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汝南骧山之战的个人理解, 马岱兄,zhjg兄请进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1: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我得说两句。不是马岱兄没有理解罗版三国为何张辽能够破汝南速灭关羽之后能够赶回骧山败刘备,而是burrjiang兄无法对马岱兄的几个疑问给予合理的解释,因此不能继续讨论。其实马岱兄现在的回复已经是以罗本为基础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2: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8-1 11:42 发表



zhjg兄错也,马岱兄至今认为罗版的张辽赶回战赵云是错误,所以我说“马岱兄没有理解罗版三国为何张辽能够破汝南速灭关羽之后能够赶回骧山败刘备”

呵呵,给兄台引马岱兄的帖子:
一,“我的理解是:1,曹操派夏侯渊部破龚都断刘备的粮道,派张辽破刘辟袭汝南。...”
二,“我为何不认为于禁李典等都参加进攻汝南的战役,因为书中自始至终都只在提张辽,除非认为他们是张辽的部下....”
三,“张辽军攻打汝南-破城-刘辟掩护刘备家眷撤退-张辽引兵追击-关羽拦住张辽军掩护刘辟撤退,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urrjiang 兄看到了吧,马岱兄虽然认为罗版不合理,但在后来的帖子里也一直和兄台以罗版来讨论。但是,兄台无法对马岱兄的疑问给出答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4: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8-1 13:12 发表



zhjg是认为:
1:我说的“马岱兄没有理解罗版三国为何张辽能够破汝南速灭关羽之后能够赶回骧山败刘备”这个结论错误吗?
2:还是和我讨论汝南骧山之战?
抱歉,主题没看明白。但是从68楼zhjg这句话来 ...

burrjiang兄有断章取意之嫌。我的话很难理解吗?
不是马岱兄没有理解罗版三国为何张辽能够破汝南速灭关羽之后能够赶回骧山败刘备,而是burrjiang兄无法对马岱兄的几个疑问给予合理的解释,因此不能继续讨论。

多打几个字:
不是(由于)马岱兄没有理解罗版三国为何张辽能够破汝南速灭关羽之后能够赶回骧山败刘备,(因此不能继续讨论);而是burrjiang兄无法对马岱兄的几个疑问给予合理的解释,因此不能继续讨论。

再说的罗嗦点,虽然马岱兄认为罗本张辽是个错误,但是,马岱兄以错论错按照罗本来讨论。但是提出几个问题后,很明显,burrjiang兄的答复是无法让人满意的,因此马岱兄认为没有继续讨论下去的意义。

至于张辽的问题,我在去年和南飞兄讨论时就已经提出来了,个人认为毛本的夏侯的确比罗本的张辽要合理一些,但是,罗本张辽的出现我也可以接受,而不认为是个错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4: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7-31 17:29 发表
----个人拙见:其一、高栏张合这一两天不可能啥事都没干只等刘备;其二、速灭关羽的确需要人手;其三、高览张合参加这么多事情完全不影响他的行程..

不知这是兄台第几次这样说了,很明显兄台对我的答复没有认真看呵。
请问burrjiang兄,你见过哪位网友有过“张合高览一两天啥事都没干只等刘备”这样的观点呢?如果没有,望兄台以后不要再提这样的问题,否则,只会多一些本不需要的笔墨。

引用上次在轩辕给兄台的回复帖:
兄台现在又这样问,那么我可以再给兄台回复:我想,没有人会认为张合高览是一两天啥事都不做专门在路口埋伏等刘备的,至少,我没有这样认为!因此,兄台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不适合问我的。
我的观点早已在和兄台讨论时阐述过多次,这里再说一次。我认为,许褚搦战,曹操带军埋伏,张合高览带军埋伏,这几个部署是同步进行的,具体的部署时间就是刘备接到关羽张飞被围的消息之前。


引用上次在新浪的回帖:
1,首先,还是请burrjiang说明一下,兄台认为的“连日”究竟有几日?
2,请问burrjiang兄,上次讨论的曹操对刘备是否是埋伏?
3,请兄台说一下张合高览连日来在和刘关张龚都刘辟中的哪支部队作战?
4,惟独张合高览是生力军吗?曹操伏击刘备的难道不是生力军?搦战的许褚难道不是生力军?
5,请问兄台,张合高览遇到刘备,以兄台看来,究竟是埋伏还是巧遇?
6,没有人会认为张高是连日专等刘备!

