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漫话古代骑兵武器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漫话古代骑兵武器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1
发表于 2004-9-8 17: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青龙偃月刀是演义上的说法,历史上的关羽是用矛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2
发表于 2004-9-12 22: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氏之后
于2004-09-12, 22:43:24发表
马镫晋朝才出现?
马镫是魏晋南北朝才出现的,也是中国的发明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3
发表于 2004-9-13 12: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马镫的发明与流传
马在我国被驯养,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温良的优点,很早就被人类所认识。早期马多被用来驾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军队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车混合为主,动辄都是几十万,而骑兵最多不过五六千骑。直至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才为赵国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队装备,这是军事史上一项伟大的变革。此后,各诸侯国都非常重视发展骑兵。
但是,在当时骑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因为还没有发明马镫。马镫是骑马时踏脚的装置,没有它,当马飞奔或腾越时,骑士们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抓马鬃才能避免摔下马来。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了许多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马。马身上马具齐备,但就是没有发现马镫。
马镫虽然很小,作用却很大,它可以使骑士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把人和马的力量合在一起,发挥出最大效力。马镫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准确的时间目前学界尚无定论。
吉林市郊帽儿山墓地是20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其年代大致相当于西汉中晚期至南北朝。1993年在帽儿山墓地18号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用铜片夹裹木芯,以铆钉缀合加固。这是我国出土年代较早的马镫。
1965年至1970年,南京象山发掘了东晋琅琊王氏族墓群,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装双镫的陶马,墓葬年代为东晋永昌元年(322)或稍后。这件陶马的双镫是已知马镫的较早实例。
1965年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北燕是公元四世纪初迁至辽西的汉族统治者冯氏在前燕、后燕基础上建立的鲜卑族国家,冯素弗是北燕王冯跋的弟弟。这是一座时代明确的北燕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形状近似三角形,角部浑圆,在木芯外面包镶着鎏金的铜片(见附图)。
马镫发明后,很快就由中国传到朝鲜,在公元五世纪的朝鲜古墓中已有了马镫的绘画。至于流传到西方的马镫,是首先由中国传到土耳其,然后传到古罗马帝国,最后传播到欧洲大陆的。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对中国发明的马镫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关于脚镫曾有过很多热烈的讨论……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优势的是中国。直到8世纪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现脚镫,但是它们在那里的社会影响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怀特说:‘只有极少的发明像脚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说,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一样,中国的脚镫在最初却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11月12日第七版)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4
发表于 2004-9-13 13: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便君
于2004-09-13, 13:01:04发表
西亚出现马镫比中国早了近千年,那个什么《人民日报海外版》真是吹牛不打底稿,丢人现眼啊
你的资料根据呢?在哪儿??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5
发表于 2004-9-13 14: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再有一个关于马的细节,是马镫。
在公元前亚历山大率军东征,横扫中亚大地时,他的将士们的双腿是在马腹的两边空荡荡地悬垂着,没有任何支撑。他们靠着大腿的力量,用力夹住猛烈颠跛的马以保持自身的稳定。这种艰辛可以料想。然而最早想到在马腹的两边各垂一条绳索,拴上一个金属马镫来支撑双腿的也是中国人(长沙出土西晋永宁二年陶俑)。所以,在早期敦煌壁画中马的身上,我们就看到这可爱的马镫了。如果细心留意,还能发现马镫逐渐变厚,形状变得更加合理──这种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
(莫高窟第329、130、217、431、159、100等窟)
不要小看了这个小小的马镫。林恩.怀特说:“只有极少数的发明像马镫这样简单,对历史却产生如此催化剂的作用。”
中国的马镫,肯定是由那些西迁的民族先传到西亚,然而再传到欧洲。
李约瑟把马镫对欧洲历史的神奇作用,以一句话揭示出来:“就像火药在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一样,中国的马镫在最初阶段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欧洲人是踩着中国人的马镫进入了骑士时代的。
——转自《莫高窟图录研究》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9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5 18: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8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