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赵括不是马谡, ──评长平之战与赵括
性别:未知-离线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发表于 2004-7-1 18: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songye999于2004-07-01, 18:38:23发表
先尽力伐谋,离间秦国君臣,不成则努力痞敌,再不成就早日决战,尽量保证不入圈套(难保  )

伐谋已败,秦密切注视着赵在山东合纵的成败,所谓“齐、楚救赵,亲(真诚、积极),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在当时外交战中,范睢已经全面告捷,给白起有力支持,使赵陷于孤立无援。

如何离间君臣?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征调15岁以上丁壮,悉数发往长平,以阻绝其援。君臣如此同心,离间难矣。

早日决战?更是不行,秦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补给维艰,又有好战嗜杀“虎狼之国”的恶名,在上党可谓“失道寡助”;赵军则以逸待劳,补给可源源而来,又有上党吏民的全力合作与支持。这就决定了秦军利于速战速决,赵则利于持久之战,而所以“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者,正是此战略战术利害关系的客观反映。

不中圈套?一方面是初上沙场毫无经验的赵括,一方面是久经沙场、富谋多智、老成持重的战神白起,谈何容易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发表于 2004-7-1 19: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个人认为这场战争在战场上秦国的优势还不是太大,最要人命的是在外交,情报,最高决策层等各个方面秦国的优势太明显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发表于 2004-7-1 19: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树将军于2004-07-01, 19:13:21发表
如果你率领40万军队,陷入长平的重围,你的举动是什么?我觉得这是庸将良将的差别。如果将白起和赵括换个位置,白起的结果肯定不会像赵括一样。

如果是白起,压根就不会被围……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发表于 2004-7-2 12: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当时赵军陷入绝境:由泫氏至长平关一线,丹西秦军纵深壁垒森严而突击不动;秦25000名奇兵已绕到百里石长城敌后,封锁了长平关至秦关一线;秦5000名骑兵牢牢控制了由泫氏至秦关一线;秦河内部队断绝了可能来自邯郸方面的任何增援。这就是说,赵军主力被秦军包围于以韩王山为中心的丹河一小东仓河一百里石长城三角地带;南线部队被秦奇兵和河内部队包围于大粮山地区。北线主力兵多将广而无粮刍辎重;南线部队具有大量粮刍辎重,而兵力甚少又无主将。战力迅速削弱,无论北线、南线均不能有所作为。主力部队突围兵力施展不开,因为被围地长平谷地面积946平方公里。地势东、西、北三面环山,状若箕形,秦军守住出口容易,赵军在突围时根本无法展开优势兵力,所以赵括不得已才把主力部队分成四队,组织轮番突围。加上粮道已绝,几次突围未果,无论在士气上还是在战斗力上赵军都陷入崩溃境地。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发表于 2004-7-2 1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自打进入包围圈,赵军的命运就是注定了的,在如此绝境下,个人认为不管谁来指挥都一样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发表于 2004-7-2 12: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还有一个因素也应该考虑进去,就是当时大量装备的杀伤力巨大的秦强弩(不好意思看复活军团入迷了),正面突击赵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赵括最后就是死在弩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发表于 2004-7-2 14: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商鞅当初制订的基本国策:耕——战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9 15: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5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