[ 本帖最后由 ZHJG_77 于 2007-8-1 14:3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4: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对马岱兄:“曹军根本不知道刘备赵云到哪里去了,张颌和高览恰好碰上”这一观点持不同意见。

从书中看,无论毛本和罗本,张合高览都是属于伏军的姿态出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4: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burrjiang 兄,关于骧山之战,我在去年差不多十万字的帖子里,已经对很多问题分析过了。虽然你和南飞兄关于曹军方向的观点不同,但是那里面我的许多观点论据都是能直接用在和你讨论的内容上的。

[ 本帖最后由 ZHJG_77 于 2007-8-1 15:0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6: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7-8-1 15:09 发表
其实也没啥太扯不清的东西啊,不论罗本、毛本。

在罗本这,张辽是忽至,特点是快速、突然,而并非是追击;因此,张辽在这儿的出现属于意外,最大的可能是放弃追击关羽后向主战场集结的途中,路线正好与刘备的路线产生了交点。
(用现在的话来说,张辽的出现属于刘备的RP问题)
而且,张辽、于禁、李典属于各自独立出现,尤其是张辽和于禁,分明来自两个方向。从方位看,于禁更有可能是追击刘备而至,李典则是由附近闻声杀至。

从方位看,于禁恰恰不可能是追击刘备而至。
1,刘备遇到曹军的距离和自己的大营只隔数里,书中介绍刘备军是候至天晚悄悄出寨,那么于禁追击刘备赶来的可能性就很小。
2,书中言:“鏖战之间。张辽忽至,与赵云相战。背后于禁赶到,玄德助战。”这个背后很明显是张辽的背后,刘备的正前方,因此,刘备才会助战赵云。
所以,于禁不可能是追击刘备而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7: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8-1 16:13 发表

.现在我想和兄台抛开张合高览不讨论,先只讨论汝南至骧山一战,看能否达成共识:
头一天晚上:张辽于禁李典徐晃乐进夏侯渊等秘密出发,曹操亦出发(或许有夏侯惇等保护)
次日上午:张辽于禁李典徐晃乐进等速灭汝南、追杀刘辟;夏侯渊破龚都;曹操在汝南骧山之间的某地指挥(或许有夏侯惇等保护)
次日中下午:关羽约1万人救刘辟,被张辽于禁李典等围,被速灭剩300人;徐晃乐进战张飞约1万人;曹操在汝南骧山之间的某地指挥(或许有夏侯惇等保护)
次日晚上:曹操(或许有夏侯惇等保护)伏击刘备,张辽于禁李典等速灭关羽后亦赶回拦截歼灭刘备赵云约1万人;徐晃乐进继续牵制张飞;关羽300人从小路赶回骧山(猜测)
次日半夜:张辽于禁李典等被安排追击搜捕刘备;关羽赵云亦寻找刘备;徐晃乐进鏖战张飞

..

大部分能够达成一致,但是有些不同。
1,曹操的去向。个人认为曹操之前一直在骧山大寨中,而不会和张辽夏侯等连夜去某个地方。
2,谁击破汝南。个人认为张辽破汝南是铁定事实,(于禁李典参与的可能性很大,可能是作为张辽的副将)。至于徐晃和乐进,我认为和汝南之战没有太大关系。

无论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为了统筹安排或者是统一指挥,曹操在大寨中等候消息才是更合理的。

谢谢讨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7:5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7-8-1 16:32 发表


1.四面火鼓喧天,山上曹操自呼:“刘备快降!”
于禁从这里开始引军追击刘备,与刘备遇到曹军的距离和自己的大营只隔数里之间并无什么必然关系啊~

2.所谓助战,如果于禁即将与张辽形成二打一赵云的局面 ...而刘备拦住于禁交战,便是助战赵云啊。这和于禁来自什么方向是没有关系的。
因此我的看法是:
鏖战之间。张辽忽至,与赵云相战。(刘备)背后于禁赶到,玄德助战...

