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多花必早落, 一篇关于中华文明衰败原因的随笔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8-6 21: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万历能多活500年,中国就是超级大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8-7 09: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们谈万历,你就不要扯被秦始皇灭绝掉的封建社会了

任何社会形态都会转化,你只注意上层权力矛盾,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市民阶级兴起,土地大量圈占,农民沦为手工业者的明末现实,万历之所以不管事,原因就在于他也没办法管事,言官堵都堵死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8-7 14: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7-8-7 13:47 发表


事实证明,言官在明朝基本没什么用。太监擅权,皇帝废朝政,言官的柬言就是泥牛入海。看看大礼议就知道了。

有明一代,宦官擅权时间之短,来去之匆,可见所谓宦官擅权远不能与东汉唐代相论,完全已经是末路的末路了。更何况所谓宦官擅权固然不是好事情,但宦官能从内阁手里去分权,未必是坏事。言官虽然不掌握有权力,但有明一代不像清朝死气沉沉,说言官捉风补影也好,乱扣帽子也好,上纲上线也好,沽名取直也好,总之有这么一群人唧唧歪歪,惹得万历争国本这也是好事情啊,毕竟立太子关系国家,如满清搞什么密函,大臣还不能议论,是皇家事,这就非常不好了。
明代除二祖开外强人集权,所谓废丞相之举,恰恰说明朱元璋对皇权式微的反制,二祖以后,强人没有了,病猫不少,出了个武宗又是喜欢玩的,直到世宗。皇帝对权力的掌控一步步后退,到了万历晚年已经达成权力分割的平衡,国家自然自成制度,六部尚书少了五个也没什么大问题。
只要皇帝握有立法权,行政权交给内阁宦官去讨论,我觉得挺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8-7 15: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干嘛非要把宦官看作如此不堪呢?把他们看作一个国家机构,构建政治体制的一道程序。不要异化嘛。东林党在明末也误了不少国,这不是宦官的专利。反过来看,明代宦官分权未必都是坏事,本身分权这个制度就压倒一切,至于分完权谁执掌,这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张居正没了冯保,他如何能十年顺利推行改革?就靠孤儿寡母?早就被言官骂死了。冯保的存在,为张居正改革帮了多少忙啊。这也是宦官行政的组成部分。不要一提起宦官就只会去想王振刘瑾魏忠贤嘛,这些只是宦官用权之一部分,金英、覃吉、范弘、怀恩、兴安……也是组成部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5 17: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