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重修“清史”,不过是翻案[ZT]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7 14: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康乾盛世?还选择生活在乾隆年间?别搞笑了,人家可没有这个盛世让你住,我还不从其他地方找,我就找遗老遗少们的《清史稿》里给你看

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三年春,揭阳饥。秋,交河、宁晋饥。四年春,曹州、兖州、东昌大饥。夏,惠来饥。秋,怀远饥。冬,乌城饥。六年,应山饥。七年,无极大饥。十年夏,海盐大饥。秋,临安、东阳大饥。十一年,永康、峡江、大冶饥。秋,遂安、汤溪大饥。十二年,乐亭大饥。十三年春,兴宁、镇平、京山大饥。十四年,东光饥。十五年春,大冶饥。夏,连平饥。十六年春,嘉应州大饥。夏,郧县、郧阳、郧西大饥。十七年秋,曲江饥。十八年春,真定府属饥。夏,兴宁、长乐、嘉应州、平远饥。秋,无为、合肥、庐江、巢县、博兴、乐安、临朐、高苑、昌乐、寿光大饥。冬,满城饥。

  十九年春,江夏大饥。夏,大同、天镇饥。冬,万泉、遵化州、沧州饥。二十年夏,儋州、永嘉饥。二十一年春,桐乡饥。冬,信宜、真定、保安州饥。二十二年春,宜兴饥。秋,单县饥。二十三年春,济宁州、剡州、费县饥。秋,巴县、江安、罗田饥。二十四年春,沛县饥。二十五年秋,恭城大饥。冬,★城大饥。二十六年,博兴大饥。二十七年秋,蔚州饥。二十八年春,高邑、文登饥。夏,潜江大饥。秋,龙门饥。二十九年夏,黄冈、黄安、罗田、蕲州、黄梅、广济饥。秋,襄垣、长子、平顺饥。三十年春,昌邑饥。秋,顺天府、保安州、真定饥。三十一年春,洪洞、临汾、襄陵饥。夏,富平、盩厔、泾阳饥。秋,陕西饥。三十二年夏,庆阳饥。秋,湖州饥。三十三年,沙河饥。三十四年,毕节饥。三十五年夏,长宁、新安、★城饥。秋,大埔饥。三十六年夏,广宁、连平、龙川、海阳、揭阳、澄海、嘉应州大饥。秋,庆元、龙南、潜江、酉阳、江陵、远安、荆州、郧西、江陵、监利饥。

  三十七年春,平定、乐平大饥,人相食。夏,济南、宁阳、莒州、沂水大饥。三十八年春,陵川饥。夏,婺源、费县饥。秋,金华饥。三十九年秋,西安、江山、常山饥。四十年,靖远饥。四十一年春,吴川大饥。夏,沂州、剡城、费县大饥。冬,庆云饥。四十二年夏,永年、东明饥。秋,沛县、亳州、东阿、曲阜、蒲县、滕县大饥。冬,汶上、沂州、莒州、兖州、东昌、郓城大饥,人相食。

  四十三年春,泰安大饥,人相食,死者枕藉;肥城、东平大饥,人相食;武定、滨州、商河、阳信、利津、沾化饥;兖州、登州大饥,民死大半,至食屋草;昌邑、即墨、掖县、高密、胶州大饥,人相食。四十四年,凤阳府属饥。四十五年春,汉川、锺祥、荆门、江陵、监利、京山、潜江、沔阳、郧县、郧西饥。四十六年秋,东流、宿州饥。四十七年,平乡、沙河、钜鹿饥。四十八年春,无为、宿州饥。夏,沂城、剡城、邢台、平乡饥。秋,武进、清河饥。四十九年,阜阳饥。五十年,通州饥。五十一年,古浪饥。

