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收集的关于“中国重修清史”的各网站网友之评论……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5-1-1 23: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原文发往清史纂修办公室,得到认真考虑云云的官样答复
對重修清史的四點意見
重修清史自然是件大快人心之事,但察看了媒體相關報道卻大失所望。
首先,中華文字源遠流長,雖幾經演變但書寫卻一脈傳承,簡體字本身就是很畸形的產物,很多字經過簡化之後大失韻味,大減其意。我認爲清史應以繁體為本,如果需要簡體版可另行發行,但定本堅決絕不可取為簡體。更有人提出必要時用繁體,其他用簡體的建議更是荒謬,簡直就是讓人匪夷所思,說句不客氣的話這種提法根本就是玷污了漢語獨特的體系結構和書寫規範,最後如果真是這樣那真是一個怪物;
第二、不宜採用白話文形式編寫,但純文言編寫似乎也不太現實,估計國内實在找不出幾位高人能夠寫出來,建議採用帶有白話性質的文言形式,如明清兩代的文人筆記式文言。但白話是万不可取的,首先精煉的白話文這句話本身就很無聊,即曰白話何談精煉,況且自白話文誕生之日起,就沒有哪篇白話文是“精煉”的,古人用短短三四百字可以表達出極好的意思,現代人非要弄出個幾千字,如果蘇洵的《六囯論》放到今天來寫,恐怕要出現一篇五千字的“論文”。爲什麽古人的文章我們能耳熟能詳琅琅上口,現代文或者說白話文卻沒人去背?各位編者恐怕也不希望自己的東西讓別人看過就忘吧,文言文用詞精煉表意清晰,既符合音韻有具有美感;反觀現代文,言辭拖遝毫無中華語文之美感,如果非用白話文,那麽這三千字的巨著我看三分之二是廢話;
再次,採用綜合體例自然是很好的創新,但据報道說要列什麽“特級人物”,專家們能看到曹雪芹的歷史作用不亞於努爾哈赤自然是慧眼獨具,目光如炬。但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什麽“特級人物”這種稱呼過於不倫不類?希望專家們多多秉承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不要搞些什麽“特級人物”這種古怪的分類方法,取名字的時候要古樸典雅,用“特級人物”這種詞語來作爲分類實在是糟粕,無一可取;
最後,希望各位如果要對史實評論請向司馬遷學習,寫完史實后再去評論,千万不要把某某思想貫穿于全書,或者以某某思想來指導書的編寫,首先某某思想不見得是萬世之經典而史書是給後人看得,還希望各位不要固守成見比如張口閉口就罵李鴻章賣國?\,但是也千萬不能立異標新獨樹己見“官方觀點”,這是史不是各位的論文集。
我只是一個微小的但關注編纂工作的小國民,但是我認爲我們中華的傳統不可丟,我們中華的行事不可丟,我們中華的個性不可丟,所以寫了這幾點意見,言辭有激我謹表歉意,觀點有激我蓋不承認。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9 11: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83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