1,“赵云挺枪跃马,杀开走路,玄德掣双股剑后随”,于禁从后追赶好象说不通。
2,如果于禁从刘备的背后赶来,为什么于禁去战赵云而不去战刘备?为什么于禁从背后来刘备还能看到?兄台能给出于禁舍弱小的刘备而取强大的赵云的理由吗?
如果于禁是从刘备的背后赶到,估计刘备的命运也如高览一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8: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7-8-1 17:32 发表


伏兵之说有两个问题。

第一,设置伏兵通常是预料到对方会走这条路,或者是道路本来就不多,可以全部设伏。不管怎么样,设伏最大的问题是需解决对方不走这里的问题,对方不走这里,算错了,就是白费功夫, ...

第一,首先是否设伏不是你我的猜测就能决定的,而是有书中的文字决定的。

时间关系,改天给兄台回复。绝无遗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7 00: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8-6 18:30 发表
感谢马岱兄的许昌-刘备营地-汝南是从西到东的分析,
而且张飞夏侯渊战场的确可能不在汝骧之间,否则张辽在路上会碰到,这一点马岱兄言之有理。

不过马岱兄称“汝南到刘备营地”正常行军需要几天,小弟就不怎么明白。如果属实,则罗版三国中张辽怎么样也赶不回来战赵云刘备了。

关于“汝南到刘备营地”正常行军需要几天的理解,我想听听zhjg兄的意见.

burrjiang兄,个人认为,正常行军需要几天和张辽赶来相战二者并不冲突。

一,关于正常行军,举两个例子。
1,今张勋一军从大路上径取徐州,桥蕤一军取小沛,陈纪一军取沂都,雷薄一军取琅琊,陈兰一军取碣石,韩暹一军取下邳,杨奉一军取浚山。七路军马,日行五十里,于路劫掠将来。”
2,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往复则一月间之事也。

演义中正常行军,速度在一日五十里左右。

二,关于短途急行军,举两个例子。
1,《吕布夜月夺徐州》中,小沛到徐州四十五里,吕布带领五百骑军,“只四十五里,上马便到。”这里四五十里路,上马便到。
2,左右诸将见于禁向前,各引兵击之,绣军大败,追杀百余里。操不追赶,聚兵收将。”这里,于禁追击百里返回后,曹操还能聚兵收将。

    可以看出,正常行军和急行军的速度相差是很大的!

    不过,马岱兄说“红军飞夺卢定桥就能夜行三百里”可能是记忆错误。在我的记忆中,长征时,我军一昼夜在泥泞的路上徒步行军二百四十里,然后飞夺泸定桥;另外,清风店战役,我军主力24小时徒步行走250里,然后包围敌第三军并歼灭。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并且,汉代一里折合0.8316华里;再加上演义中有夸张的成分,一天一夜行军三百里也很正常。

[ 本帖最后由 ZHJG_77 于 2007-8-7 00:0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7 00: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8-5 22:34 发表
马岱兄、zhjg兄

关于徐晃乐进到底是从营地出战张飞还是从汝南出战张飞

个人倾向于徐晃乐进是从汝南出战张飞:
1:
曹操的营地是距离刘备营地60里,这是书中原话,两营方向和骧汝方向不在90度之内,则曹操营地距离骧汝粮草战场(骧山汝南之间龚都运粮被挂的地方称之为骧汝粮草战场)就当是约大于70里路吧
夏侯渊被张飞杀散,难道曹操还派徐晃乐进从营地出战?骑兵和步兵总共得多少时间呀?是不是太慢了呀?

如果是汝南,则快多了,同一个方向。则汝南到骧汝粮草战场距离就很近了。。。.

