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税收最多的年份是2300两银子——黑暗的明朝的税率高吗?, 揭露满清和满遗造谣明朝苛捐杂税繁重官逼民反的谎言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1-7 12: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0-11-7 12:38 发表



所谓小冰河的说法普遍认同纯属明粉YY而已。顺治康熙年也是小冰河时期,也没见清朝完蛋。

康熙年不处于小冰河期,顺治处于,但人口只有明末一半了。
小冰河期导致王朝灭亡,这是史学界的通识,你好歹也多看看书。一方面是农业社会产量缺乏,另一方面是逼着游牧民族往南边迁移,加大中原王朝的边防压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2-29 12: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0-12-29 11:45 发表
明朝的皇帝昏庸暴戾的很多
清朝的皇帝勤政的很多
宫廷用度也完全不能比(清朝大大低于明朝)
对于中国来说,清朝的贡献也远远超过明朝
如:国家版图、人口、工业、近代化革新等
吏治方面清朝皇帝还是很重视 ...

这纯属胡说了

明代太祖成祖开业之君,颇有作为,建文虽短,但克己本分,之后洪熙、宣德、成化、景泰、弘治都是勤政恤民的君主,尤其是弘治。正德乖戾,嘉靖专断,但隆庆不差吧。万历享国期间,前有张居正改革,后有三大征,国内经济保持稳健上扬态势。政界虽然腐败,但这是政治模式导致的,哪朝哪代都这样子。再往后泰昌太短不计,天启昏庸,但崇祯不差。之前还有正统的土木堡之变,较为动荡。
总的来看,明朝君王昏聩的不过正德、嘉靖、天启。

满清可不一样,顺治任性,雍正刻薄,乾隆昏聩,嘉庆柔懦,道光无能,咸丰庸废,同治一无所成,光绪更是被圈禁于深宫,委权柄于妇人手。说起来,只康熙有所作为而已。

国家版图明朝对西藏、新疆控制不严,但为满清打下了基础。人口方面,明朝引入番薯,是人口剧增的基础和铺垫。至于什么工业、近代化革新,那是被逼着搞出来的,倒未必见满清的“功劳贡献”,要谢可以谢谢李鸿章,孙中山,袁世凯。怎么也谢不到同治、慈禧、载淳身上。

而中国原发性近代化,工业化和资本化潮流在宋末明末都曾短暂出现,无非是被蛮族南下破坏了进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2-29 14: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0-12-29 14:26 发表

阁下有了汉夷之分的主观思想,就很难看清真相了。
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是当时改革的重要措施,就算是今天都很有借鉴意义。
他的刚毅果敢绝对不是明朝那些糊涂皇帝所能比拟的,至于刻薄一说恐怕是所 ...

你儒法斗争的思想也未免过深,而且所谓儒法斗争本来就是子虚乌有。比如王安石,绝不是法家,他自己也不承认。再比如张居正,你要说他是法家,太岳恐怕要从棺材里气得跳出来。

法家在历史上名声臭,还不单纯是儒家对他的抹黑。法家制度对于社会稳定有着严重威胁,在生产力不高的古代,用法家等于饮鸩止渴。法家的理念一言以蔽之就是纯粹功利主义,表现形式就是纳粹、苏联那种极权、运动、消灭自由。

而且你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显然有偏差,在明末,崇祯那种勤政的君王是不合时宜的,要就要万历那种懒皇帝。懒比勤快要优秀。而且越来越懒应该是趋势。清朝皇帝的勤奋是逆历史而动的。国家需要勤快、商人需要勤快,人民需要勤快,但17世纪的世界不需要君主勤快。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10-12-29 14:3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2-29 14: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毛 于 2010-12-29 14:45 发表

明朝庸君虽然多,可贤臣不少。而实际执掌朝政的,更多的是臣子而不是四处游玩的或者修仙炼丹的皇帝。虽然这之间多了太监这种不可理的纽带。
清朝没了内阁,紧要职位又多是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满人执掌,就算皇 ...

除了这个层面,还有时代的层面。明末社会已经不完全是农耕社会,商人集团已经开始崛起,市民阶层人数也显著增加。皇帝-皇权作为以农业为本的社会,为了集中提升社会生产力而出现的制度,需要以另外的形式继续存在。皇权不肯妥协就只能滚蛋。但,以中国的历史,皇权是可以妥协的。放大商人利益,推动市民成长,扩张官僚权力,强化道统延续,虚化君主实权。因此,君王的权力应该被递减,而君王个人应该逐渐淡出决策,走到立法的职位上。最终把主观的懒皇帝变成制度性的懒皇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2-29 16: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0-12-29 15:20 发表

儒法之争可以说是历史的主旋律。
多数开明君王都是外儒内法,外儒骗取名声,内法强国本。
只有秦朝(包括秦王朝)外法内法,全国以法治国。一旦帝国倒塌,后世口诛笔伐。
儒家总算看到机会疯狂反扑。至今仍 ...

