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贴)日本人为什么没有被蒙古人征服, 文章提交者:彬临诚上2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c
性别:未知-离线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发表于 2005-11-23 00: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zhengzhen000于2005-11-22, 18:11:49发表
日本史称第二次蒙古入侵为“弘安之役”,此次战争日本 人投入的军队论质量和数量都远胜过“文永之役”,蒙古人在 战术上没有丝毫的优势。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蒙古人的战斗力 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强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胜过他们,尤其 在装备和战技方面。日本人装备的优势不仅在于战刀,也在于 武士的铁甲,据说只要距离稍远,蒙古弓箭就无力穿透武士的 盔甲。日本武士完全脱产,自小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 们的战技胜过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记载称日本人擅长单 打独斗,这可以和日本人的说法相印证。日本人对元军中的汉 人评价最低,在他们看来,汉军贪生怕死,士气低落,是标准 的鱼腩部队。不过汉人打仗不行,做奴隶倒合适,因此日本人 最后赦免了部分汉人。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次战争中的八年间隙期间,日本人 似乎改进了他们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时,蒙古人发现日本人弓 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与蒙古强弓不相上下。 从保留至今的图画看:日本人的长弓与当时最先进的英格兰长 弓有几分相似,长约一点五米。由于日本人本来就很矮小,画 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们所持的弓还短。实际上当时日本 人的战术也和英国人相似,都是以重骑兵(武士)为突击主力, 轻步兵和弓手负责保护两翼和压制敌人

  

凯迪的史学水平也就这样了,别的不说,光蒙古弓箭和日本弓箭及铠甲那一段就漏洞百出,谨提供资料反驳:

“……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它具有100磅至160磅的拉力,而英格兰式长弓的拉力只有75磅左右,因其是用单一材料紫杉木制成。这种长弓一个多世纪后才在法国的克雷西出名,它的有效射程为250码,而蒙古式弓的有效射程350码,而且速度较快。   ”——(美)贝文·亚历山大 《蒙古人的奥秘》

“日本最普遍使用的弓箭是丸木弓,这种自绳文时代流传下来的简易弓箭,由于日本军队兵制问题上的因素,一直使用到战国时代末期(而且居然是被大规模使用的铁炮淘汰的)。这种弓箭制作极度简单,仅仅是将木条浸水(好一点的浸油)后制成弓胎,捆上绳子就是了。这种弓往往相当之大,有等身长弓之称(通常约在80公分到270公分,重0.5kg-1.0kg),但能拉开的角度极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日本的战争电影里少见有拉开满弓的),这种弓箭的射程大约在80到100米左右,确实杀伤距离几乎没有(记得从前有部片子,一个武士身中数十箭,插的象刺猬一样,照样活蹦乱跳的,理论上来说,这是可以出现的情况。)”——来自《日本的远程兵器考》

"板状甲:或者称硬皮甲。介于环状甲与锁子甲之间的过渡产品,将片状的装甲块钉在皮革上,可以防护从上方及前方来的打击,如果穿过板甲的接缝或从下方捅刺还是可以造成伤害。欧洲很少,所常见的是日本,足轻骑兵穿的都是这个"_____《中世纪单兵装备漫谈》第四,衣甲篇

“在1182年的阿伯盖文尼城(Abergavenny)围攻战中,一个随军牧师记述道,布劳斯的威廉(William de Braose)手下有个骑士被长弓兵射中,那箭贯穿了他的锁子甲裙、护腿甲、大腿,又穿过内侧的护腿甲和木质马鞍,一直射入马背”

可以看出,日本当时铠甲还处于皮甲向锁甲过渡阶段,英格兰长弓兵射程才250码,就已经让法国重骑士身上的重铠甲形同虚设了,面对射程350码的蒙古弓,那日本武士身上远不如法国重骑士防护能力的硬皮甲会如何?所谓“蒙古人发现日本人弓 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与蒙古强弓不相上下”云云纯粹是胡扯。

蒙古弓是复合弓,日本弓是单体弓,射程和穿透力谁强谁弱,就不用我来普及基本常识了吧。

以上纯从史学角度批驳,不带自己的政治观点,最反感凯迪的关于历史的东西,没有任何历史资料,信口开河,都快赶上玄幻小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发表于 2005-11-23 01: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日本刀主要有4部份1 玉刚 2暗光花纹刚 3包刚法 4局部淬火,而其中玉刚就是高碳刚,是日本人发明的,虽然硬度高,但易脆,而暗光花纹刚与包刚法都是唐朝时连同刀的形状与双手剑派一起传过去的,因此当时的日本刀不叫武士刀,而叫唐样大刀,而日本人淬火时采用高温过火(还是低温回火我忘了,想知道自己去查)虽然可以提高硬度但易脆,日本刀的硬度为58-60,可以更高,但会使刀身容易折断,就硬度,日本刀是很精良,但就耐用度,完全是废物,其缺点有

1寿命短
在日本战国时代时,一场战争就可以换掉一把刀
2无法修复,一但刀身有裂痕,那一把10万块的宝刀,就跟一快废铁一样,唐朝政府就是差一点被包刚法搞到破产,因此包刚法才会在中国绝迹
3像玩具一样,易坏,在明朝时,日本刀最大的克星不是刀法,而是少林寺铁棍,当倭寇遇到少林僧人时,往往都是连人带刀一起被打烂,而在八年抗战时,武士刀一遇到大刀队时,也是连人带刀被砍成两半

而武士刀之所以会硬度高,是因为武士刀的韧口很薄,易卷口,因此需要提高硬度,以增强耐用度与杀伤力,一个剑道高手,杀了100个人後,其刀与刀的碰撞次数可能不到一次,所以剑道最忌讳刃口相格,因此武士刀试刀适用死人试刀,而中国刀剑因为要面对许多重兵器,加上碰撞次数高,因此试刀时,是以刃口砍石头,以不卷刃为主,其注重的是弹性”           ————《名刀的材料》

看见没?文章所推崇的日本钢(暗光花纹钢),是从唐朝传过去的,日本有,中国也有,而日本刀虽然锋利,但刃口过于薄,易受损和卷口,根本就不适合于拼兵器,真不知道文章怎么会这么幼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9 18: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28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