1,如果是曹操统筹安排并指挥整个战役,他是不会等到夏侯渊被杀散的消息才派乐进徐晃发兵的,而是在得到张飞引军去救粮草之后。
2,汝南战场和粮草战场不是在一条线上,这一点在新浪的帖子里我曾数次强调,可能是兄台没有注意。
(摘新浪所帖:1,刘备先收到龚都运粮至半途被围的消息,然后派张飞去救,而张飞是追赶夏侯渊然后遭到徐晃、乐进围困的。紧接着又收到张辽袭击汝南,然后派关羽去救,而关羽是为救刘辟而遭到张辽围困的。至少,张辽和夏侯、徐晃、乐进是完全独立的部队。2,兄台还认为“沿途相继歼灭赶来营救的关羽和张飞两部”,请问,张飞是在沿途歼灭的吗?3,还是曾经说过的,乐进徐晃夏侯渊可不是“沿途”出现的。4,再次强调,张飞的军队并非是曹军返途过程中遇到的。)

[ 本帖最后由 ZHJG_77 于 2007-8-7 00:5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7 01: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8-2 10:25 发表
抛开张合高览不讨论,我和zhjg兄达成的共识和分歧:
头一天晚上:张辽于禁李典夏侯渊等秘密出发
burrjiang认为:徐晃乐进曹操亦出发
zhjg兄认为:曹操在骧山大寨中;徐晃乐进可能出发

次日上午:张辽于禁 ...

看来得写的直接一些。我的原话是:至于徐晃和乐进,我认为和汝南之战没有太大关系。

因此,“徐晃乐进不可能参加灭汝南,“徐晃乐进极可能是从大营而不可能从汝南赶赴战张飞约1万人”,这才是我的观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7 01: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7-8-2 09:01 发表

行到数里,一声鼓响,前面拥出一彪人马,当先大将乃张郃也,大叫:“刘备下马受降!”玄德方欲退后,只见山头上红旗磨动,背后一军从山坞内拥出,乃高览也。

没有说是设伏。

马岱兄,请看下面如出一辙的例子,都没有是伏兵,但哪个不是埋伏?
1,,忽然喊声大震,一彪军拦住,为首大将乃九江寿春人也,姓蒋,名钦,字公奕。钦勒马挺枪,大叫曰:“关公何不早降耶?
2,孔明在山上大叫曰:‘戴陵、张郃听吾之言...何不下马早降?”
3,(徐晃)遂引部下数十骑,同满宠来投曹操。早有人报入中军,杨奉引千百骑来追徐晃,赶上大叫:“休走!”山上山下,火把齐明。曹操大喝:“吾等逆贼多时,休教走脱!”
4,玄德等出寨,约行数里,转过土山,火把齐明。山头上大呼曰:“休教走了刘备!丞相在此专等!”四面火鼓喧天,山上曹操自呼:“刘备快降!”

5,只见傅佥纵马大叫曰;“邓艾匹夫!已中吾主将之计,何不早早下马受死!”
6,为首者乃燕人张益德也,横矛立马,大叫:“操贼下马受缚!”
7,转过前面山脚,一彪军马拦住去路。当先两员大将,厉声高叫曰:”刘备早早下马受缚!吾奉周都督将令,守候多时!”
8,只见下凹处,火鼓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出,为首大将乃丹阳故鄣人也,姓朱,名然,字义封,骤马挺枪大叫曰:“关公休走!趁早下马受降!”
9,当先一马乃蒲州人也,姓关,名羽,字云长,领五百校刀手,大叫:“反贼!还不受死!待逃何方?
10,忽然鼓角齐鸣,一彪军截住去路,为首蜀将乃常山赵子龙也,子龙叫曰:“贼将那去?早早受死!

