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99%的中国人不了解的中国历史真相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2-25 23: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矫枉就要过正,两边多骂骂,总比一边倒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2-25 23: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辽辽 于 2008-12-25 23:16 发表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身体方面)

美军 ...

网上找的资料

美军将单兵负荷分为作战负荷和行军负荷两种,认为各种季节和地域的标准作战负荷都不应超过18公斤,行军负荷小于25公斤。但1991年时实际情况都有所超出!现以当时美步枪手负荷为例,详细分析如下:

    装备名称/温区(公斤)/干寒区(公斤)

    武器:

    M16步枪含30发弹匣刺刀/4。17/4。17

    弹药:6弹匣4手榴弹/4。98/4。98

    作战装具:

    水壶(满水)/1。63/1。63

    锹,锹套/0。91/0。91

    携行具(外腰带、肩吊带、急救包、子弹袋)/1。32/1。32

    头盔和盔衬/1。41/1。41

    着装:内衣和袜子/0。27/0。86

    野战军衣裤/1。04/——

    裤带、腰带/——/0。20

    羊毛尼龙衬衫/——/0。68

    羊毛裤/——/0。76

    棉尼龙防风沙丁军裤/——/0。95

    棉尼龙防风沙丁上衣/——/1。45

    上衣防寒聚脂絮料活里/——/0。33

    军裤防寒聚脂絮料活里/——/0。29

    派克短大衣防寒活里/——/0。43

    派克短大衣/——/0。90

    白色伪装上衣/——/0。88

    白色伪装裤/——/0。45

    作战鞋/1。52/——

    斗篷雨衣/0。77/0。77

    腰带/0。09/0。12

    冬帽/——/0。12

    羊毛围巾/——/0。07

    斗帽/——/0。44

    三指手套/——/0。10

    北极三指手套/——/0。29

    防寒鞋/——/2。49

    以上作战负荷小计:/18。1/27

    小背囊/0。45/——

    大背囊/——/1。36

    背囊白色伪装套/——/0。34

    备用服装/0。25/2。08

    斗篷防寒衬层/0。25/——

    睡袋/——/3。20

    充气褥/——/1。36

    睡袋防水套/——/1。02

    外睡袋/——/2。50

    口粮一餐/0。75/0。75

    盥洗具/1。20/1。20

    食具/0。25/0。25

    以上生存负荷小计:/3。1/14。1

    合计:(行军负荷)/21。2/41。1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2-26 01: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dm.nc 于 2008-12-26 01:00 发表
不过唐帝国打仗确实不怎么样,否则也就不会那么依赖外族,并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了
我认为能有外族协同作战自然是好,可以让他们相互消耗,但如果把异族作为对外作战的中坚力量,则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状况
另外,人口 ...

怎么老有这种腔调?然后接下来又要把儒家拉上了吧。唉~~~真成了定势思维了?

农耕民族被游牧民族洗掠,全世界范围都是这样,不单中国,要是被洗掠就主动蛮夷化,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打战,宋朝的步兵BT到爆。汉人的文明之所以存在,绝不是因为汉人存在,而是因为文明存在。现在汉人中国占大多数,可汉人的文明呢?照样凋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2-26 11: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秦桧发明宋体字,久闻其说,不见其证。我表示怀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2-27 11: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几时 于 2008-12-27 09:40 发表
宋朝在军事上总体上是处于弱势,决定性的大仗败的居多,比唐朝差远了。唐朝被尊为“天可汗”,万国来朝,宋朝呢?
宋朝只有几个名将能取得一些比较大的胜仗,如:杨业、狄青、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吴璘、 ...

被叫天可汗的又不止唐代的皇帝。宋代军事上绝对是比较强的,面对辽金蒙古轮番上阵居然撑了三百多年,怎么看都是奇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4 09: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伶州鸠 于 2008-12-26 22:36 发表

说的是“大衍求一术”(高斯定理)吧?这个……有没有听说过“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嗯,秦九韶《九章》中的大衍术。第一次彻底且理性化地揭示了《周易》占卜的实质问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7 12: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东旭鹰 于 2009-1-4 10:46 发表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宋朝的城市是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准备的……

照这个逻辑推理,大唐的成都是为南诏人准备的,大唐的广州一度为阿拉伯人准备过,大唐的首都长安更是为回纥人,突厥人准备了很多很多次啊。宋朝能被亡了两次,大唐的长安可是被亡了六七次之多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6-7 14: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9-6-7 13:39 发表

你不了解唐黑宋粉的春秋笔法,唐代固然有奠定大局的大胜仗,但主要集中在太宗和高宗两朝,武朝及安史之乱之后基本上没什么像样的对外战争,纵观唐代三百载,自然胜率很低了。
宋代对外战争,除了太祖朝,不世 ...

不是要黑唐,唐朝面对的外敌有些还是以骨头为兵器的部落,宋朝面对的全都是金属武装起来的封建帝国了。就凭这个,唐代就够丢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6-7 15: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tiannanxing 于 2009-6-7 14:22 发表
要黑谁不会呀 对比清朝面对的资本主义洋枪大炮 宋朝也不过打几个拿着大刀长矛的野蛮人而已 居然被人家全部赶下海 ms是中华民族少有的辉煌战绩吧 还好意思和人家唐朝比

你得搞清楚宋朝是谁害的,还不是唐朝割地割出来的。再说了,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能并论么?唐宋同属冷兵器时代,满清中后期可是进入了热兵器时代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4-19 14: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0-4-19 13:12 发表
杭州就1两银子买不到一包米了?请问数据来源。

根本不知道一包是什么计量单位。。。。如果以一升计,南宋理宗年间200文可以换得一升,当时一两银子能兑三贯三百文。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包差不多,一两银子买一包粮食还富于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6 09: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22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