  五十二年春,苍梧饥,死者以千计。夏,长宁、连平、合浦、信宜、崖州、柳城饥。五十三年春,阳江饥。冬,汉阳、汉川、孝感饥。五十四年夏,临榆饥;遵化州大饥,人食树皮。五十五年春,顺天、乐亭饥。五十六年春,天台饥。五十七年,广济饥。五十八年春,日照饥。夏,静宁、环县饥。五十九年春,临潼、三原饥。夏,蒲县饥。六十年春,平乐、富川饥。夏,邢台饥。秋,咸阳大饥。冬,兖州府属饥。六十一年夏,井陉、曲阳、平乡、邢台饥。夏,蒙阴、沂水饥。秋,嘉兴、金华饥。冬,怀集饥。

  雍正元年夏,通州饥。秋,嘉兴饥。二年春,蒲台大饥。夏,乐清、金华、嵊县饥。冬,英山饥。三年夏,顺德、胶州饥。冬,惠来饥。四年春,嘉应州饥。秋,澄阳江饥。五年冬,江陵、崇阳饥。七年,寿州饥。八年夏,肥城、武城饥。冬,铜陵大饥。九年春,肥城大饥,死者相枕藉;莒州、范县、黄县、招远、文登饥。夏,章丘、邹平大饥。冬,济南大饥。十年,崇明、海宁饥。十一年冬,上海、嘉兴饥。十二年秋,武进大饥。十三年秋,庆远府属大饥。冬,垣曲饥。

  乾隆元年夏,海阳饥。三年秋,平阳饥。四年春,葭州饥。夏,砀山饥。五年,巩昌、秦州、庆阳等处饥。六年,甘肃陇右诸州县大饥。七年春,山阳饥。夏,宜都饥。秋,亳州饥。八年春,南昌、饶州、广信、抚州、瑞州、袁州、赣州各府大饥。夏,天津、深州二十八州县饥。九年,高邑大饥。十年,正定、赞皇、无极、★城、元氏等县饥。十一年春,沾化饥。夏,庆云、宁津饥。十二年,曹州、博山、高苑、昌乐、安丘、诸城、临朐饥。十三年春,曲阜、宁阳、济宁、日照、沂水饥。夏,福山、栖霞、文登、荣成饥,栖霞尤甚,鬻男女。

  十四年春,安丘、诸城、黄县大饥,饿殍载道,鬻子女者无算。十五年秋,广信饥。十六年春,福山、栖霞饥,民多饿死。夏,南昌、广信饥。冬,建德饥。十七年春,全州饥。夏,同官、洵阳、白河饥。冬,房县饥。十八年春,庆元饥。秋,郧县饥。十九年,罗田饥。二十年,溧水、通州饥。二十一年春,青浦、东流、湖州、石门、金华饥。夏,沂州、武城饥。冬,济南府饥。二十二年夏,博白饥。秋,掖县饥。二十三年春,翁源、苍梧饥。夏,日照饥。二十四年秋,陇右诸州县大饥。二十五年,平定、潞安、长子、长治、和顺、天门饥。二十六年,江夏、随州、枝江饥。二十七年春,济南饥。夏,枣强、庆云饥。

  二十八年夏,永年、永昌大饥。二十九年秋,东光大饥。三十年春,桐庐饥。秋,吉安、广信、袁州、抚州饥。冬,威远饥。三十一年,济南、新城、德州、禹城饥。三十二年冬,池州大饥。三十三年夏,沂水、日照大饥。三十四年,溧水、太湖、高淳饥。三十五年,兰州、巩昌、秦州各属大饥。三十六年夏,会宁、肥城大饥。秋,新城、宁陕 饥。三十八年秋,文登、荣成饥。三十九年秋,秦州、镇番大饥。四十年,溧水、武进、高邮、南陵大饥。四十二年秋,陆川饥。

  四十三年,全蜀大饥,立人市鬻子女;江夏、武昌等三十一州县饥。四十四年春,南漳、光化、房县、随州、枝江饥。夏,秦州属饥。四十五年秋,江陵、保康饥。四十七年,滦州、昌黎、临榆饥。四十八年春,黄县饥。秋,绥德州饥。四十九年春,葭州饥。夏,来凤饥。五十年春,宜城、光化、随州、枝江大饥,人食树皮。夏,章丘、邹平、临邑、东阿、肥城饥。秋,寿光、昌乐、安丘、诸城大饥,父子相食。