[ 本帖最后由 ZHJG_77 于 2007-8-7 01:5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7 02: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7-8-1 17:32 发表


伏兵之说有两个问题。

第一,设置伏兵通常是预料到对方会走这条路,或者是道路本来就不多,可以全部设伏。不管怎么样,设伏最大的问题是需解决对方不走这里的问题,对方不走这里,算错了,就是白费功夫,曹操即使实力再强大,也不会干广种薄收的事。

从书中交待来看(毛本和罗本都差不多),首先曹操并没有在刘备逃跑的方向设置很强的部队,因为赵云和刘备轻易就出去了,不管是张辽还是于禁,都不是在前面拦住。其次,既然要设伏,就要防止刘备从别的道路跑掉,不能搞漏洞的伏击,但刘备竟然可以从容与刘辟汇合,也就是说如果刘备从刘辟来的方向走,就可以避开伏击,刘辟这边并没有追兵。

第二,曹操既然知道张颌和高览已经在设伏,当然知道刘备大致的方向,但书中交待,刘备杀退张颌高览之后,并没有马上走,而是等关羽把张飞也救回来才撤,这时曹操大队人马才赶来,解释不通。.

第一,1,不能因为赵云和刘备轻易出去就认为没有设置很强的部队.从赵云“鏖战”来看,曹操兵力是很强的,否则,按照赵云的武力,或许早能杀出去了。2,从文中看,张辽于禁,都应该是在前面拦住的。3,那么,兄台想想,既然刘备要寻找关羽,为什么不沿着刘辟的原路返回呢?4,智如诸葛也会让司马从别的路上逃去,何况曹操?演义中埋伏又被敌人从别路逃走的例子是很多的。
第二,1,赵云赶来时,后面不也没有曹军吗?或许恰恰因为曹操知道隘口有自己的埋伏,因此才在黑夜一边收拾并整顿军马,一边等待张高的消息。2,按时间来看,张合败军回见曹操的时间和关羽救到张飞的时间长度是相仿的。3,至于为什么刘备不早撤,因为文中有言扎营的地方“路窄不得出”,易守难攻,若不是关羽赶来两下相攻,刘备还真危险。但是,依靠这个小小的寨子,能等家小远去还且战且走对付曹操大军,足以说明地势。
第三,最主要也是最直观的,是文中的描写。文中的语言告诉我们张高的确是埋伏于此!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ZHJG_77 于 2007-8-7 02:2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7 02: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07-8-6 22:59 发表
另外张合在并非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欲再战。也说明张合并未完败。

张合是在依靠有利地势的情形下才欲再战,而且,也没有见他再战,反而是自己的小兵守住山隘,赵云夺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7 14: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7-8-7 08:41 发表

我想争论的焦点在于张颌高览是一早就预先在那里等着(已经料定刘备必走这里),还是发现刘备动向后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所以你举了一堆伏兵的例子,并不能说明这里就是伏兵。而你前面说是“有书中的文字决定 ...

马岱兄,你的观点是:曹军根本不知道刘备赵云到哪里去了,张颌和高览恰好碰上
但是,兄台所举的两个例子却又不是关羽和魏延恰好碰到敌军,关羽是探到消息,特从此路截出;魏延是“令蜀兵引路,伏在这里”,对兄台的观点都没有辅助证明。
至于兄台认为发现刘备动向后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呵呵,请问张高的部队是之前多长时间发现刘备的?在什么地方发现刘备的?是什么人发现刘备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7 14: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最后的浪人 于 2007-8-7 12:30 发表
关于“曹洪年幼”:
按照文意,我怀疑与徐晃守潼关的那个“小将军”,是曹休,误写或误抄作曹洪。

不会的,曹仁说:“兄弟性躁,诚恐误事,某当一往。”,曹休小一辈,怎么会是兄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8 00: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7-8-7 09:16 发表
如果是曹操已经料定刘备撤退的主要方向,很显然也会将主要将领放在这里,此时曹操手中有夏侯惇、许褚、张辽、张颌、高览、于禁、李典等将领,还有此时夏侯渊可能也撤回来了。但从文中看,只有张辽象是原来就是这一路的,于禁已经交待很清楚,是从背后赶来的,既然曹操已经发现了刘备部队的突围方向,自然其他武将也纷纷赶来。李典又到,这个又字显然是相对于禁的。这里曹操的布局显然更象是四面围定,而不是预先判断准了。

刘备不是要去寻找关羽,刘备是要自己逃命,哪里还能顾得上关羽?刘备得知关张被包围后,没有任何处治措施,刘备要去寻找,早就去了,刘备的策略是大家各谋生路,事实也如此,关羽是自己谋生的,然后也是靠关羽才救回张飞。何况刘备知道关羽已经被张辽包围了,而刘辟也是被张辽击败的,再回去干什么呢?

