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孔明评罗版三国五虎将武力排名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7-18 13: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7-18 09:05 发表



晕,张辽于禁李典都可以远战汝南后赶回来参加剿灭刘备的战斗,唯独张合需要休息几天才能够参加剿灭刘备的战斗,兄台,别说笑话了

晕,burrjiang兄在批评别人杜撰情节的时,却忘记了自己杜撰情节的次数不知道有多少次。
既然许褚没有参加过远征汝南的战斗,何以兄台就一口咬定张合高览肯定参加了汝南的战斗?
请问兄台,假如张合高览是从汝南赶回来的,那么,张高和他们的部队是如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茫茫黑夜,整齐划一地埋伏在刘备前进的路上?他们是怎们集体跑到刘备的前面去的?
请burrjiang兄回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7-18 13: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size=4]在罗本和毛本中,张合高览的出现,用的文字和手笔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毛本张合是埋伏在此而罗本张合就是连续数天征战汝南并且赶来阻击刘备并且连夜追击刘备?为何对于几乎相同的文字,兄台却得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为什么?
毛本:行到数里,一棒鼓响,前面拥出一彪人马。当先大将,乃是张郃,大叫:“刘备快下马受降!”玄德方欲退后,只见山头上红旗磨动,一军从山坞内拥出,为首大将,乃高览也。玄德两头无路,仰天大呼曰:“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事势至此,不如就死!”
罗本:行到数里,一声鼓响,前面拥出一彪人马,当先大将乃张郃也,大叫:
“刘备下马受降!”玄德方欲退后,只见山头上红旗磨动,背后一军从山坞内拥出,乃高览也。玄德两头无路,仰面大呼曰:“天何使我受此窘极!功名不成,
不如就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7-19 13: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7-18 15:03 发表



许褚没有参加汝南之战是因为他有事情忙,在营地牵制刘备。兄台认为高览张合该忙啥?一两天啥事都不做专门在路口埋伏等刘备?

既然张辽于禁李典能够在晚上七八点赶回骧山作战,如果高览张合参加汝南之战 ...

准备讨论的内容很多,先说这一条。记得在新浪已经有过这样的回复了。
burrjiang兄问:是不是唯独留下张合高览连日不忙别的只在骧山专等刘备?
ZHJG回复:没有人会认为张高是连日专等刘备!

兄台现在又这样问,那么我可以再给兄台回复:我想,没有人会认为张合高览是一两天啥事都不做专门在路口埋伏等刘备的,至少,我没有这样认为!因此,兄台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不适合问我的。
我的观点早已在和兄台讨论时阐述过多次,这里再说一次。我认为,许褚搦战,曹操带军埋伏,张合高览带军埋伏,这几个部署是同步进行的,具体的部署时间就是刘备接到关羽张飞被围的消息之前。

兄台对毛本和罗本都很熟悉,不妨想想,在演义中,可有某几枝军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茫芒黑夜预测到敌军的动向而临时带领军队整齐划一地迅速前去埋伏的战例?何况还是在敌人已经逃跑多时的前提下还能以插上翅膀一样的速度赶在敌人的前面去。兄台思维缜密,这些其实是很容易就能想到的!

题外话:还有很多其他观点,如颜良使曹将连日败者极多的真实性,如马超张飞距离南郑的距离远近等,我和兄台的结论都不同,抽时间我会给兄台回复的。谢谢讨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7-20 13: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7-19 14:36 发表
“马超张飞距离南郑的距离远近”,我清楚地记得兄台上一次已经同意了我的说法,这里不再多说
“颜良使曹将连日败者极多的真实性”,个人认为真实性存在。首先曹操亲自率5万军马为第一队:第一队对付颜良,二死 ...

呵呵,burrjiang兄,“马超张飞距离南郑的距离远近”,我同意你的说法了?你可以再次看看以前讨论的帖子。

三国地图网上并非一种,每个版本都不相同。兄台提供的马超远,我提供的张飞远。
还有第三种,通过古代现代地理位置解释来看,也证实了我的观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JG_77
(木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22049
注册 2007-3-16
来自 并州龙城


发表于 2007-8-1 11: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7-19 09:21 发表



请教,既然“气力不加,拨马便走”就是战败;那“料道不能胜,夺路而走”是不是战退?

呵呵,如果“气力不加,拨马便走”不是战败,那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但是没有“拨马而走”兄台为何反而认为是战败?

[ 本帖最后由 ZHJG_77 于 2007-8-1 11:48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 00: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67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