  五十一年春,山东各府、州、县大饥,人相食。五十二年,临榆大饥。五十三年秋,文登、荣成饥。五十四年夏,宜都饥。五十五年秋,禹城饥。五十六年,邢台等八县饥。五十七年,唐山、宁津、武强、平乡饥,民多饿毙。五十八年春,常山饥。五十九年,清苑、望都、蠡县饥。六十年春,蓬莱、黄县、栖霞饥。夏,麻城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7 14: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所谓的“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明代末年。
康熙所谓的永不加赋,背景是赋税极高。厚脸皮真是厚脸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7 14: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姜 于 2007-1-6 09:16 发表
话不能这样说么,清朝难道就一无是处么?如果清朝真的像楼上朋友说的那样不堪,它又怎么会维持两百多年的统治呢。别的不讲,就是和明朝相比,清朝就有很多强过明朝的地方,如果非要说我就简单列几样:
第一,清 ...

你这已经不是学业不精偶有失误了,基本就是黑白颠倒
四库全书,既然你提了我们就看看四库全书
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初下诏时,切齿于明季野史。其后,四库馆议,维宋人言辽金元,明人言元,其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拟毁,……隆庆以后,至于晚明,将相献臣所著,靡有孑遗矣”。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诸人的著作,均于例禁。后来稍稍放宽,有些人的著作,只要“改易违碍字句,无庸销毁”。但对钱谦益、吕留良、屈大均、金堡以及戴名世、王锡侯、尹嘉铨诸人的作品,查禁特别严厉。乾隆时被销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吴晗说过“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没禁毁的大肆修改,抽改,那就真是不计其数了~连岳飞《满江红》都进行挖改,没什么他们做不出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7 14: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7-1-7 14:45 发表
" 康乾盛世?还选择生活在乾隆年间?"

马马虎虎啦,你还真不想经过清朝这个阶段吗?别的阶段更糟。
其实,对百姓来说,只要官府不抢东西,不杀人,没有大规模战争,就是盛世啦。
别对官府希望值 ...

要看怎么比,这种虚假的yy文人吹捧的盛世没料啊,怎么不必比明朝的仁宣盛世,把两个都号称盛世的拿出来看看,谁是有料的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7 21: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阎崇年篡改袁崇焕墓图纸,导致修复时面积缩水,佘家一提起阎崇年就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7 23: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万里悲秋 于 2007-1-7 21:39 发表
哦,是这样呀,不过阎是搞历史满学的,让他画图纸,呵呵.

不过,他对袁崇焕的研究还是很深入的.功过相抵了.

阎崇年确实很不客观,特别对于大明皇帝偏见尤深,甚至到了黑白颠倒,信口雌黄的地步
也不怪杜车别洋洋万言把他骂个底朝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8 01: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万里悲秋 于 2007-1-8 00:34 发表



个人觉得阎老师对大明皇帝们已经很客观了,不存在什么偏见.

阎评的明帝主要是三位吧,万历,天启,崇祯. 建议狐兄看一下<明亡清兴六十年>这本书,请您指出阎老师所言有偏见的地方.

阎老师的学者风 ...

他的讲座我还是听过的,不然也不会在这里叫了
阎崇年说万历帝几乎到了满口胡说的地步,说万历消极怠工不参加祭祀,说万历“皇庄”和赏赐福王等的土地占了全国土地百分之六点几,说万历“每天过着昏天黑地、腐朽糜烂的生活”,说万历“对万历怠政提出批评的官员,大都遭到惩罚”
哪一点不是信口雌黄?
至于说万历不朝怠工,“没有皇帝的批示,事情就不能办,整个中央机构,几乎停止运作。上自尚书,下到知县,缺员得不到补充,辞职也得不到批准,使得衙门无法办公”简直就是连基本常识都不顾,不但信口雌黄,简直是自说自话

悲秋觉得这些是基本客观?这完全是摸黑行为,而且抹得毫无道理,胡编乱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8 10: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姜 于 2007-1-8 09:06 发表
我个人是同意万里悲秋兄的观点,阎崇年的讲座是比较客观的,说他是亲清派,专门为清朝说好话,那是不对的,他对清朝不好的地方从不避讳,有功说功,有过说过,对明朝也是如此,当他说到明朝在辽东的种种失误导致 ...