埋伏不成功的例子当然有,比如有意外事情发生,或者自己没算准。但起码自己的计谋不能互相矛盾,比如诸葛亮算准了曹操必走华容道,也就不会在大路上再设伏兵,如果诸葛亮算不准,也不会只在华容道设伏兵然后看运气。总而言之,曹操如果是预先判断了刘备逃跑的方向预设伏兵,实战选的地点无疑是不理想的,设在前面早就生擒刘备了。

说是曹操故意不追赵云,单等张高二人的好消息,显然不符合实际,如果说他俩对付一个刘备还可以的话,现在连赵云也跑过去了,曹操还能稳如泰山吗,本来打的就是他们两个,关张早就不在了。赵云后面没有追兵,只有这样解释,因为曹军追不了,因为三将就没有打赢赵云,自然没法追了。

应该说张高二人夹击刘备的地形是有利的,这点并无疑问,如果是广阔的平原,刘备早就择路跑了。既然说“张合败军回见曹操的时间和关羽救到张飞的时间长度是相仿的。”,实际也就说明了,曹操根本不清楚刘备到哪里去了,只是听到败军的报告之后,知道刘备的方位,所以也证明了曹操并非预先让张高二人在此设伏

--------------------------------------------------------------------------------------------------
1,即使把主要将领放在这里,难道就能把刘备一举擒拿?以前刘备也曾在重兵下逃亡,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额事情。至于于禁从背后赶来,小弟认为马岱兄或许是受毛本影响,而罗本,愚意以为是从刘备正前而来,因此才会“刘备助战”。李典类推。

2,刘备是否寻找关羽不是马岱兄推测决定,而是由原文决定。(玄德曰:“二弟、云长皆不知如何?”刘辟曰:“将军且行,却又寻觅。”)

3,曹操难道在两处埋伏就是自己计策的矛盾?至于“设在前面早就生擒刘备”,能证明否?廖化追击司马的那次,诸葛为什么不把姜维和廖化安排在一起,反而让姜维埋伏在树林外导致司马金蝉脱壳?再说诸葛赤壁埋伏,诸葛算准曹操走华容所以不会在大路埋伏,可是别忘了,在南夷陵和葫芦口照样有赵云和张飞的人马。
4,如果马岱兄认为曹军没有及时追来是三将没有打赢赵云,那么,这个理由用在张高已经埋伏的基础上也一样不矛盾。关键的是,马岱兄一方面认为三将打不赢赵云而导致曹军没有追赶过来,一方面却又认为张高的部队是追击刘备而来。两者兄台不觉着很矛盾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8 01: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7-8-7 16:34 发表

我说的“曹军根本不知道刘备赵云到哪里去了”是指的当天夜里的战斗之后,然后曹军分多路寻找追击,恰好是张颌和高览这一路找到刘备。

关羽原来是使命是向刘琦借兵抵御曹军可能的攻击,但关羽借兵未归,曹军已到,大战之后刘备逃走,最后张飞赵云等收容败军汇合,这个汇合的地点显然是临时的,不在预先计划之列,关羽肯定不知道。那么关羽也会探听刘备军的动向,在刘备军已失败的情况下,自然探寻刘备军的下落后赶来,然后出现在曹军追击刘备的路线当中。这里的关羽不是刘备让预先等在这里的,而是关羽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临机选择的。同样魏延军也是如此,本来魏延军的初始策略是去截寨的,后来的变化皆不在意料之内,当黄忠出现之后汉军迎来胜机,魏延看准形势决定设伏。

