。宪曰:“本朝倾覆,吴为脣齿,不恤我难而徼其利,背盟违约。且汉已亡,吴何得久,宁能为吴降虏乎!”保城缮甲,告誓将士,厉以节义,莫不用命。吴闻锺、邓败,百城无主,有兼蜀之志,而巴东固守,兵不得过,使步协率众而西。宪临江拒射,不能御,遣参军杨宗突围北出,告急安东将军陈骞,又送文武印绶、任子诣晋王。协攻城,宪出与战,大破其军。孙休怒,复遣陆抗等帅众三万人增宪之围。被攻凡六月日而救援不到,城中疾病大半。或说宪奔走之计,宪曰:“夫为人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於此矣。”陈骞言於晋王,遣荆州刺史胡烈救宪,抗等引退。晋王即委前任,拜宪凌江将军,封万年亭侯。会武陵四县举众叛吴,以宪为武陵太守巴东监军。泰始元年改封西鄂县侯。宪遣妻子居洛阳,武帝以子袭为给事中。三年冬,入朝,进位冠军将军、假节。

罗宪在本朝倾覆之后做的是什么?这时他是以什么身分对抗的吴兵?若是以魏将,他会说本朝倾覆?他是在抵挡吴兵之后,受了晋王的封。


原来作为蜀汉的将领,就必须在么姜维叛乱时反,以迎合东吴啊!

罗宪在投降后,自然是魏之将领,但抵挡吴兵是以蜀汉将领的身份,搞清楚先!

笑话,罗宪与姜维并列,你没看到我将罗宪列在姜维后面啊。

至于赤壁之战,你别转移话题啊,我说的是臣子,孙权是臣子?我在前贴中早就说了,只有两人是男儿。请问一下,邓艾打到成都城下,刘禅的大臣才说投降,而赤壁阿瞒还没过江呢,东吴的大臣做什么来着?这还好意思笑话蜀汉?

公主娘娘,转移话题,东拉西扯,自是手段高强,论史嘛,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马甲 于 2007-4-10 14:1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28537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7-4-10 14: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实干司马 于 2007-4-7 10:02 发表
不必什么达人,只有有基本常识的都知道孙皓是个实实在在的暴君,刘禅仅仅是个昏君。

什么意思?孙皓是个实实在在的暴君,那他还上了台,统治东吴?你说东吴臣子是有骨气呢?还是被孙皓的铁腕手段给收拾老实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12: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26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