还真不用说尊不尊重的,我们探讨真历史真东西,而不是从盲流,出名不代表是真实,万历皇帝辍朝二十年这不代表什么
明代的国家运转模式,皇帝与大臣主要靠奏折交流,“《明史选举三》说‘在外府州县正佐在内大小九卿之属员皆常选官选授迁除一切由吏部’,《大学衍义补》第10卷‘公铨选之法’条目下说‘五品以下及在外四品非方面者则先定其职任然后奏闻’,这两条史料基本明确了部选的适用范围,即吏部在法理上有权自己决定五品以下京官和四品以下地方官的人选。“黄仁宇在书中说“皇帝的放弃职责并没有使政府陷于瘫痪。文官集团有它多年来形成的自动控制程序。……北京的会试、殿试照旧举行;地方官和京官按时的考核也没有废止。派遣和升迁中下级文官,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对于这些例行公事,皇帝照例批准”
阎崇年的以满清度大明,以为明代万事都要靠皇帝,才会说出那种昏话
那么万历真的是不理朝政,不批奏折?
”完全是阎崇年等人对万历信口开河的污蔑!确实,万历并非批复所有的上疏,而是有所选择的,尤其是在后期,凡是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他都会给予批复,至于那些留中不发的上疏,大多本就没有给予回复的必要,即使批复了也不过是徒然引起不必要的争吵漫骂,空耗精力而已。即便是认为万历“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以顽强的意志和臣僚们作持久的对抗”[p79]的黄仁宇也不得不承认万历大部分情况下仅仅是对那些递补职位空缺,以及沽名买直,搬弄是非,动辄抗议漫骂的上疏不加批示,“除了不理上述性质的文件以外,他照常批阅其他奏疏。也就是说,他的消极怠工,放弃自己的职责,是有所选择的”。
  
  至于樊树志在晚明史中更是说“神宗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处理朝政的主要方式是透过批阅奏疏,发布谕旨来进行。他始终牢牢地掌握着朝廷的大政方针,这从‘万历三大征’的全过程可以看的很清楚。”[p633]“(杜车别)
直到万历皇帝病重将逝,都一直在努力处理政务,对应该挽留的官员下诏多次挽留,“然是时朋党已成,中朝议论角立。焕素有清望,骤起田间,于朝臣本无所左右,顾雅不善东林。诸攻东林者乘间入之。所举措往往不协清议,先后为御史李若星、给事中孙振基所劾。帝皆优诏慰留之。……”
“ 明年春,以年例出振基及御史王时熙、魏云中于外。三人尝力攻汤宾尹、熊廷弼者,又不移咨都察院,于是御史汤兆京守故事争,且诋焕。焕屡疏讦辩,杜门不出,诏慰起之。”
“兆京以争不得,投劾径归。其同官李邦华、周起元、孙居相,及户部郎中贺烺交章劾焕擅权,请还振基等于言路。帝为夺诸臣俸,贬烺官以慰焕。焕请去益力。九月,遂叩首阙前,出城待命。帝犹遣谕留。”
即便到了万历临死前的几年,身体状况已经严重恶化的时候,他依然尽力批复奏疏,比如当时言官弹劾首辅方从哲的时候,万历还下谕安慰告诉他不必对言官弹劾太在意“方今国家多艰,须卿鸿猷匡济,共图化理,岂可以浮言坚欲求去”。而当“方从哲称病在家”,导致内阁无人办事,神宗还派人到方府宣谕“辅臣方从哲速出视事”,当方从哲希望皇帝出面到文华殿召开会议的时候,神宗由于身体确实无法支撑(这个时候离他逝世已经不远了),他特地“派文书官到内阁传谕,因疾病缠身,无法出席文华殿会议,希望大臣谅解”[阎崇年对此事的记载是“大学士方从哲上疏,希望皇帝能够出御文华殿,召集文武百官,讨论御敌方略。结果这个请求依旧如泥牛入海,留中不报,没有回音”,这个阎崇年大概已经撒谎成性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8 10: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8 09:56 发表
如果没有清代,你真的认为靠明朝的那些太监会给你搞个工业革命?