同样张颌高览也可以是如此,需要说明的是高览是出现在刘备背后,可以是尾随追上的,而张颌是出现在刘备前面,可以是发现刘备后抄近路绕到刘备之前,也可以是张颌一下跑到前面去了,正好遇到刘备姗姗来迟。刘备单骑逃生,要发现并不容易,但刘备汇合刘辟之后,刘辟有千余骑,里面还有家眷,这个目标就大了,被曹军发现实属正常。

需要强调一下,单从张颌和高览杀出这一小段文字是看不出是预先埋伏的还是临机措施。但结合前后交待,如果张颌和高览是一早(刘备突围之前)就埋伏好的话会出现很多难以解释的矛盾,这点前面已经说过多次,不再累述,所以判定为是张颌高览发现刘备踪迹之后采取的临机措施。

再举一例,刘备张飞小沛截寨时,乐进明明白白属于埋伏的八将之一,但刘备逃走之后,乐进照样赶在前面拦住了刘备(毛本是李典)。


1,如果张合高览的部队恰好找到刘备的,那么马岱兄如何解释张合高览跑在赵云前面的事实?马岱兄又如何解释张合跑在刘备前面埋伏的事实呢?
2,关羽根据战场分析临机选择没有人否认,但是,关羽可以利用的时间是从探知当阳长板大战开始;魏延看准形势决定设伏,这个也是没有任何疑问,但是,给魏延的时间有多长,兄台可以看看原文。而这里,假如按照马岱兄的设想是张高临机选择,那么马岱兄可以看看给张高的时间有多少。不用说埋伏军马时间不够,这么短时间能想出埋伏方案,诸葛也办不到!
3,马岱兄认为高览的部队是尾随追上的,那么,可否解释高览的军队怎么能追到山顶上去?高览部队的红旗是什么时间跑到山头上的呢?马岱兄还认为张合可能是抄近路绕道刘备前面去的,但我们知道刘备后来的情形是“两头无路不如就死”,那么,请马岱兄解释给张合可以选择的抄近路线是哪条?可以利用的时间又有多少?刘备有千余军不假,但是别忘了张合大喊的是刘备早降;马岱兄又张合能从千余人中一眼认出刘备呢?
4,每个事例应该是就近往远推。马岱兄认为的一夜之前的矛盾之处其实也是能够解释的,但是,马岱兄认为的张高追击刘备的可能性,却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这么多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现象,这才是最值得注意的。

xiexie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8 01: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7-8-7 16:53 发表
再举一例,刘备张飞小沛截寨时,乐进明明白白属于埋伏的八将之一,但刘备逃走之后,乐进照样赶在前面拦住了刘备(毛本是李典)。

此例中,乐进是从西南杀入,而后围攻(并追击)张飞,书中写张飞‘欲还小沛,大军截住去路’。而刘备经过混战后,也是“望见小沛城中火起,玄德弃小沛,欲往徐州,隔河望见军马,漫山塞野。玄德自思无路可归,”。两人都遇到乐进,也都想投小沛而不成,经过一番混战又改变路线想去青州然后被乐进前面拦路,这是当然是很正常不过,这和兄台认为的张合极短时间挡在刘备前面不是类似的情形。

[ 本帖最后由 ZHJG_77 于 2007-8-8 01:5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8 14: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7-8-8 09:37 发表
此例中,乐进是从西南杀入,而后围攻(并追击)张飞,书中写张飞‘欲还小沛,大军截住去路’。而刘备经过混战后,也是“望见小沛城中火起,玄德弃小沛,欲往徐州,隔河望见军马,漫山塞野。玄德自思无路可归,”。两人都遇到乐进,也都想投小沛而不成,经过一番混战又改变路线想去青州然后被乐进前面拦路,这是当然是很正常不过,这和兄台认为的张合极短时间挡在刘备前面不是类似的情形。
---这里兄台只要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乐进是沿着刘备逃跑路线从背后追上的呢,还是从别的路走的,然后在前面拦住。

兄台所说的两种情况,在我看来都是有问题的。马岱兄的意思是,乐进了发现刘备的逃跑路线,特意选择了一条近路绕到刘备前面,然后拦路,是吗?