从汉宣帝开始,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皇室就学会了外儒内法的妙招,为什么要外儒内法呢?因为纯法搞不成,秦代的迅速灭亡让汉代统治者很惊心。外儒内法恰恰说明了在统治策略上是儒法合流,而不是斗争。君王对儒家有所求,儒家对君王有所限。这个层面没有法家什么事。君王不敢抛开儒家搞专制,因为儒家从士族到庶族都有着广大市场,且皇室需要儒家来宣传本位说,君臣父子的安分守己观。儒家给予君主利用的条件是限制君主权力,两汉是天人感应,宋代以后就是道统。只要这两家在这个层面上达成一致,法家的东西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大政方针一定,怎么操作就无所谓了。你看到的所谓儒法斗争大抵是术的争论,而在道的层面,法家从来说不上话的。
事实上,法家的三大流派,没有一家有完整的本体论,就是商鞅也没有。这就是法家的缺陷。

至于王安石,敌人才说他是法家,其实只是个“儒之有为者”。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10-12-29 16:2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2-30 10: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0-12-29 16:45 发表

前面已经说明,不是纯法搞不成而是不想留下骂名。(儒家从汉武帝开始就掌握了舆论)
秦代的灭亡有种种因素,但绝对不是“坑儒”造成的
秦王国从商鞅变法开始就有100多年的历史,可不是迅速灭亡的哟。
汉代 ...

法家为什么搞不成,因为人是要安定的。法国大革命可以乱一阵,但你要求人家乱一百年,那就不止塞纳河血红了,大西洋都要红遍。法家的理论缺乏最基本的社会统筹观,一味强调集中、调整、执行。这就是法家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因为,社会发展的轨迹,是不完全通过意志来决定的。统治者非要较劲,那只能完蛋。而经过法家的锻炼,基本上统治者掌握了官僚集团的所有资源,只要统治者完蛋,政府就完蛋了。儒家不一样,皇帝死几个没关系,正统被蒙古人掳了去,无所谓,再立一个即可。

法家不能被实行是它本身的理论缺陷,法家的倒台,本质上就是这个原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2-30 17: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0-12-30 16:38 发表

法家没有搞不成呀!大秦帝国的辉煌是盖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
大一统才是后世每一个英主的努力目标
从春秋到战国,最后统一于用了100多年法治的秦国。秦国用事实证明了“法”的力量
人要安定之说太牵强了 ...

……
…………

我觉得你读的历史和我读的,似乎存在于两个世界。当然,平行世界,都有秦朝和元朝,但内容有点不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1-1-4 09: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我本人间惆怅客 于 2011-1-3 16:28 发表
满清可不一样,顺治任性,雍正刻薄,乾隆昏聩,嘉庆柔懦,道光无能,咸丰庸废,同治一无所成,光绪更是被圈禁于深宫,委权柄于妇人手。说起来,只康熙有所作为而已。
--------------------------------------- ...

明末大乱,满清屠戮,但恢复生气就去掉清初80年,自1840年以后,若无汉臣用力,清之国祚早斩矣。不是我意气用事,掐头去尾,满清真正坐稳天下的时间未必赶得上蒙元。从顺治到宣统,几乎每代都有反清复明的“乱党”,大案叠兴不绝如线,这在统一大王朝中,独此一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1-1-5 17: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我本人间惆怅客 于 2011-1-4 15:20 发表
异族入主中原,没有反抗那才是真的奇迹,关键是满清自顺治之后,准确说是康熙亲政之后,是否真的那么不堪?我怎么觉得满清是入主中原最成功的少数民族呢,元朝由始至终都才实行暴政,相对“永不加赋”的康熙,汉 ...

蒙元与满清一丘之貉,无足道哉。

另外,民族和解是近代社会带给我们的重要遗产。但这对历史评价没有关系。不能用现代强奸古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1-1-7 14: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11-1-7 13:05 发表
感叹一下,从古到今,还有几个帝王能像康熙那样终生勤学不辍的?

学?做做样子罢了。康熙对数学天文一窍不通,但还要营造一种学习姿态。对自他之外的思想控制一点不减,可给传教士的印象却是开明专制。
康熙有所作为是指传统帝王范畴领域内,在新知识领域,他什么都不会,并且还什么都没做,再并且什么都不准其他人做。崇祯好歹可以接纳第谷天文体系取代老式中国推演体系,颁布崇祯历法。康熙做了什么?明末的火炮失传,正是他不作为的表现。
整天骑马射兔子,还要编出一天射了155只兔子,加不少熊狼鹿的破谎言。康麻子也不嫌手臂酸。

终满清一朝,康熙较为靠谱,完全是基于传统帝王该干什么的标准。要以17世纪世界潮流的标准,一个都不合格。唯一在思想上有主动意识的是光绪。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5 09: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6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