如果中国在遇到西方列强之前走不到资本主义的话,那么我觉得1840年遇到西方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清代把封建中国的实力搞到了前所为有的强盛,在 ...

你不会不知道晚明皇权被分割,资本主义兴盛,导致南方市民起义民变对抗官府,而万历束手无策,以绝食抗议吧
你见过西方世界统治者对反抗统治的人的制裁是自己绝食?

满清是中国统一朝代中,最穷最愚昧最无知最野蛮最专制的朝代,真看不出哪里是”前所为有的强盛“真是信口脱缰,睁着眼睛说瞎话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7-1-8 10:5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8 11: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8 10:55 发表
我觉得没有工业革命,没有单位生产力的彻底提高,任何形式上的资本主义都是白费。制度上的改革如果没有实质性的配合(例如,金钱,技术),基本上都是换汤不换药。所以我觉得那些凭空想象“如果没有清朝,中国就 ...

你还真错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轫怎么追也还要追到珍妮纺纱机上,而珍妮纺纱机阶段晚明早就大踏步迈过去了,对待西方可以慢慢来,对待中国你却要求马上就要立竿见影,否则就是“白费”就是没有“制度上的改革”,典型的双重标准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8 11: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8 10:55 发表
我觉得没有工业革命,没有单位生产力的彻底提高,任何形式上的资本主义都是白费。制度上的改革如果没有实质性的配合(例如,金钱,技术),基本上都是换汤不换药。所以我觉得那些凭空想象“如果没有清朝,中国就 ...

崇祯收回皇权一句话,错的一塌糊涂,崇祯就是被党争搞到焦头烂额、进退维谷,他哪里一句话收回皇权了,不要把文官言官集团看成吃素的。晚明四朝皇帝除了天启,谁怠工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8 11: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金庾信 于 2007-1-8 11:11 发表

第一,你不能强求中国发生科学革命,这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古代世界希腊就在科学上领先中国。
第二,科学革命不等同于技术革命,西方世界也只有几个国家发生了科学革命,但是大家都从连带的技术革命之中 ...

还不完全是这样,科学的定义被西方绑架,所以一谈及科学必须按照西方标准衡量,换个视角,谁是科学谁知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8 11: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8 11:19 发表
完全不考虑国界,没有科学革命就不可能搞出大规模的技术革命。技术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科学革命不等于技术革命,但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我很奇怪,一个连 angular momentum ...

不用奇怪,你不比古人聪明多少,你自己看看晚明的人对待西方科学态度就知道了,在天文学方面,与伽利略对应的是中国的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和伽利略(1564-1642)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但他们的命运却大不一样。徐光启在崇祯的支持下主持修成被誉为“欧洲古典天文学百科全书”的《崇祯历书》,其中参考了欧洲都还是非常新,且都不被完全接纳的天文知识:
  
  开普勒1619年的《宇宙和谐论》;
  1621年的《哥白尼天文学纲要》;
  第谷弟子Longomontanus 1622年的《丹麦天文学》。
  
  并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用理论阐述的方式介绍了第谷的太阳系结构系统,其中的计算方法则使用了哥白尼和开普勒的西方近代几何学方法。
  
  《崇祯历书》于1634年修编完成,而一年前的1633年在西方,被誉为近代科学奠基人之一的伽利略被罗马教廷判处终身监禁,他的晚年极其悲惨,而徐光启在主持遍修工作时出任的是“东阁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
晚明67年中出了不少成系统的世界级水平的著作:
  