徐晃是从东南杀入,乐进是从西南杀入,赶到后围攻(并追击)张飞,张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发现小沛无路,于是望芒砀山而走。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1,小沛的方向是东南。2,张飞在前,刘备在后。3,刘备在左,张飞在右。4,张飞大致在刘备的北方。
因为徐晃是从东南杀入,乐进是从西南杀入,所以当张飞欲回小沛时,他应当在曹营正北或者西北方向,追击的乐进当然也是。当刘备突围后,最初也是想小沛,所以,刘备应当处在乐进的南方。而刘备发现小沛徐州无路而欲往青州时,我们知道,刘备要往北面逃去,此时本在北方的乐进出现在刘备前面拦路,有什么难以解释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0 01: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8-9 21:13 发表
非常感谢马岱兄和zhjg兄的分析。

A:关于张合高览,如果两人整日都在60里之外的营地休整候命,只等着晚上随曹操预测到刘备的逃跑而拦截曹操赵云,那么又为何偏偏两人没有露面,反而露面的是下午歼灭关羽后赶回来的张辽呢?(当然,实话实说,也有可能是曹操并不能够确定刘备逃跑的方向,故和高览张合是兵分埋伏的,而碰巧刘备逃跑的方向是曹操所在的方向,次日逃跑的方向是张合高览埋伏的方向)
B:关于张合高览,如果两人都参加了白天的灭关羽之战,那么张辽于禁李典张合高览都是相继赶回来的,只是赵云运气好,提前逃跑不但用灯火迷惑住了许褚,而且避开了尚未及时返回的高览张合
总之,实话实说,高览张合的可能性的确很多种,而且这些可能性都是不能否定的

没有精力连续熬夜,只能先简单说几点。
1,张高是否参加汝南之战。个人以前曾分析过,当时张高的职位要高于张辽,因此不会受张辽节制,因此去汝南的可能性个人认为接近于0。
2,张高是否头天晚上围截刘备。如果没有第二天的埋伏的细节描写,那么,我认为的确不能排除张高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因为有了这些描写,个人才认为张高的去向成为唯一。
其余的以后详细补充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0 01: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8-9 21:13 发表
致马岱兄(以下内容纯属个人理解):
的确书中只交代了张辽灭汝南、战关羽。不过试想想,如果参战的每个将领都使用自己的旗号,这样当上午探马告诉刘备说张辽、于禁、李典、burrjiang张合、高览、徐晃、乐进都进攻汝南去了,那岂不是告诉刘备”曹营空虚”的事实?
故个人认为,可能是曹营参战的将领都假借张辽名义,这样两个好处:
其一、使得刘备认为曹操主力尚在60里之外的营地,使刘备不敢乘虚而入,其实刘备上当了!结果浪费了乘虚而入的大好机会
其二、使得刘备认为破汝南的只有张辽而已,派关羽足够对付了,其实刘备上当了!结果关羽发现那里是曹操主力,关羽军几乎全歼


1,burrjiang兄,如果张辽率领主力出动,那么探马是很容易辨别出兵力多少的。张辽的职位决定他有节制于禁、李典的可能,但没有资格节制张高。
2,马岱兄,既然袭击汝南只提到张辽,兄认为就只有张辽;那曹操伏击刘备只提到张辽于禁李典,为什么兄台就非要理解为其他张高甚至其他将领等也必定在场呢?这样兄台的逻辑和burrjiang兄的不是也接近了吗?

马岱兄前面的帖子,小弟抽时间回复,见谅!
(有个疑问,好象在哪里看到过马岱兄的观点,大意是说,张高最初不受重用,被安排在骧山之中某条路上,没想到恰恰碰到刘备。如此,和兄台现在的观点就有些出入。是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5: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3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