  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
  朱载堉《律学新说》(1584年);
  潘季驯《河防一览》(1590年);
  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年);
  屠本畯《闽中海错疏》(1596年);
  徐光启《农政全书》(1633年);
  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年);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640年);
  吴有性《瘟疫论》(1642年)。
  
  在西学东渐的交流中,中国明朝的士大夫根据对西学的了解而系统介绍西学的著作有《崇祯历书约》、《物理小识》、《数度衍》、《名理探》、《寰有诠》、《泰西水法序》、《测量法义》、《坤舆格致》、《旋韵图》、《几何体论》、《几何用法》、《太西算要》、《西儒耳目资》、《远镜说》、《远西奇器图说》、《学历小辩》、《日月星晷式》、《浑盖通宪图说》、《经天该》……等等
引进的西方科学书籍有加上西传的几何原本,《泰西人身说概》(1635年)《人身图说》(相同时期),《西国记法》(1595),《性学觕述》(1623),《主制群征》(1629?1636?),《泰西水法》(1612)

在明朝出版的著述有:
  
  宇宙论方面的
   《乾坤体义》利马窦,1614年出版  
   《天问略》阳马诺,1615年出版
   《寰宇始末》王丰肃 1637年出版
   《寰有诠》 傅泛际和李之藻 1628年出版
  以上都是介绍托勒密-亚里士多德宇宙体系
  
  历法
   《五纬历指》 罗雅谷 1637年 《崇祯历书》中的一部 第谷.布拉赫宇宙体系
  
  天文仪器
   《表度说》 熊三拔 1611年
   《远镜说》 汤若望 1626年
  上面是托勒密、第谷.布拉赫、伽里略传统
  
  地球知识
   《乾坤体义》利马窦,1614年出版  
  地理知识
   《职外方纪》 艾儒略 1623 欧洲中世纪地理知识和16-17世界航海发现的地理知识
  
  人体生理解剖和心理学
   《性学粗述》艾儒略 1637年
   《主制群征》汤若望 1636年
  
  几何学
   《几何原本》利马窦和徐光启 1613年
  算术
   《同文算指》利马窦和李之藻 1613年 介绍西方算术,笔算
  
  测量学
   《测量法义》利马窦和徐光启 1607年
  
  工程与机械
   《奇器图说》 邓玉函和王徵 1634年 介绍16-17世纪的欧洲机械和工程
   《泰西水法》 熊三拔和徐光启 1612年
  
  逻辑学与方法论:
  三段论演绎推理和辩证法
   《名理探》 傅泛际和李之藻 1631年 介绍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与辩证法
  
  形而上学:
  十个范畴;四元素说
   《名理探》 傅泛际和李之藻 1631年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8 11: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8 11:27 发表


难道只有在西方力量才等于重量乘以加速度?难道只有在西方,万有引力定律才成立?规律属于大自然,就看谁率先去勘探了。中国在汉代的时候,关于数学、自然科学也搞了不少。可是从宋代之后,尤其是明代,自然 ...

你在国外怎么不找找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看看,一个外国人都比你客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8 12: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8 11:51 发表


你除了会说风凉话还能干什么?你倒是从《中国科技史》给我翻出来我哪点说的不对了?

P.S. 你上不通天文,下不明物理,还是找个外行去侃吧。这样讨论下去你会吃亏的。

呵呵,你上通天文,下明物理,就是不知道历史
说风凉话是因为有人值得我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1-15 12: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1-14 08:44 发表



比起“阎老师”的书我倒是宁愿去看顾诚先生的《南明史》,一本书写了14年,其历史价值“阎老师”是比不了的。

文辞流畅,史书能如此清晰晓人,真是难得
最重要的是理论清晰,史料支撑充分,不断章取义,评价公正,不因所治偏废,联系顾先生当年被集体学界打压~~~能如此秉正,难得,难得,难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5 18: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清朝的土地没有明朝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8 18: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ngboboT_T 于 2007-4-28 17:04 发表
楼上太偏激了,中国传统道德就是要大家做奴才,绝非一潮一代的过错。

不懂就少说两句,或者,问问别人,不耻下问,是为君子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00: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2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